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大将不仅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享誉中外的军事家、战略家,还是我们“老虎团”的重要创始人。他亲手组建并直接领导我团参加革命斗争,并取得赫赫战功,是我团历代官兵心中不朽的丰碑。
我团前身是活跃在湘赣边、赣粤边、皖浙赣等地的红军游击队。1938年4月,在安徽歙县岩寺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并在粟裕指挥下参加韦岗战斗、黄桥决战等反日反顽斗争,创下了新四军江南首战日寇、首俘日军、首克据点、首夺县城的辉煌战绩,被新四军军部授予“战斗模范团”荣誉称号,赢得了江南人民赞颂的“老虎团”的美誉。解放战争时期,又在粟裕指挥下,在多次战役中建立功勋,涌现出“泰兴登城英雄连”“彭庄战斗英雄连”“渡江第一船”等6个英模单位和56名战斗英雄。1955年,我团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进驻北京,作为维护首都安全稳定的拳头力量,直接担负保卫党中央、中央军委和首都北京的神圣使命,1990年荣立集体一等功,1991年江泽民同志亲临团队视察,题词“发扬红军团队传统,建设一流特警部队”,并第一次提出部队建设“五句话”总要求。近年来,团队坚持传承“老虎团”精神,举旗铸魂,练兵备战,强基固本,全面建设稳步发展。
回顾我团建团近80年来的光辉历程,我们认为,部队之所以能够屡立奇功,英雄辈出,成为钢铁的部队,主要是源于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粟裕大将坚定的政治信仰、顽强的战斗作风、高超的指挥艺术和高贵的革命品质,在我团影响深远,已形成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当前改革强军的新的时代背景下,依然是我团全体官兵学习的生动教材,是激励官兵斗志、不断迎接挑战、砥砺前行的动力。
一、学习和传承粟裕大将信念坚定、忠贞不渝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格,努力锻造对党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卫戍警卫部队
粟裕大将信仰坚定,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战斗多么激烈,环境多么险恶,不管斗争多么复杂,道路多么曲折,他都始终对党忠心耿耿。他在湖南省立第二师范读书时就废寝忘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积极参加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不怕白色恐怖,响应党的召唤,投笔从戎,参加了叶挺领导的革命军。战争年代,他六次负伤,却从不退缩,勇敢地站在斗争最前线;在受到错误批判和不公正的对待时,不埋怨,不消沉,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一以贯之地竭力为党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粟裕大将用他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光辉典范。
我军驻守京畿要地,担负着保卫党中央,保卫中央军委,维护首都地区安全稳定的神圣使命。在听党指挥的标准上严于一般部队,要求高于一般部队。团队着眼卫戍区部队特点,始终抓牢铸魂工程不动摇,把粟裕大将对党忠贞不愈、信念坚定的革命精神与所担负的任务结合起来,强化官兵军魂意识。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提纯忠诚程度;二是建强党委班子,增强凝聚力;三是培育“四有”军人,砥砺精气神。
二、学习和传承粟裕大将英勇善战、敢于担当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格,努力锻造能打胜仗的拳头部队
粟裕大将身经百战,战功显赫。南昌起义后,他跟随朱德、陈毅艰难转战上井冈山;在毛泽东领导下反“围剿”;率领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近万里,在失去与党中央的联系下与刘英同志等独立领导了浙南的三年游击战争,在敌人的腹地创建根据地;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打破了敌人几十个团的疯狂“围剿”。抗日战争中,他组织指挥了韦岗战斗、黄桥决战、车桥战役、天目山三次反顽战役、高邮战役等,毙伤俘日伪军10万余人,开创了华中敌后抗战新局面。解放战争中,他指挥的一系列战役,令蒋介石集团闻风丧胆。
作为粟裕大将亲手组建和领导的部队,我团跟随他打了多个恶仗、胜仗,成就了“老虎团”的威名。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发扬粟裕大将英勇善战、敢于担当的精神,履行好新的使命担当,一直是我团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一是紧贴使命抓战备;二是聚焦中心抓训练;三是瞄准实战打基础。
三、学习和传承粟裕大将胸怀坦荡,淡泊名利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格,努力锻造作风优良的窗口部队
粟裕大将战功高而不忘本、贡献大而不自大,权位重而不谋私。他始终以沧海一粟自谦,以勤勤恳恳打仗、踏踏实实做人自勉。战争年代,他与干部战士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热忱地关心和保护同志;解放后,他最心爱的还是手枪、地图、指北针和望远镜,最关心的还是军队建设和国防安全。他的一生正如他诗中所写“生死浮沉寻常事,乐将宏愿付青山”。
作为粟裕大将一手组建带领的部队,感悟、学习、弘扬他的精神,是我们任务所需、职责所系。我团驻守首都重要敏感地带,处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官兵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备受外界关注。保持革命本色,树立良好形象,对抓好作风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思想先行,抓好教育;二是正规秩序,依法管理;三是疏导结合,守好阵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途上,团队将以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学习和传承粟裕大将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格,锻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队伍,续写“老虎团”建设发展的新篇章。
宋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