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我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

  • 时间:   2023-05-24      
  • 作者:   顾 均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     
  • 浏览人数:  360

我原名顾凤笙,1938年8月参加抗日救亡革命工作时改为顾均。1921年春我出生在扬州城内一个破产已久的封建地主家庭,家里没有田地房产,仅靠父亲卖点家具以及母亲做些针线活等零星劳动维持家用来生活。我很小就开始帮家里做事,空闲时父亲才教我识字,读《百家姓》和《千字文》,没有进过一天学堂。10岁时开始去袜厂做工,取得少量工资贴补家用,直到我13岁。

祖母有浓厚的封建思想,为人刻薄,对子孙毫无感情与温暖。父亲忠厚,懦弱无能,近乎书呆子,从未参加过劳动,也没在社会上做过一天事,不能担负养育子女的责任。母亲则慈祥勤俭,虔诚信佛。祖母成天吵嘴,骂母亲命苦,常以寻死上吊恐吓家里人。亲友们很势利,根本看不起我们一家。母亲一生受苦受气,没有地方吐露,经常向我们姐妹俩诉说,她常这样对我们说,“你们将来长大,不要依靠丈夫,要能独立谋生。”这些话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坎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我认为妇女要能自由不受压迫,就要独立自强。

年幼时,由于家中生活日渐窘迫,山穷水尽,经常断炊。我13岁时,由堂姑母介绍,离家去镇江黄墟镇蚕桑种植场做工。桑蚕养殖一年只有春秋两季(冬夏天仍须回家),生活很苦,平均每晚只有二三个小时的睡眠。为了谋得个人出路,我和成年人一样干活,同事们都夸我特别能吃苦。这样工作了三年多,因为受到学历的限制(其他同事都是高小毕业以上),虽然期满也不让我单独工作。因为无路可寻,对我刺激很深。在我16岁的那年夏天,我便考入扬州城内民众教育馆识字班,每天学习两小时。这时我认识了教员焦亚男。她和我们很亲近,大家都很尊敬她,羡慕她能独立生活供养父母亲。认为她就是我的榜样,给我独立谋生增强了勇气与信念。她鼓励我们好好读书,同情我家庭的困难,并介绍我到城北小学半工半读,替学校订书本,免学费和书本费,并为我代缴了第一期的学费。就在这年的秋天,我正式踏进了学校的大门,读了一年二个月的书。这时,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南京陷落,家乡亦遭沦陷,从此被迫停了学。

在此期间受到老师焦亚男影响很深,我认识到只要有学问,妇女也能有前途有出路,因此一心埋头读书。另一方面因为16岁才进学校,年龄大,个子又高,还和小学生一道读书,让我感觉羞惭,越发羡慕别人,也恨父亲无能,致使家庭贫困。失学后,我更加感到前路渺茫。

1937年冬,日寇在扬州烧杀抢掠,奸淫妇女,到处找花姑娘,我们也因经济困难,无处逃难藏身,不得已女扮男装逃往乡间。在抗日爱国热潮的影响下,同时又为寻找个人出路,于1938 年8月2日,我由原城北小学教员藏文俊老师介绍参加了地方抗日武装陈文部队,在政训处做宣传工作。该部队是抗战初期苏北扬州一带敌后散兵,加上一批逃亡学生所组成的游击队,抗战后取得当时国民党第三路军第二团的番号。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形势下,陈文部队中有共产党的支部,党的活动也是比较公开的。我们可以公开阅读进步书籍如《论持久战》《西行漫记》等,使我初步接受到了新的思想,开始懂得妇女解放的道理,只有社会解放了,妇女才会获得真正彻底的解放,对共产党有了初步印象与认识。

陈文部队在高邮湖西一带活动,当时国民党的部队皆想吞并该部。于是在1939年7月,他们以陈文部队被赤化为名进行“围剿”,我和政训处干部班100 余人均被俘,关在高邮湖西汴塘镇一所学校里。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曾以钱财、地位争取我们为他们工作,或送八十九军学习,但我未被敌所诱,表现十分坚决,终于伺机随着共产党员一起逃出敌窝,来到泰州乡下新四军所在地区。

我在抗日爱国热潮的影响下,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在党的教育与影响下,接受了新的理论知识,奠定了我走向革命阵营的初步思想基础,坚定了跟着共产党走的信念。到达新四军地区后,于1939年8月13日,即由陈淦 ( 宣教委员 ) 和杨崇真( 党小组长 ) 二同志介绍入党,候补期 3个月。入党后组织决定我去苏北特委党训班学习,结业后于1939年10月29日分配至新四军挺进纵队第三团政工队工作,正式入伍。该部队后改编为苏皖支队,进入苏皖地区,参加半塔反“摩擦”战斗。为了开辟抗日根据地,1940年2月,部队抽调大批同志暂去地方工作,我亦调至仪征中心县任妇女部部长,做了3个月的民运工作。同年6月调回原部队,随部队东进至南通如皋一带,10月调至三纵(此时苏皖支队已改编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直属队任文化教员,兼任机关党支部副书记。

1941年1月,我被调至新四军一师三旅卫生处医院任指导员。此时,苏中对敌斗争形势十分紧张,经历多次反“扫荡”、反“清乡”的斗争。为了有效地歼灭敌人,在一个战斗结束后,主力部队往往立即转移,而这正是医院里刚接收了大批伤病员的时候,敌人在此时报复几乎已成为规律。为掩护、照顾好伤员,大家就化妆穿便衣,分散埋伏,就地与群众一起坚持反“清乡”、反“扫荡”斗争。在这紧张复杂的环境里,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决心与伤病员共存亡。我号召每一个新四军战士发扬高度的阶级友爱精神,加强服务观念,在任何危急的情况下,不丢掉一个伤病员。在敌我相距一里地,敌人不断搜索的情况下,为了迅速将伤病员分散隐蔽,我亲自带头担架抬、人工背,将伤病员们快速分散隐蔽。在长期分散战斗的环境里,锻炼了我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摸索积累了大量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做好党支部工作,同时发挥伤病员中党员的带头作用,由伤病员自己来管理自己。同时积极多方设法改善伙食,也开展一些文化体育活动,调剂和活跃伤病员的情绪,使其早日恢复健康,重上前线。我能悉心体会伤病员的痛苦,待人诚恳直爽,工作大胆肯干,在群众中有一些威信,对上级的指示和命令执行坚决。1941年敌人在四分区“清乡”期间,我们医院已安全转移至如东一带。上级命令我们重返海门启东“清乡”区,处理一批打埋伏的重伤员。这时环境紧张,要通过敌人重重封锁线才能到达,但我认为接受这样艰巨的任务是光荣的,因而坚决和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一师三旅医院经常处于独立分散的活动环境中,远离部队领导。坚定的革命信仰使我无所畏惧,敢打善干,能独立处理一些非常情况。1942年在如皋打埋伏,抓来一个作恶多端的汉奸,是我亲自审问,在取得地方政府同意后,亲手枪毙了这个汉奸。

1945年1月,我被调到苏中四地委整风队学习,任支委兼党小组长。这次整风学习,是有生以来对自己教育最大的一次,把我从思想上、政治上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使我较全面深刻地认识了阶级本质与自己的主要思想毛病,对自己个人英雄主义和患得患失的地位观念,从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批判,认识其对革命的危害以及对个人进步的阻碍。

整风结业后,我被分配到苏中四分区卫生部任政治教导员3个月。日寇投降后,分区部队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我任纵队卫生部教导员。


   一师分会 顾 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