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国民党政府一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接着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反对内战,针锋相对地发布了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并将新四军扩编为7个师。同年5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和军部命令,于安徽省无为东乡将原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二团、第三支队挺进团和从皖南事变突围出来的部分人员合编,组建成新四军第七师,曾希圣任政治委员,张鼎丞任师长(未到职)。七师成立后,以皖中的巢县、无为、庐江、含山、和县、铜陵、繁昌等地为根据地,坚持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随着斗争的不断深入,皖中游击区逐步扩大到东起江浦、宣城,西至舒城、岳西,南到望江、歙县,北到合肥、全椒的广阔地区。这里地处长江之滨,水陆交通方便,又拥有巢湖水利,物产丰富,成为敌我顽角逐之地。日军侵占了无为、巢县的县城及公路、铁路、河运线上的重镇。国民党桂系顽军盘踞着大别山大块地区。新四军七师则被敌顽分割在纵横几百里的区域内,除对付日伪频繁“扫荡”外,还要提防国民党顽军的破坏和骚扰,斗争十分尖锐复杂。为适应抗日斗争的需要,新四军第七师兵工厂应运而生,其活动地区主要在无为县北区和东乡等山区、水网地带, 从无到有,从修复到制造,为人民军事工业的史诗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一、艰难中创业(1941年5月至1943年底)
这个时期,是整个华中抗日根据地最困难的年代。1941年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侵略军欲将中国作为它进行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加快了侵略行径,攻击重点由八路军 扩充到新四军,对我根据地不断地进行“扫荡”、“清乡”和“蚕食”。共动用在华北、华中的侵华日军46万人,占总兵力的百分之七十五。国民党顽固派坚持反共反人民的立场,与日军配合,在皖南事变后,继续大举进攻华中,侵占豫苏边区。新四军处于日、伪、顽夹击中,斗争频繁、战局紧张,物资供应特别是武器弹药供给十分困难。为适应抗战需要,在党中央和华中局的领导下,新四军致力于根据地建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工业。
1941年4月23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兵工建设的指示》明确指出要在山地根据地建立兵工厂,以充实我技术装备,补充弹药等。5月,七师供给部从地方招聘工匠,从部队选调修械人员,在大俞家岗成立师部修械所。不久,无为县又建立了一个地方修械所。
1941年7、8月间,新四军第七师司令部(以下简称师部)决定以张昌龙为首,徐建良、程添福、孙学信、张荣、朱岩、殷立邦、王世忠等人参加,负责筹建兵工厂,对外称修械所。当即召集一批当地铜、铁、木匠,共计三四十人,人员分成子弹、炸弹和修造3 部分, 地点选在巢湖边的李家山洼。为了尽快造出弹药支援前线,修械所全体人员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开始自制化铁炉和土炸药。10月复裝出首批子弹200发,到年底制造出首批手榴弹50枚。
经过半年左右的紧张筹建,兵工厂于1942年2月在巢县李家山洼正式成立。张昌龙任厂长,王世忠任副厂长,朱岩任党支部书记,王世忠兼任研究室主任,刘振华任总务股长,程添福任材料股长,徐建良任子弹股长( 后由孙学信继任), 储炳南任炸弹股长,殷立邦任修造股长,全厂职工近百人。
1942年3月至5月,上海地下党动员了2批技术工人到兵工厂,部队也调来一些年轻同志,军工队伍不断扩大。兵工厂主要任务是修理枪械,改进手榴弹生产和复装子弹,同时协助各团建立修械所。兵工厂生产设备非常简陋,仅有几把老虎钳、一台手摇钻、一台扳钻和一些榔头、锉刀、錾子。生产材料的来源靠3条途径:部队回收、地方收集、敌区采购。在生产斗争的实践中,七师兵工厂十分重视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发挥技术人员的特长,大搞土洋结合和技术革新。上海技术工人来到兵工厂后,一部分工人组织了 “技术设计自力更生研究组”,并动手制作了一些工具。1942年8月,朱兆卿、周霞云、薛荣、刘良骅等技术工人,合伙设计制造出第一部脚踏底火小冲床,对提髙子弹质量和生产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10月,为改变依靠手工生产的被动局面,又开始用铁道钢自制土车床。在他们的带动下,在工人中掀起了自制机床设备的热潮,各种土机床陆续问世,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产量日趋上升。子弹产量由每天十来发上升到近百发,手榴弹产量由每天一、两枚上升到几十枚。枪榴弹和单打一土枪也开始研制。此时全厂职工已达200人。
1943年春节后,兵工厂迁至无为县班家巷,成立军工部(对外称生产部或大队、总厂,以下统称生产部)。张昌龙任主任、 陈茂辉任政委(自1944年4月起,由林立任政委)。生产部党内设党支部(7月后成立党总支),行政管理机构上设工务室、管理科、材料科。下辖3个队:一队队长徐建良、副队长王仁杰,二队队长高宝松,三队队长孙允三、副队长徐国修。3个队的生产分工是: 一队制造和维修工具设备、枪械,二队复装步枪子弹,三队生产手榴弹、地雷。这时,师部修械所和无为县修械所的大部分人员并入到生产部。
在日伪顽分割包围中的军工生产, 经常要根据敌我斗争形势的变化而进行流动性生产。生产部成立后的1943年上半年,是七师军工生产最动荡时期。这半年,日伪先后4次对皖中根据地中心区进行大规模的“ 扫荡”, 军工生产被迫分3处转移, 除大部分人员到银屏山一带坚持生产外,另两路分别到含和地区和皖南地区建立了兵工分厂和兵工大队,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前夕。
为确保军工生产的安全,师部规定:在接到撤离命令3小时内必须将全部物资埋藏好,全体人员分组分批地撤离。为此,各队每到一处,即要察看地形,挖好坑穴,制订详细的人员和设备疏散方案,做到有备无患。
在流动游击战中,为保证军工生产和兵工厂的安全,根据地的人民群众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材料设备的储运到敌人“扫荡” 时期的埋藏转移,地方党和人民总是千方百计地保护和支援兵工厂,为军工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很多老军工感慨地说:“如果当时没有当地群众的支援,军工生产寸步难行。”
1943年上半年,尽管生产环境艰难复杂,但全体军工战士仍充满信心,克服重重困难,在“大分散、大发展”的思想指导下,经过精心组织,坚持边转移边生产,仍然取得了好成绩。据统计,生产部在这半年中制造的各种设备有30多种110多台(件),复装子弹75400发、手榴弹12310枚、底火和子弹头各20000个。随着军工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强,还增加了仿制日式探弹筒(弹)、改装迫击炮和自制少量七九型步枪等生产项目。年底,生产部迁至小刘家。
二、反攻前发展(1944年1月至1945年8月)
自1943年起,德、意法西斯在欧洲战场失利的同吋,日本侵略者在太平洋战场也遭失利。日军为了挽救败局,打通从东北到广州、南宁至越南的大陆交通线,加强太平洋战场的防御力量,从华中等战区抽走了部分兵力,致使其守备力量有所削弱。新四军根据党中央指示,抓住战机向敌人发动局部反攻,迎接战略反攻的到。与之相适应,各根据地的军工建设和生产也有了新的发展。
随着战争的需要,1944年1月,生产部将原来的3 个队扩编为4个中队。一中队石明林任队长、蒋祖同任指导,驻大杨家(后驻东吴村),负责制造枪械、设备、工具等;二中队王仁木任队长、王树基任指导员, 驻李家山洼, 负责制造手榴弹和其它特种弹药;三中队孙允三任队长、周吉任指导员,分别驻青苔、王家瓦屋和龙塘湾,以复制子弹为主;四中队孙学信任队长,张平任指导员,驻茅王庙村,以修理枪械为主。
1月中旬,为了支援前线,一中队队长石明林同工人们一起开始研究仿制日本式掷弹筒,并在当月制造出3只。为了解決原材料供应问题,这一年,由蔡辉领导的我对外贸易“集成号”,通过芜湖日伪“军粮统购委员会”内部关系,用粮食和山货调换军用物资和生活用品,如制造迫击炮的钢管、生产弹药的黄磷、赤磷、黄色炸药及机床设备等,仅5月一个月,就从上海购进了四呎和六呎车床5部、牛头刨床1部,以及部分钢材、胶片、工具等,对扩大生产起了重要作用。
由于军工生产发展快,工人来自五湖四海,又不习惯于严格的军事生活,文化程度也参差不齐,再加之斗争形势复杂,物质生活艰苦,使一些人情绪不高,甚至有个别人开了小差。为稳定队伍,发展生产,生产部决定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并提出了 “团结、信任、鼓励和表扬、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的工作原则。在具体方法上,坚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与工人交知心朋友;加强阶级教育和民族主义教育;改变不合理的管理制度,成立工会,改善工人待遇;把政治工作同生产模范者竞赛活动结合起来。为解除工人后顾之忧,委派联络员张世英来往于上海和根据地之间,定期为工人家属送工资,发救济粮和传递消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仅安定了人心,欲走者留下了,而且还大大调动了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生产的大发展。1944年复装子弹165700发,比1943年增加4倍多,生产手榴弹29694枚,比1943年增加一万7千余枚。各种弹药的灵敏度和准确程度大大提高。与此同吋,还制造了许多工具设备,如杠杆式手摇轧机、弹机、落砂机等,为军工生产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保证。军工人员也由200 余人发展到540余人。10月13日,生产部在无为东乡水庙李家祠堂召开第一届劳模大会,有69位劳动模范者受到了表彰,并向全体职工提出了继续开展这一竞赛的4个条件。
1945年初,生产部进行了建制扩编,将4个中队改编成3个大队。一大队队长石明林、协理员蒋祖同,下设一、二、三分队; 二大队队长孙允三、协理员周吉,下设四、五、六分队;三大队队长王仁杰、协理员王树基,不设分队。其中,三大队因机构不健全、生产任务与其它两个大队重复,加上王仁杰投敌,该队后被撤销,人员并入一、二大队。改编成3 个大队后,为利于缩小目标,方便隐蔽,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组织生产:一大队驻季家大村,所属一分队分别驻官家滩、贾庄、小官圩、大湾鲁家;二分队分别驻二房墩子和七房墩子;三分队驻王家墩。这个大队主要生产枪榴弹( 筒)、掷弹筒(弹)、12.7机关枪子弹、土步枪、刺刀、改装枪械以及工具设备等。二大队驻东吴村、青苔,所属四、五、六3 个分队分别驻青苔及周围地区。这个大队主要生产手榴弹、炮弹、引信及各种武器的翻砂铸造。三大队驻茅王庙村,主要制造各种子弹。每个分队又根据自己承担的产品及其工艺易繁情况,分别设股,股下设组,目的在于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当吋的军工生产除了原来各队分工的产品外,还増加了少量卡宾枪、六三平射炮弹和六五迫击炮弹的生产。从1944年底到1945 年5 月,日伪顽就3 次大规模进犯根据地进行“ 扫荡”和骚扰,生产部所辖各队在此间先后停工埋藏、搬场达40次之多。
此间,第二屆生产模范者竞赛活动继续在军工生产中迸行。5月,生产部召开政工会议,经评选,共评出各队生产模范96名,生产部生产模范预选人32名。1945年上半年,虽然前4个月处于反“扫荡”和与敌周旋的斗争中,由于全体军工战士的努力奋斗,军工生产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七师军工史上的蓬勃时期。产品发展到26种,其中生产枪榴弹筒229只、枪榴弹15830发、土枪229 支、步枪6支、平射炮9 门、七九子弹59750 发、六五子弹305 发、12 . 7 重机枪子弹1099发、迫击炮弹1253发、平射炮弹313发、信号弹(即连发弹) 799发、手榴弹18084枚、枪榴弹药包1700个、刺刀4把等。至7月, 军工人员已发展到864人,是3年前建厂的4倍多。
三、胜利后北撤(1945年9月至1946年初)
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抗日力量,经过8年浴血奋战,终于在 1945年8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但是,国民党反动派置人民的利益于不顾,蓄意再开内战,以篡夺抗战胜利果实。此时,七师生产部正准备召开第二届劳模表彰大会,接到北撤命令后,经过充分准备,于9月份分3路北撤:一路随主力部队从陆地到淮阴待命;一路化装通过敌区到六合集中;一路护送材料设备从水路到六合。三路汇合到军部指定的淮安板闸地区,然后又奉命经淮安,越陇海铁路,分别于1945年底和1946年初,陆续到达山东临沂傅家庄,顺利地完成了上级规定的战略大转移,并保存了一支比较完整的军工力量。
1946年4月,七师生产部并入新四军(山东军区)军工部。至此,新四军第七师生产部胜利地完成了它光荣的历史使命。
上一篇: 回忆抗战时期在和、含、无的革命斗争
下一篇: 八队——革命的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