•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开办“华中公学”始末

  • 时间:   2023-05-05      
  • 作者:   刘扬生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军部分会     
  • 浏览人数:  292


新四军军部自1937年12月25日成立后,一直重视新四军部队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工作。通过吸收大量的知识分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创建了很多知名院校,如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抗大五分校(1940年11月在盐城开学);抗大华中总分校(1942年6月在阜宁县陈集开学)华中党校(1941年5月在盐城开学);苏中公学(1944年6月在宝应县开学);以及为抗战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1941年2月)、新四军华中医学院(1942年11月)、华中建设大学(1945年5月)等。为部队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党政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成为革命的熔炉,育才的园地。后来开办的华中公学就是其中一例。它既有抗战时期所办抗大九分校以及后来的苏中公学的渊源,又秉承了新四军在抗战中办学的宗旨,成为培训干部的摇篮,为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文化、卫生和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1944年2月,苏中区党委、苏中军区出决定:在原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的基础上,创建苏中公学(抗大九分校1944年5月31日在江苏宝应县曹甸金吾庄撤销,苏中公学6月1日即在原校址开学,原抗大九分校校部工作人员全部转入苏中公学),由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任校长。虽说学校在战争情况下仅办了两年,却为军队和地方输送了4000多名经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各类专业知识培训的干部。   

   中公除了本校以外1945年12月25日,在江苏海安县丁家所镇还与苏皖边区政府共同创建了苏中公学分校,由苏中公学政教主任吴天石任分校校长兼党组书记,调原六分区(淮海区)江南办事处陈忱白同志任副校长。分校与总校保持业务上的联系并接受其指导。1946年7月23日,苏中区党委决定将苏中公学分校改编为江海公学(又称九分区九干校,学校校址在江苏海安县角斜镇)。吴天石仍是校长。江海公学于1948年4月并入华中公学后,吴天石任副校长。

     19471110日,中共华中工作委员会(华中工委)在苏北射阳县耦耕堂正式成立。当时正面临严重的战争形势,国民党军队在华中地区向我不断进攻,还乡团等地方武装也很猖狂,一些主要城镇和交通干线仍控制在敌人手里。为了坚持敌后斗争,提高干部素质,并为开辟新区做好干部储备,1947年底华中工委决定,同时开办华中工委党校和华中公学两所干部学校。华中工委党校主要培训县团级干部,华中公学主要培训区(营)、乡级干部。

    华中公学是一所为全国解放做准备的干部学校。全校学员共分五个大队,分别为:区(营)干部大队乡干大队准乡干大队国统区地下党干部大队新入伍知青大队。校区最初不固定,根据敌情经常转移,但一直在射阳县境内,最后驻扎在射阳县陈洋镇三港村。

    华中公学确立的教育方针是:加强阶级教育,总结土改和土地复查经验,提高认识,改造思想。华中公学秉承的校风是:积极学习,改造自己;联系实际,结合群众;发扬民主,团结互助;刻苦耐劳,紧张严肃。

    19485月,国民党军又调集四个整编师和地方武装10万多兵力,南北夹击,向我盐阜地区华中工委所在地进攻。华中工委决定,华中工委党校、华中公学,北撤到山东较为安定的地区办学。

    当华中公学从驻地陈洋镇三港村出发,经通洋港、五汛港到达滨海县八滩镇时,华中工委为加强华中公学领导力量,任命干仲儒为副校长、党委书记。并将江海公学300多人、五分区盐阜区)干校100人,和原苏北军文工团(编为校文工团),合并转至华中公学,一起向山东转移。

    6月初,华中公学和华中工委党校3600多人打着背包,挎着粮袋,从八滩镇出发,经沭阳县马厂镇向山东挺进,开始半个月的长途行军。由于白天有敌机扫射轰炸,基本是夜行晓宿,有时连续行军100多里。国民党军队始终尾追,最近时仅相距二三十里地。华中公学只有一个警卫排在前面开路,当得知敌人在后面尾追时,不得不加快行军速度,掉队的人多了起来。

    行军到达苏北沭阳县马厂镇后,经华中工委决定:年龄较大、体质弱的华中工委党校县团级学员不去山东,就地打埋伏,由淮海区地委负责安排到附近农村隐蔽。华中公学个别重病号也留在沭阳,其他2000余人仍继续北撤山东。

    去山东必须经过比较宽阔的沙流河。行军过沙流河恰是夜间,水流湍急,学员们卷起裤子快速蹚水过河,上岸后急行军到达陇海铁路南边村庄隐蔽下来,准备过陇海铁路。而此时陇海铁路沿线全部被敌军占领并严宻封锁。封锁线以内20里全是平原,全校2000余人,包括学生大队(有些刚入伍的学生只有14岁),还有妇女队(大多体力较弱)及部分病号。全校师生发扬阶级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紧跟队伍前行。华中工委、华中指挥部还急调苏北兵团用火力牵制压制敌人,并动员当地老百姓数百人,手抬肩扛,迅速把物资和华中公学师生护送过封锁线,进入山东境内。此后又经过两三天急行军,19486月中旬,华中公学全部人员抵达山东鲁南滨海地区曲流河一带村庄。校部就住在这个群山环绕的古老的大村庄上,各大队则住在附近的东良店、西良店、李家山等地。

    学校的进驻受到根据地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热烈欢迎。华中公学全体师生为表示对山东人民深深的谢意,由吴天石副校长作词、校文工团谱曲的《这儿是学习好地方》诞生了。全校师生所到之处不断高歌《这儿是学习好地方》一曲,融洽了学员和当地老百姓的关系。校文工团为活跃学校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此处,华中公学把学员重新编成3个大队13个中队进行教学工作。当时山东由于连年灾荒,老区生活非常艰难。南方人到北方生活上难免有很多不习惯,个别同志发牢骚、说怪话:“反攻反攻反到山东,一张煎饼一棵大葱”。还有个别新入伍青年吃饭时把小米撒在地上,把不动的红薯煎饼扔掉。凡此种种行为受到学校严厉批评。此时,华中工委正在华中地区开展“三查三整”工作,华中公学也在全校开展“三查三整”教育,即查思想、查成份、查作风,整顿思想、整顿组织、整顿作风。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带头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找背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行为,从而纯洁了队伍,统一了思想。学员们经过“三查三整”教育,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的,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了自我修养的自觉性,更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积极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

    学校每次开饭时,都有很多小孩围着观看。学员们发现围观小孩饥饿的眼光时,他们吃不下去了,纷纷把饭让给小孩们吃。校、队领导发现后,就发动学员采野菜、煮菜粥,并将星期天改为两餐。还组织学员们开荒种菜,一方面支援群众生产,一方面补充粮食不足。通过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融洽了军民关系,加深了军民鱼水情。当学校南下离开根据地时,乡亲们与学校师生难舍难分,送了一程又一程。

我母亲缪祝银1944年参加游击队,后转为武装除奸工作队队员,并任乡妇抗会会长。她是作为首批区乡干部学员进入江海公学学习的,该校于19484月并入华中公学。虽然前后只有两年多时间,但学校紧张昂扬的学习生活,同学间互帮互学的革命情谊,给我母亲和她的同学们留下了永恒的记忆。她们对学校的感情之深,我从她们每次老战友聚会中可以深深感受到。

     我父亲刘开富(1939年3月入伍)也是华中公学学员。他原在华中工委警卫队做保卫工作,华中公学开学后,1948年4月华中工委曹荻秋主任同组织部长陈一诚研究决定,送他去华中公学学习。经过学习,我父亲各方面提高很快。1948年11月初,淮海战役打响,华中工委发布支前动员令,号召华中全体党政军民,紧急动员起来,一切为了支援前线。学校为解决江淮区缺乏干部的问题,首先选调一部分战斗经验丰富的骨干,组成先遣队直接南下,支援淮南新区开辟工作。我父亲也被挑选,随队到达淮南江淮一分区驻地——天高县小河东地区(现江苏金湖县)。 

1948年年底,华中工委根据斗争形势发展,决定在原华中公学基础上组建华中大学。之前由华中公学派出的第一批先遣队员数百人,于194811月底已先行南下淮南,作为骨干组成津浦路东支前司令部;接着,第二批学员主体数千人又组成江淮工作团,带上校文工团,由校党委书记干仲儒率领,随军南下,到达江淮区驻地蚌埠市,由江淮区党委接收并分配工作。学员们奔赴各地参加军管接收工作,干仲儒留江淮区宣传部任副部长,校文工团改编为江淮军区文工团(后为安徽省军区文工团)。以干仲儒为首的这批干部,为后来的安徽省建党建政建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余下数百名教职员工及校文工团极少数团员,由副校长吴天石率领,回到盐城创办华中大学。至此,华中公学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军部分会 刘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