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泰山,五岳之首。在泰山万仙楼北侧,伫立着一座纪念碑,这是由新四军第一纵队第三旅和泰安县政府于1946年秋共同建成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纪念在抗战中以及在1946年夏季第一次解放泰安时牺牲的新四军将士而建。纪念碑设计庄严肃穆,周围古柏掩映石栏环绕。方锥体碑首南面贴金题额“革命烈士纪念碑”,北面刻着时任新四军第一纵队副政治委员谭启龙的题词;碑体南面刻着时任新四军第一纵队第三旅政委何克希撰写的碑文《烈士纪念碑志》,其余三面刻着708名烈士的英名和籍贯,其中许多烈士的籍贯是江苏、浙江等地,他们的英名永远地留在了远离家乡的地方(图1 )。如今,在温暖的阳光下,泰山天街上游人如织,而革命烈士纪念碑则像一位坚守岗哨的钢铁卫士,永远护卫着共和国和平的天空。
图1 .革命烈士纪念碑 ( 林建荣 摄于2017年4月 )
《烈士纪念碑志》主要记录了新四军第一纵队第三旅(原浙东抗日纵队)将士们在抗战期间转战南北的壮烈事迹:
“新四军一纵三旅,原系浙东抗日纵队。过去驰骋淞沪,转战四明、会稽,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伟大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受降开始,我淞沪浙东健儿,为贯彻我党和平民主建国方针,继念相忍,为国至意,毅然撤至山东。其间,经过钱塘、黄浦、长江诸大河,沪杭甬、陇海等铁路,公路则难数计。迭突重围,历尽艰险。澉浦之战,粉碎了反动派袭澉阴谋;沪郊屯兵,摇撼了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恶梦。泰安攻城,三日得手,民间传为奇谈,前未曾有。此役,由于我党教育全军,对人民应尽其全忠全孝,以全心全意服务人民,而烈士忠魂正宜不朽。在民族抗日战争与反内战自卫战争中,我全体指战工作人员伤亡以千百计,用特将烈士英名勒诸于石,所以志不忍忘,以策来兹。国家多难,好战分子竟掀起惨痛内战,美国新式械具,正用于屠杀自卫人民,伟大的人民解放事业,尚有待于我辈之最大努力。泰山,往昔用示统治地位永存,而今而后则更象征人民不朽,为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牺牲的烈士们精神不死!何克希氏题,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七月一日建立。”
在完成北撤行动之后,新四军第一纵第三旅于1946年1月在泰安城南完成了对日军“至锐”旅团的包围和缴械任务,1946年6月参加了首次解放泰安城并且消灭残留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内部伪军的战斗。根据20军军史记载,参加部队包括第一纵第一旅和第一纵第三旅,由于第三旅七团在济南方向打援,第一旅的一团临时配调到三旅参加战斗①。1946年6月7日23时,新四军第一纵队攻克泰安战斗打响了。8日16时,负责主攻的第三旅肃清西关全部之敌,直逼城下。同时第一旅完成肃清东关、南关之敌。敌被迫撤入城内,负隅顽抗。10日18时,总攻开始了。十几门火炮,准确地摧毁着敌人的炮楼工事,轻重机枪一齐开火,各路担任突击任务的指战员迅猛冲到城墙脚下,冒着敌人的枪弹架梯攻城。八团二营战士杨丹全、龚阿文、马刚义率先将红旗插上泰安西门城头。随后八团、九团和第一旅一团、二团、三团都先后突入城内。22-23时,入城的各部将残敌包围消灭。新四军第一纵队解放泰安之战,我军经三日四夜激战,全歼伪军4000余人,其中,毙伤1000余人,俘敌3000余人。战斗中,第一纵队第一旅参谋长邱玉权在南关壮烈牺牲。1946年7月,新四军(名称来源对比北伐战争期间的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四军)第一纵队第三旅与泰安人民一起,于泰山万仙楼北侧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并且举行了隆重的祭祀活动,以供世人永远纪念(图2- 3 )。
图2-3.1946年革命烈士纪念碑全景与纪念碑落成祭祀活动老照片(新四军研究会会员黄明明提供 )
新四军和泰安人民建立的纪念碑引起了敌人的仇恨,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重点进攻山东时此碑被毁。解放后,泰安县人民政府于1953年重建纪念碑。
1995年9月,当年参加过第一次解放泰安战斗的新四军浙东纵队老战士唐炎、盛林、姚慕征(本文作者汪效梅的母亲)、陈卫生、朱克文、陈英等,在近半个世纪后来到泰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凭吊牺牲在这里的战友(图4-5)。但是,他们意外地发现纪念碑年久失修,碑体有些破损,纪念碑上的碑文和烈士姓名也有些模糊不清。老战士们心情很沉重,感到这样很对不起那些牺牲的英烈们。
图4-5. 新四军老战士49年后重访“革命烈士纪念碑”(摄于1995年9月17日,姚慕征提供)
回到北京后,唐炎执笔给当时已建地级市的泰安市市委写了一封信,建议政府出面修缮纪念碑,隔年收到泰安市委的答复:“感谢建议,纪念碑已经修复。”烈士纪念碑于1997年春修复完毕,并立石作一题记。
2011年11月,已是90岁高龄、时任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兼浙东分会会长的唐炎同志,与夫人盛林专程去到泰山。这时的烈士纪念碑已经修复一新,周边进行了绿化建设。看到这些,专程来给烈士祭扫的唐炎、盛林夫妇心情十分欣慰。他们特意拍了照片(图6),回京后给那些不能再去祭奠烈士的浙东纵队老战士观看,并专门将事情经过告知一位浙东纵队子弟,请他在新浪博客中做了介绍。②
图6 新四军老战士65年后再次重访“革命烈士纪念碑”(唐建摄于2011年11月)
2017年是新四军组建80周年,各地新四军研究会相继组织了参观革命纪念地的活动。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浙东分会的会员们来到泰安,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不少会员都是浙东纵队老战士的后代,大家满怀崇敬的心情,绕碑仔细拜读壮烈牺牲的708位烈士名单和何克希政委撰写的碑文,看到这么多父母战友的英名,大家双眼含泪肃穆而立。队伍中有一位特殊的会员——浙东纵队司令员何克希的女儿何竞生,她泪痕满面默默地坐在碑前百感交集(图7),想起父亲曾说过的话:“我带出来的人,带不回去了,可是我不能忘记他们,要在碑文上刻下这些烈士的名字!我要永远记住他们!”下山的路上,何竞生说:“这些牺牲的战士有的只有二十几岁,还没成家,也就没有后代,我们应该来看他们呐。”③
图7. 何克希政委的女儿何竞生重访纪念碑 (摄于2017年5月,浙江新四军研究会浙东分会提供)
2017年4月29日,本文作者林建荣(浙东分会新会员,其父1941年在胶东参加抗战、1947年参加华野一纵)专程前往泰山,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并祭奠先烈,从清晨到黄昏在纪念碑下陪伴了英雄整整一天,并义务为路过的游人讲述当年英雄的战斗故事,告诉许多年轻人一个最基本的理念:今天国家完整、独立与和平的代价,是来自无数革命英雄的浴血奋战和流血牺牲。
1945年8月,中国人民经过了14年的浴血抗战,终于与世界人民一起取得了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伟大胜利;上溯到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中国人民历经百年战火终于看见了和平的曙光。为了维护这个来之不易的和平,中国共产党人与国民党人又一次站到了“道义与利益”的分水岭上。尽管都是参加抗战的胜利者,然而为了人民的幸福、国家的未来,中国共产党人与之所领导的新四军选择了放弃已经建立起来的江南根据地,1945年11月登报发布了《江南新四军北移 告别民众书》,向全国人民宣传了共产党与人民军队的政治主张。上一次同样重要的政治纲领文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1934年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1931年开始,共产党人就独立领导组织东北义勇军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日斗争,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从1934年7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主力完成了英雄史诗般的北上抗日战略转移,也就是史称的“长征”。1934年7月,江南新四军前身部队之一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作为先遣队,首先开始了北上抗日,新四军著名将领粟裕当时就是这支英雄的领导人之一。根据粟裕将军的回忆,第七军团在出发时准备了大量的宣传单,由成百的民工挑着一路散发,其中就包括《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④。
据泰安政府网资料介绍,人民军队曾经5次解放泰安,在泰安这片英雄的大地上,有1.5万余名革命先烈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许多烈士来自遥远的异域他乡。为了纪念先烈,自1953年起,人民政府在泰安城市的金山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园,主要建筑物有:牌坊、悼念广场、纪念碑、尾碑、烈士墓群、烈士骨灰堂、革命史展览馆教育基地等。相比之下,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为抗战革命烈士建立的纪念碑更显珍贵。
人民军队九十年的历程告诉我们,一个军队的伟大不是他自己有多强大,而是看他为谁而战斗、为什么而战斗。毛主席曾经告诫我们,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现代组织学研究表明,一个组织(包括政党、军队、企业等)的文化包括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组织制度、行为准则、典型故事等许多内容。而人民军队坚持强调的读书学习、文艺演出都是让每位指战员了解人民军队核心文化的方法。通过观察总结人民军队的发展历史,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毛主席建立的人民军队完整内在优秀文化体系:
使命: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及一切反动派
愿景:建立与保卫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唯一宗旨(核心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组织原则(制度):党指挥枪
战争思想:16字诀;持久战;人民战争等
行为准则(规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
团队作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典型故事:游击战、长征、敌后抗战、狼牙山五壮士、八女投江、刘老庄连、沙家浜连、白求恩、张思德、愚公移山、抗美援朝、雷锋等
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毛泽东主席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文章《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军队的文化内涵确立了宗旨与核心价值观。:“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毛泽东主席的一生先后为三位战士送别,他们分别是:八路军战士张思德(1944年)、政工元帅罗荣桓(1963年)、新四军老战士陈毅元帅(1972年)。《左传-成公十三年》有文:“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应该说按中国的传统文化,受人祭祀者被视为真神。因此,祭祀为国家牺牲的英雄从来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国家头等大事。
泰山自古就是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目前所知能够在泰山上建立纪念碑的仅有两处,一处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所立“总理奉安纪念碑”,另一处就是新四军第一纵第三旅“革命烈士纪念碑”。何克希撰写的碑文中提到:“对人民应尽其全忠全孝,以全心全意服务人民,……泰山,往昔用示统治地位永存,而今而后,则更象征人民不朽。为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牺牲的烈士们精神不死!”。这座纪念碑形象地展现了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同时也反映了民众对为人民利益英勇牺牲英雄的爱戴和景仰;就这个意义来说,1946年在泰山建立的新四军第一纵第三旅“革命烈士纪念碑”不仅仅属于在纪念碑上留下英名的烈士,而且已经成为纪念所有为人民利益而英勇牺牲的新四军烈士的共同象征。1987年,联合国批准泰山成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因此,为表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长期与日本法西斯浴血奋战的新四军(中国军队的优秀代表之一)而建立的纪念碑,也就有了维护世界和平、维持二战后确定的新国际关系的重要意义。
2017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在纪念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朱日和阅兵场上,全体将士“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声响彻云天。九十年来,在推翻压迫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带领全体人民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人民军队建立了不朽功勋,也付出了无数英雄的牺牲,这就是人民军队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唯一宗旨的具体表现,而新四军解放泰安革命烈士纪念碑,正是宣传与传承人民军队优秀文化的历史见证!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世界和平的征途上,人民军队依然要面对艰难的历程和曲折的斗争。每一个新时代的军人、共和国的公民,都负有宣传与传承人民军队优秀核心文化的历史使命;虽任重道远,然而我辈责无旁贷。
林建荣 汪效梅
2017-8-30
①曹学德·陶方桂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十集团军军史.济南:黄河出版社,1996:P163-166
②翔子. 唐炎叔叔发来的重访信---65年后泰安寻找纪念碑_翔子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627fa70100xusd.html 2012年2月14日
③张鹃. 031《解放战争山东战场纪念行——莱芜战役,南征北战 浙东纵队,精神永存》 - 美篇
https://www.meipian.cn/jw1g8wo?from=singlemessage 2017年5月18日
④粟裕. 回顾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京:《解放军报》 1981年7月26日
【特别感谢新四军老战士及后代对本文提供的支持与帮助】
上一篇: 浅谈新四军与廉政建设
下一篇: “皖南事变”期间泾县人民救护新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