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保护历史遗迹 弘扬抗大精神——抗大九分校旧址修缮及展陈工作回顾

  • 时间:   2018-07-23      
  • 作者:   黄一彬      
  • 来源:   江苏省启东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 浏览人数:  2479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旧址,位于江苏省启东市海复镇启东市东南中学校内。前身为清末状元张謇于1920年创建的垦牧高等小学。抗日战争爆发,南通沦陷后,为了坚持抗日教育,通州师范学校(今南通师范)于1938年8月迁于此,故又称“通师侨校”。1942年2月,粟裕将军率新四军一师师部进驻海复镇,同年5月在此创办了“抗大九分校”。1947年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大式学校——东南中学迁入。该旧址见证了近百年来志士仁人教育救国、振兴中华的强国之梦,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儿女追求真理、富国强民的复兴之路。2002年经启东市人民政府申报,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2014年6月,江苏省启东市人民政府完成对该旧址的全面维修,2015年3月完成抗大九分校纪念馆展陈工作并对外开放。修缮后“抗大九分校旧址”内设抗大九分校纪念馆(东南烽火) 及二个延伸馆《足迹追寻》和《启东军旅群英谱》。

在积极保护利用“抗大九分校旧址”这一革命历史遗迹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工作体会。

一、充分认识抗大九分校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进一步弘扬抗大精神

1938年日寇侵占南通,南通师范学校迁移至此坚持敌后办学。1942年2月,新四军一师指挥机关进驻海复镇,1942年5月粟裕师长在此亲手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抗大九分校在启东诞生,标志着苏中抗日根据地建立了自己的干部教育基地,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教育史上光彩的一页。

启东滨江临海,物产丰饶,启东人民具有强烈的反侵略斗争精神;一师机关驻地海复镇地处张謇当年创办的通海垦牧公司中心位置,附近的通师二附、通师侨校集中了一批爱国师生;通师侨校四合院校舍更是为抗大九分校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活动场所。所有这些,为抗大九分校的诞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使抗大九分校诞生在启东成为历史的必然。

抗大九分校是在抗大苏中大队的基础上扩建的。1941年7—8月间,日军对我苏北、苏中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9月间,盐城抗大五分校的一部分干部,与原一师苏中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合并,成立抗大苏中大队,作为组织抗大九分校的准备。

抗大苏中大队在艰苦复杂的斗争环境中进行办学,一面学习,一面战斗。1941年10月苏中大队在东台县三仓镇曾被日伪军包围,在突围中,干部、学员伤亡近30人。l2月中旬苏中大队由东台经如皋县向南通、海门地区转移。苏中大队在90天中跑了七八百里,先后参加了八次战斗,平均十天左右就有一次。这批学员于l942年春结业。

1942年5月,一师师部根据华中局的决定,将抗大苏中大队正式改为抗大九分校。校长由一师师长粟裕兼任,张日清任教育长,谢云晖任政治部主任,刘亚齐任副主任。全校有学员600多人,编成七个队:一个连级军事队,一个连级政治队,一个参谋训练队,一个青年学生队,一个地方武装队,两个专业队(电台训练队、会计训练队)。此外还有一个医务干部训练队。

抗大九分校对学员集中进行军事、政治、文化教育。

政治教育分一般的政治课和整风学习两个方面。前期主要是一般政治课程,后期主要是整风学习。政治教育除学习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外,主要是进行形势教育和政策教育。整风学习的方法主要是学习整风文件,联系自己的思想、工作实际进行反省、自觉清理非无产阶级思想,坚定共产主义人生观。

军事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学员对游击战术的运用和组织指挥能力,着眼于使具有实践经验的学员把实践上升到理论,提高军事素质。讲授游击战术是军事教育的中心,军事教育的主要方法是课堂讲授、示范动作、操场训练、野外实习,并结合战例尤其是学员自身经历,总结和交流经验,教学中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把主要时间放在做实际动作和野外演习上。

文化教育主要是集中时间学文化。对不识字和识字很少的学员迸行扫盲;对初小水平的学员进行语文、算术、自然、历史等教育;对少数文化稍高的学员进行阅读、写作指导等。

抗大九分校留驻四合院期间,通过多种形式与通师侨校、通师二附的师生联合举行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传播真理,宣传抗日,密切了革命军队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显示了人民军队的士气与力量,给广大民众莫大的鼓舞。

1942年5月4日,新四军一师师部与启海行署在四合院操场举行纪念五四运动二十三周年活动。参加活动的还有启东中学、海门战地中学、继述中学、能仁中学的全体师生以及海复小学、临近小学的教师和四年级以上的学生。粟裕师长、钟期光主任、通师侨校于敬之校长、反战同盟代表分别在纪念大会上讲话。配合纪念活动,通师侨校开展了作文、数学、演讲、歌咏、球类比赛,粟裕师长亲自为获奖师生颁发纪念品。活动连续进行了三天,盛况空前。

5月17日,通师侨校在四合院庆祝通州师范学校建校四十周年。参加庆祝大会的有粟裕师长、苏中四分区司令员兼四专署专员季方、南通县县长梁灵光、海启行署主任顾尔钥、海启行署文教科长江树峰等。庆祝会由于敬之校长主持,粟裕师长致词,季方讲话。会后于敬之校长、顾怡生教导主任陪同粟裕、季方等首长参观了通师校史展览。晚上一师文工团和侨校师生同台演出了一场精彩的文娱晚会。

面对严酷的斗争形势,抗大九分校的学员一手拿书,一手拿枪,一面学习,一面作战。5月15日,配合兄弟部队拔除了启东县向阳村、南阳村两个伪军据点。6月3日晚,抗大三中队袭击汇龙镇伪军成功后,又冒雨奔袭吴仓港范部,在其他七个连队的配合下,激战40分钟,将勾结日、汪,一心反共,破坏抗战的国民党范部200余人生俘,这一仗为开辟启东东区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6月15日,日伪军3500余人,分九路“清剿”我苏中四分区,情况十分严重。抗大九分校奉命突破封锁线,撤离启东。从吕四港附近的三甲镇入海乘船北上。全体师生在船上度过了十多天艰苦的海上生活,淡水吃完,就用海水和着炒面粉充饥。在东台弶港附近登陆后,一直在台北、盐东的海边地区活动。无论在海上,在陆地,他们仍然坚持一面战斗,一面教学,按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

抗大九分校自它的前身苏中大队进驻南通地区,在启东只有短短的不到半年时间。但在启东的这段时间,外部环境安宁,教学秩序稳定,学习成果显著,为抗大九分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黄海之滨的红色摇篮,谱写了抗大历史的重要篇章。

抗大九分校离开启东后,辗转于新四军一师苏中的一、二、三、四分区和三师的盐阜区,六师苏南地区,二师淮南地区,四师淮北地区,在极其艰苦残酷的条件下,在激烈复杂的斗争中,一面学习,一面战斗,为革命培训了3000余名干部,这批干部大多数成为抗战时期的栋梁之才,为取得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胜利乃至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4年,已是抗战胜利的前夜,由于斗争形势的需要,抗大九分校的机构和人员转入苏中公学,从而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

新中国建立后,启东一直加强对“抗大九分校旧址”这一革命历史遗迹的保护,充分认识抗大九分校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将其确定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江苏省德育教育基地。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团结协作,积极推进抗大九分校旧址的维修保护

“抗大九分校旧址” 于2002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市目前唯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旧址由清末状元张謇于1920年出资建造,砖木结构,为四合院式,三进两院,东西两侧有厢房,后为二层小楼,房屋共74间,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50平方米。为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保护历史文物,1995年6月至8月,启东市东南中学对该旧址进行修缮,期间得到广大校友慷慨捐资。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又地处沿海,许多木结构已腐烂,后二层楼也已被定为危房。2011年,启东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根据启东市人民政府、市财政局意见,通过启东市政府招投标中心招标,确定由具有文物保护工程勘探设计资质的南通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对“抗大九分校旧址”进行编制维修规划方案,并于2011年3月报江苏省财政厅和江苏省文物局。江苏省文物局发文(苏文物保【2011】79号),同意对“抗大九分校旧址”进行修缮保护。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文物局同时下发了《关于下达2011年度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通知》(苏财教【2011】90号),并拨款40万元用于修缮“抗大九分校旧址”。

2012年6月21日,启东市人民政府2012年第38次市长办公会议纪要明确了“关于抗大九分校旧址修缮保护开发利用方案”有关问题,并拨付修缮经费800万元,用于“抗大九分校旧址”建筑本体修缮。

2012年8月30日启东市委办和政府办联合下发《关于成立“抗大九分校旧址”修缮保护开发利用工作领导组的通知》(启办发【2012】80号),成立了工作领导组并明确了工作职责,由市委及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正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市委办、政府办、宣传部、党史办、住建局、财政局、文广新局、旅游局、教育局、代建中心、东南中学、启东新四军研究会组成,负责协调统筹对“抗大九分校旧址”修缮保护利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文广新局。办公室下设规划方案组、修缮建设组、顾问咨询组、综合保障组。各相关职能部门分别担任各小组负责人。

由于文物修缮工程的特殊性,经过对旧址建筑相关信息的多地调研和维修方案的多次反复论证及修改,最终对建筑修缮方案确认。由于该旧址既有古建筑修复保护的技术复杂性、又有文物修缮保护工程的特殊性及困难性,为保证项目快速、顺利推进,确保修缮工程的合法性、施工的安全性,2013年9月11日上午市政府办公室召集市文广新局 、市招标中心、市代建中心、 市住建局审图办 、市住建局质监站、市教育局、市东南中学,明确了“抗大九分校旧址”修缮工作建设程序的相关工作要求。

2013年10月9日,通过市政府招标中心公开招标,最终由具备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相关资质的金坛市兴业古典建筑园林建设有限公司以567.8万元中标。该旧址于2013年10月20日正式开工。期间,由市政府代建中心、市招标中心、市财政局、市文广新局、市教育局、市东南中学组成的修缮工作组,深入修缮现场,主持召开了12次现场办公会,期间开展了工程中期验收,最终于2014年6月9日竣工并通过专家组验收。

三、挖掘历史史料,寻访革命前辈,精心设计抗大九分校旧址的展陈利用

一座历经沧桑的“四合院”,它承载着启东教育百年的征程,燃烧过启东抗战不灭的烽火。如今,她似涅槃的凤凰,为了追寻先辈的足迹,以不朽的身姿,为时代谱写华彩的乐章。在这古老的四合院,从垦牧高小到通师侨校,从通师到抗大九分校,从抗大九分校到东南中学,演绎了近百年中国沿海启东从垦牧平民教育到敌后抗敌教育,从部队干部教育到新中国现代教育的变迁历程。

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在做好“四合院”维修、保护的同时,对文物建筑科学合理的利用进行了前瞻性的规划。根据2012年第38次市长办公会议纪要,“抗大九分校旧址”修缮后,内设抗大九分校纪念馆(《东南烽火》) ,并拨款200万元用于展览建设。

由于该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考虑到古建筑修缮利用的特殊性,为节约经费避免二次施工破坏,本体建筑修缮采用和展馆内容设计及形式设计同步进行。 2012年11月,通过市政府采购和招标专题联席会议讨论,确定由南通博物院历史文化研究保护中心主任张炽康和南通博物苑社会教育部副主任陈曦承担启东市“抗大九分校旧址”纪念馆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展陈形式设计将以创A级景区要求设计。

我们又专门成立由市委党史办、市政协办公室、市文广新局、市东南中学及市新四军研究会组成的史料工作小组,重点开展抗大九分校纪念馆的史料收集工作,工作组奔赴北京、江苏、安徽等地收集史料寻访原抗大九分校老首长、老战士。在北京、南京新四军研究会的帮助、引导下,我们采访了部分健在的抗大九分校学员及新四军老战士,得到这些革命前辈以及他们后代的热情支持和配合,并接受了他们所捐赠的革命文物和史料。2013年11月,粟裕大将的儿子粟戎生将军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为我们的史料收集及展陈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书籍,其中粟裕大将征战图尤为珍贵。采访中一幕幕情景,无不渗透了新四军老战士和革命后代对党的无比忠贞,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感人至深。
     改革开放以来,当年新四军影响所及,多地建设了各种纪念馆、陈列馆,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热情讴歌新四军的崇高精神和辉煌战绩,为发扬革命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抗大九分校旧址修复和纪念馆兴建工作得到了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及各兄弟馆、新四军研究会的大力支持。由于抗大九分校多处于辗转流动的状态,且当年的老同志多已作古,收集资料十分困难。在抗大九分校纪念馆的筹备过程中,足迹遍布新四军活动的众多地域,寻访了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国防大学校史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溧水区江南反顽战斗纪念地、龙岗抗大八分校纪念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安徽皖南事变纪念馆、安徽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安徽新四军史料陈列馆、黄桥战役纪念馆、北京铁军纪念园,得到了各兄弟馆的大力支持;北京、南京等地的新四军研究会,更是热情帮助,悉心指导,使我们的工作得以顺利进展。特别是南京新四军研究会抗大九分校校友分会、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提供了大量翔实的史料。
20131216日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会长刘华苏一行到现场指导。2014830日粟戎生将军一行在启东市委书记徐锋、市长黄卫锋陪同下视察抗大九分校旧址修缮利用工作。2015311日,抗大九分校纪念馆开馆座谈会举行,开国大将、抗大九分校校长粟裕长子、北京新四军研究会顾问、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中将粟戎生,抗大九分校学员、抗大九分校分会副会长、宁波军分区原司令员季凌,抗大九分校学员、原南京陆军学校校务部顾问王冲等出席了活动。

抗大九分校历史陈列《东南烽火》包括四个部分:(一)抗大——铸造民族栋梁的熔炉;(二)新四军——衍生抗大九分校的源泉;(三)启东培育抗大九分校的热土;(四)抗大九分校——“一面学习,一面战斗”的学校。其中第四部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抗大九分校的成立与发展;(二)一面学习,加强培训;(三)一面战斗,抗日反顽;(四)抗大英杰。抗大英杰部分又从四部分描述:(一)粟裕大将——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二)群英荟萃——战火硝烟铸就铁军精英;(三)战地黄花——抗大培育的艺术人才;(四)血色浪漫——战斗学习中结成的革命伉俪。我们邀请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会长刘华苏同志对展览稿的框架及史料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校勘,使我们展览的史料内容能够更加丰满、准确,又请南通大学文学院徐乃为教授对展览稿的文字作最终的推敲审定。

为进一步丰富展馆内容,提升本旧址展馆特色,宣传新四军的铁军精神和抗大精神,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展示新时期启东儿女为祖国国防事业所作的贡献,我们在抗大九分校纪念馆(《东南烽火》)主题馆的基础上延伸了二个附馆《足迹追寻》和《启东军旅群英谱》。《足迹追寻》主要记述抗大九分校旧址纪念馆从修复到史料采访到展陈利用的全过程,《启东军旅群英谱》主要反应新时期启东籍军旅群英的精神风貌。经过对抗大九分校旧址纪念馆展陈稿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的五次修改和完善,最终成稿。2014年8月26日上午,在市政府招标中心完成对抗大九分校旧址纪念馆的展陈施工及监理招标,2015年3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抗大九分校旧址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2015年7月16日,纪念馆派代表出席国防大学抗大研究中心第四届研讨会。目前,抗大九分校旧址纪念馆已成为国防大学抗大研究中心重要纪念场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我市党性教育基地之一。

抗大九分校,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留给启东人民的一份宝贵财富。我们将充分发挥抗大九分校纪念馆的馆藏、展示、教育、研究功能,充分阐释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全面展示抗大九分校艰苦办学、浴血奋战的壮丽画卷,宣传抗大九分校的光荣历史、卓越功勋、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抗大精神,激励人们把革命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江苏省启东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黄一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