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方志敏狱中文稿的历史影响

  • 时间:   2019-02-10      
  • 作者:   石 雷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军部分会     
  • 浏览人数:  1492

   方志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红十军政委,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闽浙赣军区司令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主席团委员,党中央委员,北上抗日先遣队总司令。1935年1月24日,他不幸被俘入狱。1935年8月6日,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他短暂而伟大的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狱中坚贞不屈,以顽强毅力写下《清贫》、《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十六篇光辉著作近十四万字,已成为中国人民一份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方志敏为革命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方志敏(1899—1935),原名远镇,乳名正鹄,号慧生。1899年8月21日出生于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1924年3月方志敏在南昌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积极在工人、农民中传播马克思主义。1924年11月,他和赵醒侬一起在南昌市郊区创建杨子洲农民协会,这是江西最早的农协。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方志敏组织了弋阳青年社,出版《寸铁》旬刊。他在家乡漆工镇湖塘村,创建了赣东北第一个农民协会,同时开展“打土豪、减租减息”的斗争,从此在家乡掀起了农民运动。1927年2月,方志敏当选为江西省农民协会第一执行委员兼秘书长,他为江西省农民协会成立大会起草了《宣言》。他在《反左运动与吾人》一文中提出,农民运动所以占中国国民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因为中国尚在农业经济时代,农民生产占全生产百分之九十,其人数占百分之八十以上,故中国革命实际上是农民革命。方志敏同毛泽东、彭湃一起,都是党内最早认识农民问题重要性的革命家。彭湃是1923年开始认识农民运动重要性的;毛泽东认识农民问题也比较早,在1923年中共三大上就通过了毛泽东提出的《农民问题决议案》。毛泽东实际从事农民运动是1925年3月在老家湖南韶山冲开始的。方志敏同毛泽东、彭湃一起被公认为“农民大王”。方志敏在那个时期领导的全省农民运动进入了全盛阶段,农协会员发展至80余万人。

  大革命失败后,党召开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方志敏同志是自觉地参与创造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成员之一。1927年8月下旬,方志敏潜回弋阳家乡,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提出“重起炉灶,再来干吧!”的思路,他抛弃国民党的旗帜,举起共产党的旗帜,在七天内,组织了二十几个党的支部,并组织了同样多的群众团体。 1928年1月,方志敏主持召开弋阳、横峰、贵溪、上饶、铅山五县党员联席会议,成立了五县工作委员会,方志敏任书记,还兼任武装暴动指挥部总指挥。会议制定的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匪党;铲除贪官污吏,肃清土豪劣绅;平债均分田地,建立劳农政府。.这表明“重起炉灶”,首先举起共产党的旗帜,在当时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回顾“八一南昌起义”是打着“国民党左派”的旗帜搞起来的,“八七”会议虽然提出武装起义,但仍提出工农暴动于革命的左派国民党旗帜之下,因为那时的中央认为国民党仍然在一部分工人群众和无产阶级革命分子中有威信。直至9月19日,中央临时政治局才决定放弃“左派国民党”的旗帜。方志敏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党内最早举起共产党旗帜、举行武装起义的领导人之一。

在高举共产党旗帜,高举武装起义旗帜的同时,方志敏还致力于开展土地革命。1928年11月方志敏签署《布告》,公布了信江特区苏维埃制定的《临时土地分配法》。“没收豪绅地主和一切封建祠堂庙宇的全部土地,以村为单位按人口平均进行分配;凡不反对苏维埃政权者均有分得土地之权;在谁种谁收的基础上,抽多补少,抽肥补瘦……”赣东北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的特点,一是强调“凡不反对苏维埃政权者均有分得土地之权”,这样就争取了更多的人支持苏维埃政权;二是农民分得的土地,不但有使用权,而且也有所有权,方志敏还把土地证颁发给农民,这一举措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戴。

方志敏与毛泽东几乎是同时开始探索“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根据地,为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和形成,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例证。胡锦涛在对此也进行了科学评价:“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的道路进行了艰难的探索,逐步找到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方志敏同志及其领导的赣东北红军和根据地,对此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方志敏、毛泽东和彭湃等基本上是同时分别创建了我党历史上最早的一批苏维埃政权。1927年11月,在彭湃的领导下,广东陆丰、海丰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府;1928年5月20日,毛泽东在井冈山创立了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1928年5月上旬,方志敏主持召开弋阳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创建了苏维埃政并任主席。5月中旬,他又在横峰成立苏维埃政府,邵式平任主席。可见,方志敏领导的弋阳、横峰县苏维埃政权,是全国最早一批成立的苏维埃政权。

方志敏创造了开辟根据地的新形式。一般意义上根据地的开辟,主要依靠外来军队的武装力量。军队开到哪,红旗就插到哪,打土豪、推翻反动政权,建立苏维埃政权,这种自上而下靠武力解决的模式速度比较快。毛泽东建立井冈山根据地主要是依靠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总指挥部警卫团;周逸群、贺龙开辟湘鄂边界根据地最主要是利用贺龙的旧部属关系发动起义;彭德怀、滕代远建立湘鄂赣根据地是靠率领国民党军独立第5师第1团举行平江起义。方志敏没有现成的武装可以依靠。由于“农会”这个组织名称在群众中的号召力渐衰,1928年1月初,方志敏创造性地通过上名字画押的形式组织“农民革命团”,这是党领导下的集军事、政权于一体的农民武装。1月初,农民革命团很快就发展到了170多个团6000余人,弋阳、横峰暴动就是靠这支武装进行的。1929年方志敏任中共信江特委书记时领导成立了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1930年他率独立团在赣东北、闽北一带开辟根据地。7月方志敏领导成立了红军第十军并任政委。该部队转战赣东北,在闽北连打11仗,连战连捷,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可见,赣东北根据地是白手起家,完全依靠当地的工农武装搞起来的。1930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他的不朽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在敌人封锁的环境下,一般情况下各革命根据地财政开支通常是通过“打土豪”的办法来运转。方志敏创建的闽浙赣苏区比较早地运用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办法来增加苏区财政收入。在1931年11月方志敏任赣东北省苏维埃主席兼财政部长期间,他们就清楚地认识到“打土豪”是越打越少的,后劲不足,必须发展自己的经济才能支撑整个根据地的存在与发展,这个创新思路的意义重大。1934年1月,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报告的一部分《我们的经济政策》一文中,充分肯定了方志敏领导下的闽浙赣苏区的经济工作。在这篇讲话中,毛泽东四次点名表扬了闽浙赣苏区的经济工作。闽浙赣苏区十分重视发展对外贸易,早在1929年就开始了对外贸易,在六大苏区中是最早实行对外贸易的。1931年8月开始在各县设立对外贸易处,在信江北岸设立船舶检查所。这样就畅通了陆上、水上对白区的贸易,有力地打破了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封锁。“每月营业额达20万元,可以赢利12000到18000元。有些群众说,这是神仙想出的办法呀”!毛泽东表扬说,这一工作,闽浙赣苏区方面实行的较早,中央苏区则开始于1933年的春季。由于对外贸易局等机关的设立,已经得到初步的成绩。他说,从发展国民经济来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是我们财政政策的基本方针,明显的效验已在闽浙赣边区表现出来,在中央苏区也开始表现出来了。这一方针的着重执行,是我们财政机关和经济机关的责任。

闽浙赣苏区十分重视金融业的发展,发行了第一张红色股票。1933年9月,蒋介石发动对苏区的第五次“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9月8日至10日,中共闽浙赣省委召开了全省支部书记联席大会,研究讨论对策。会议决定苏维埃财政部为银行增资扩股10万元,作为战争经济动员的中心工作。原计划发行10万元,结果共发行了14万多元,超额完成了发行任务。红色股票的实物已被发现并收藏(见徐权:《第一张红色股票》,《人民日报》2002年4月30日),红色股票呈长条形,长20厘米,宽7.5厘米,分上下两个部分,用不同的花草纹边框装饰。股票上半部分顶格印有横排的“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中间竖印有“壹元股票”,并盖有银行的红印章;两边印有“本银行股息周年6厘计算,每年年终结账,营业盈余除开支费用及股息外所有纯净红利照股分派,次年一月凭票领取,”底格是股票代码。股票下半部分是息票。闽浙赣苏区首发红色股票的意义重大,它创造性地把西方资本主义的融资工具应用于苏维埃政府的经济建设中,充分显示了方志敏开阔的眼界和超前的思维;募集的资金,为第五次“反围剿”准备了相应的财力。

二、方志敏为中国革命事业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

1935 年1 月24 日,北上抗日途中,方志敏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威逼利诱下,他坚贞不屈,拒不投降。方志敏用写“供词”的纸笔,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写下《清贫》、《可爱的中国》等传世之作,成为教育后代的生动教材。《清贫》和《可爱的中国》都选入中小学课本。

方志敏是清贫精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清贫》遗著中写出了他“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奢侈过”的人生态度,写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美德,也写出了“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的真理。方志敏自始至终服从大局,听从党中央安排。他分批把一千多两黄金和整箱的银元送交党中央,以保障首脑机关正常运转;他不惜忍痛割爱,把亲手组建并不断发展壮大的赣东北子弟兵红十军整建制调往中央苏区;他曾为掩护中央苏区大部队,指挥北上抗日先遣队向国民党统治中心——宁沪杭地区挺进,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将永载史册。

方志敏主要作品有《我是个共产党员了!》、《我不相信基督教!》、《同情心》、《呕血》、《哭声》、《可爱的中国》、《清贫》、《诗一首》、《狱中纪实》、《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等,其中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清贫》一文,堪称是革命的正气歌,而且较之宋代文天祥,有着更宏大的气概。方志敏在牺牲之前写下的“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正是他真实生活的写照,连同他的十几篇遗作一起,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绝唱,属于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财富。

1960年,在江西省南昌市郊梅岭修建方志敏烈士墓,毛泽东亲笔题词。1977年8月6日,隆重举行“方志敏烈士遗骨安葬仪式”。1985年,著作结集编为《方志敏文集》出版发行。1999年8月20日,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方志敏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2005年8月27日,在方志敏烈士英勇就义70周年和诞辰106周年之际,为缅怀方志敏烈士的英勇事迹,弘扬伟大的清贫精神,玉山县在方志敏烈士蒙难地和《清贫》发生地--怀玉山建立起了清贫碑和方志敏清贫事迹陈列馆。同日,方志敏烈士亲属等200余人出席了在怀玉山隆重举行的“怀玉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式授牌仪式。2009年8月6日,方志敏爱国事迹陈列馆在南昌市东湖区下沙窝正式对外免费开放,成为廉政教育基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八一”南昌起义建军以来,在革命的洪流中涌现出了多位文韬武略、运筹帷幄的统帅,更有许多身经百战、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在众多将帅中,享有“军事家”称号的仅有36人,可谓凤毛麟角。经中央军委确定,33人被冠以“军事家”的评语,载入最近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人物分册》。他们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杨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有8位军事家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身,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叶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左权,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彭雪枫、罗炳辉。还有林彪。20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基础上编纂《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过程中,1994年8月经中央军委审议,又确定增补3人为军事家: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这样,被称为军事家的共计36人。2009年9月10日,方志敏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当今中国革命和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个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应怀着淡泊名利之心,弘扬方志敏精神,要像方志敏那样具有清正廉明的高尚品质。在工作上,要学会自勉,勇敢地接受考验,尤其是敢于承担责任,正确看待工作的成绩和失误;在生活上,要常思贪欲之害,慎言、慎行、慎独;在事业上,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持共产党人清正纯洁的品格,让自己能够抵御任何诱惑腐蚀;在人格上,要有心系天下、为民谋利的宽广胸怀。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具有宽广的胸怀,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才能在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像方志敏那样无私地奉献一切。方志敏烈士英勇就义时,只有36岁,他是为共产主义而死!他是抗拒着敌人对他采用金钱、美女的诱惑,坚持对党的忠诚而死!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干部能够像方志敏一样,坚定崇高的信念,不被“敌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呢?方志敏烈士临死前不忘和我们“可爱的中国”告别,和自己的战友及家人告别,不忘让后人牢记“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让今天的我们深受教育,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人,怎样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爱国、清贫、创造、奉献”的方志敏精神是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财富。                  

      

军部分会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