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淡泊名利 廉洁自律 战斗一生 ——缅怀敬爱的父亲孙德芳

  • 时间:   2020-12-02      
  • 作者:   孙东流等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六师分会     
  • 浏览人数:  816

今年是我们的父亲孙德芳诞辰100周年。为缅怀父亲不平凡的一生,我们兄妹有幸从父亲的自传中了解到,父亲当年所在的教导大队撤回山东时,组织上“又决定留下我,坚持原地对敌斗争。(父亲时任苏中二分区溱潼团政治处主任)。那时前后左右几个县全部失守,本县也百分之九十以上被敌占领。我们奉令打进去,在上级及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一直坚持在长江附近活动,帮助恢复了宝应、江都、高邮、兴化等县党组织,得到上级五次嘉奖令。”

父亲说:“其中一次嘉奖是他们缴获了敌人一支枪,这在平时根本不算什么,而在当时苏北主力部队全部撤到山东后,敌人全力在围剿这支部队(溱潼团)可见当时形势多么的紧张。缴获敌人枪支原本是件小事,却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还在敌后战斗,并没有离开。”正是这段历史,1947年秋,因坚持敌后斗争与开扩地区(收复失地),经苏中军区批准给予父亲荣立一等功。

父亲曾获得一等功,我们都知道。但让我们不解的是,父亲晚年却并不认可。当《北京晚报》、《人文月坛报》记者采访他时,他不让我们说。他的理由是:“当时有人口头通知我,获得一等功。但我没见到文字,还是不要写为好。”今天,我们在看完父亲的档案后,真想大声对父亲说:“你真的荣立过一等功啊!您是一等功臣!这件事不容质疑!组织上没有忘记你,档案里写得明明白白的。”

我们也不知道,父亲曾立过一次二等功。我们在家中曾看到过一张发黄的纸张,那是苏中第二军分区评功委员会司政直属队推荐父亲评二等功、三等功的立功事绩,因为父亲从来没有对我们说起这件事。但是在父亲的档案里却清楚地写着他荣立二等功一次,这张发黄的纸上写的就是他立二等功的事迹。上面这样写到:

1、组织观念强,组织分配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任营职的工作后,又几次分配到连的工作均无意见。

2、工作一贯积极、认真、深入,对任何困难均不怕,能克服困难来完成任务。

3、团结干部、使用干部较好,对放手提高干部能力很注意。

4、对政策执行掌握较好,对同级干部违反政策的亦提出意见,对群众痛苦,体贴较深。

5、生活朴素。评价很高!不怕任何困难,没有完不成的任务。

父亲在担任营一级的职务后,组织上曾几次将最困难的任务交给他去完成。哪怕是降级担负连的工作,父亲也没有一句怨言。

看完这份档案,我们联想到父亲的诸多往事。一次我们在院子里见到原商业部的一位老人,他问我们的父亲身体可好?又说:“你们父亲就是4、5、6干部!我们都很佩服他!”我们回家问了父亲才知道,那是文化大革命前父亲在给商业部民兵团作报告时,对什么是好干部时谈的看法。他说完成了上级交给的1、2、3项任务后,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到4、5、6项,补充、完善、落到实处,超额完成任务,这才是好干部。父亲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用了简单的6个数字就生动地讲明了党的好干部的标准,给人以深刻印象。父亲就是这样,在工作中一贯积极努力,深入细致认真,注重调查研究,深受群众欢迎。难怪文化大革命过去20多年后,当年的人对父亲的这段话还记得那么清楚。

1955年5月,组织上确认父亲抗日战争时期最高职务为分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相当于团级。也就是说1945年7月,父亲在苏中二分区政治部任保卫科科长时就是团级干部。那么1947年评为一、二等功时,能上能下就不只是从营级到连级,而是从团级到营级再到连级了,父亲对于级别从来就没有计较过。他认为最艰巨的任务,最难啃的骨头,只要组织上让我去干,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信任。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坚决地完成任务!

父亲参军后一直在苏南、苏中、苏北、浙东敌后打游击,没有离开过作战部队。他经受住了艰苦环境的考验,锻炼了独自领导工作,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对敌斗争的经验。他认为能打仗,能打胜仗,就是好样的!

1951年7月父亲已是师级干部了,到他1985年9月离休,一直是局级干部。有人替他打抱不平,可是父亲对此却看得很淡泊。他说:“在我身边有多少人牺牲了,他们都没有看到新中国的成立。有多少人在文化大革命中含冤而去?而我少年没有被饿死,青年没有被打死,中年没有被整死,老年没有被气死。我看到了四人帮旳垮台,看到了2008年的奥运会,看到了2015年9月3日的大阅兵,看到了党内清理腐败……我们的国家不会亡,我们的党有希望……我知足了!健康是最大的财富,长寿是最高的奖赏!我已经获得了这份财富,也得到了这份奖赏!我还有什么不满意呢?”我们的父亲是在年届99岁高龄去世的,可谓是高寿的老人。

记得上中学时,在学习政治经济学时,我们对什么是机械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区别弄不清楚。父亲则给我们讲了三个成语:就事论事、实事求是、自以为是。让我们从中自己去琢磨其含义所在。我们很快就理解了,并试着运用这三个成语,去衡量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

父亲的辨证法学得很好,常常妙语连珠。他身边总聚集着一些人,都愿意跟他聊天。我们经常听到:“老孙可是个好人啊!”父亲的人格魅力还表现在:当年刚进解放区的一位知识分子,因虱子多不适应哭着找父亲,父亲就把他调到连部做文化教员,让他慢慢适应……有一位在文化大革命时同关在牛棚里的人,因受不了折磨想自杀,父亲极力劝他,想想家人,只有活着才能说清楚问题。现在就自我了断了,还有谁能替你说清楚?活着就是胜利,看谁笑到最后。此人后来一再感谢父亲的救命之恩!

父亲一直要求我们: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父亲用他的一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们六个子女,他那些充满智慧和哲理旳语句,总能给我们增添信心和勇气。

父亲曾跟我们讲过,在战争年代他有三件宝贝不离身,枪、鞋、粮。枪是当然的宝贝,是杀敌的武器;除脚上穿的鞋外,腰里还要别一双备用鞋,紧急情况下不掉链子,能跑能追;父亲还有个巴掌大的小口袋,栓在腰带上,里面装着一块锅巴,或一根干辣椒,或一粒蚕豆,或一粒大粗盐。在敌后几天没有吃的是常事,遇到敌人要突击冲锋时,才拿出来嚼嚼,身上才有劲去消灭敌人。

我们曾经问过父亲,哪次战斗最惊险?他说是在1946年苏中军区教导大队教导团任政委时,在一次战斗中,父亲领导的两个中队,只有一支能打仗,而另一支是由当时那个地区县长和县委书记们组成。中央指示,坚持原地斗争,绝不后退一步。父亲带领着两个中队在敌后与敌周旋,保护了这批干部。

在我们的眼里,父亲是能打仗的政工干部,善于总结的智慧领导,朴素亲民的布衣长者,热爱家人的慈祥父亲。在纪念父亲诞辰百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有幸看到了父亲的档案,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父亲的经历,组织上的评价,补充完善了父亲不平凡的一生。使我们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父亲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我们对他充满敬仰和崇拜。父亲代表的是那一代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范,他们淡泊名利、廉洁自律,有着淳朴深厚的家国情怀!我们为有这样的父辈而骄傲!我们将牢记父辈的谆谆教诲,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殷切希望,牢记家史、党史、国史,继承父辈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在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以告慰敬爱的父亲!

 

 孙东流 孙卫宁 孙屹华  孙维国  孙维民  孙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