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在香港拜会查济明先生时,听这位号称世界纺织大王的香港知名实业家说:朱竹雯对中国和世界的桑蚕事业是有巨大贡献的,可惜你们江苏没有好好写一写。好几个朋友也说:你应该把朱竹雯好好写一写。朱竹雯是一本大书,需要大手笔去大书大写,那不是我能承担的。我自知水平和阅历有限,只能就自己知道的点滴写几段。
出生入死为革命
我和朱竹雯是几十年的老战友,1940年我刚到解放区,就听说苏中根据地有三位女杰:吴瀚、钟英和张云(后改名朱竹雯),她们就是我们这些小女兵心中的楷模。1943年我调到苏中金库任出纳,得知张云也在这里工作,我真是喜出望外,可以天天向这位老大姐学习了。朝夕相处下来,我才知道其实她只比我大一岁,是丹阳人。小学毕业后,母亲送她去吕凤子的正则女子学校,她喜欢蚕宝宝、更爱大自然,就选择了蚕桑,她说她要一生与蓝天、白云、绿桑相伴随。然而,鬼子打了进来,她别无选择,投笔从戎。1938年5月,15岁的张云参加了江南抗日游击队,后编入新四军。参军后她对蚕桑还不能忘怀,东进到苏中,进驻在吴桥时,她发现当地有养蚕的传统,但缺乏先进的技术,于是主动出面,做技术指导,帮助村民养蚕,发展根据地的蚕桑事业。
后来张云调到苏中金库,成为一名财务人员,我就是那个时候认识张云的。我们那时都是十七八岁的女孩子,我们用肩膀充当根据地和部队的保险柜。每人身上都背着个20多斤重的钱袋子,把钞票、金条、金砖包好,用麻绳捆结实,就背在背上。金条、金砖那个重啊,勒得肩膀生疼,疼狠了,也不能放下。用那时候的话说,是战士,就是人在枪在;财务人员,就是人在钱在。晚上宿营,用钞票、金条、金砖做墩,架上老百姓家借来的门板,人就睡在上面,与钱共眠。在兴化水网区时,那边桥多,河又宽,独木桥,桥很窄,走一步就晃几晃,每天行军,姑娘们头都大了。特别是下雨天,路滑桥更滑,我们就用草绳把鞋子捆好,就顺着路的高啊低啊的,一步一步挪过去,时刻是心惊肉跳呀,但没有人叫苦,我们都知道这是打日本鬼子的钱,一分都不能丢。
在苏中,伪军从1941年初的3000人,剧增到年底的33000人,而日军据点也从12处增加到了54处。随军的财务人员经常和敌人遭遇,时常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亲眼看见很多同事的牺牲。那时每半年召开一次的财经会议,就犹如一场盛会,因为每个人都不知道下次是否还能重逢。
革命需要就是自己的岗位,此后张云先后还干过多项其他工作,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印象最深的是1946年夏,七战七捷第三战期间,她身怀六甲,正在待产,遭遇叛乱,她和母亲、三个孩子都被劫持,她已做好牺牲的准备,是粟裕将军亲自下令将她救了出来。
蚕姑娘开创蚕桑新天地
终于胜利了,进城了,那年她27岁。进城的头一天,夫妻俩通宵未眠,除了胜利的喜悦,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展望。丈夫管文蔚说:你不是学蚕桑的吗?就去干你的专业吧!她二话不说,就去做了蚕花姑娘。把五个孩子统统送进寄宿学校和全托幼儿园,自己改名换姓,从张云变成了朱竹雯,打起背包,到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和无锡城还隔着一道山的蚕桑试验场。她打地铺,或和实习生睡在一起,或与技术员住在一个房间,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不懂就问,很快就成了行家里手,当之无愧地担任了无锡蚕桑试验场场长。在蚕桑丝绸岗位上,她这一干就是50多年,长年孜孜以求,业绩丰硕。从蚕姑娘到蚕奶奶,春蚕不死丝不尽。长期在蚕桑生产、科技和领导岗位上工作,她成为一位富有管理领导经验和较高科技水平的蚕桑工作者。
1953年江苏建省后,我们都到了南京。大家都很忙,见面的机会不多,偶尔碰上,朱竹雯总是口不离蚕桑。她告诉我,他们如何组织场圃育苗试点,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创造了多种先进的桑树育苗技术,使江苏桑苗繁育技术迅速普及,多年保持了江苏蚕桑生产全国第一的规模,不仅满足了本省蚕桑发展的需要,还成为全国的桑苗供应基地,称为江苏蚕桑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在桑树栽培方面,她改革了蚕农传统的三年培桑收益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富有江苏特色的“桑园密植速成技术”,并广泛推广应用,实现了当年栽桑、当年收益,为江苏蚕桑的快速发展解决了技术瓶颈的制约。同时,为加快苏北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保持江苏蚕桑生产的持续发展。在朱竹雯领导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致力于苏北蚕区的发展,制定规划,试点示范。经过多年的努力,蚕桑在苏北平原取得了大发展,南通、盐城已成为全国著名的蚕桑生产基地,苏北蚕区的蚕茧生产总量已占到全省的90%,也使得江苏多年保持了蚕桑生产全国第一的规模。朱竹雯十分重视蚕桑科技队伍的建设,十分关心科技人员的成长,帮助解决生活上、工作中的问题,是科技干部的贴心人。
20世纪60年代时,又有很久不见朱竹雯,听说她受国家农业部派遣去了阿富汗,担任援助蚕种场建设项目工艺专家组长。后来听她说,阿富汗是穆斯林国家,女人是不能抛头露面的,一开始她还不是很受欢迎。朱竹雯身体力行,传授我国历史悠久的桑蚕技术,培育优良蚕种。兴建蚕种场时,基建总负责人因事回国了,她又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份她完全外行的重任。她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甚至做起钢筋工,攀上脚手架绑钢筋。在那个不知劳动保护为何物的国家,她亲手为工人缝制劳保手套,把劳动保护的概念第一次引进到那里,得到当地工人农民和该国政府的高度评价。阿富汗农业部的一位司长说,中国人民是勤劳、聪明、勇敢的,从朱竹雯女士身上,也看得出,她一个妇女的工作,抵上我们这儿三个男人。
蚕奶奶蚕桑战线立新功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朱竹雯走上领导岗位,任江苏省农林厅副厅长。她扎到地头林间,直到把每一个农副产品摸熟搞通,不然,怎么有发言权?不过朱竹雯最钟情的还是蚕桑丝绸,60多年里,身为副省长的夫人,她没有一天养尊处优,60多个寒暑她长年深入蚕桑生产、科研第一线,每年有六至八个月奔走在桑田蚕房。花甲之年,朱竹雯依然春蚕不死丝不尽。
退休后我们大多数人都闲了下来,唯独朱竹雯还在天南海北地奔忙,不太能见到她的身影。1983年朱竹雯参加国家黄淮海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项目的黄淮海平原发展蚕桑子课题,任课题组长,并获得国家科技推广一等奖;1989年主持国家星火计划“优质桑蚕茧丝绸综合开发和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星火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她不顾84岁高龄,仍为蚕桑业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2002年以后,她还承担了“优质雄蚕丝的开发”项目技术顾问,不辞辛苦地奔波于种场、丝厂、田间、农户,足迹远达新疆、青海、广西。为研制高品位织物,创新品牌,增加农民收入,继续默默地无私奉献。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2008年“五一”前后,我们都参加了北京新四军研究会赴茅山访问团,沿着当年新四军东进的足迹,在江南走了几天,得以和朱竹雯朝夕相处。她已87岁高龄,但身体硬朗、精力充沛,不减当年,令大家十分钦佩。
4月29日下午大队人马去南山竹海,我们年事已高就没去,中午睡得特别香。午睡后,朱竹雯一直在沉思,我也不敢打扰她。过了好一会儿,她忽然问我:你知道我一直在想什么吗?我胡乱猜了几样,她都摇头。最后她说:世界粮荒,你知道吗?她告我说,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最近泰国、越南、印度等大米出口国都大幅削减大米出口量,令全球大米供给减少了1/3,大米价格涨幅超过了30%,国际米价涨幅创20年来的最高点。全球粮食供应是否将出现紧缺危机,成为国际市场关注的焦点。
朱竹雯对我说:一听到世界粮荒,我就想起周总理的嘱托。当年我到阿富汗援建蚕种场,任专家组组长。临出国前,周恩来总理交给我一个任务,就是搞清楚阿富汗如何用桑葚解决粮荒的。周总理说,他访问阿富汗,和查希尔国王谈到粮食问题时,很好奇阿富汗是位于亚洲中西部的内陆国家,境内多山,高原和山地占全国面积的4/5,只有北部和西南部为平原,西南部还有沙漠,平均海拔1000米,大陆性的气候使全国干燥少雨,并不适合农作物生长,而1600万人口是如何解决粮食问题的呢?查希尔国王告诉周总理:阿富汗自己生产的粮食可以吃8个月,每年还进口1个月的粮食,还有3个月就是春荒季节,正好桑葚成熟,吃桑葚就能解决。查希尔国王还给周总理讲了个故事,说阿富汗独立战争决胜期间,英军五六万人把阿富汗军队包围在一座山上,山上没有人家,围困一个多星期了,也不见山上有炊烟,英军以为被困的军队肯定都饿死了,就冲了上去。谁知阿富汗军队士气高涨,如下山的猛虎,全歼了英军。原来这山上有大片桑园,正逢桑葚成熟,有如仙果,战士们饿了、渴了就采桑葚吃,桑葚不仅垫饥、解渴,还滋养人。查希尔国王从此下令,什么树都可以砍,惟独桑树砍不得,不仅不能砍,还要给它封王。这给周总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周总理对朱竹雯说:你去建蚕种场,顺便了解清楚桑葚为什么可以解决3个月的粮食?我们有8亿人口,如果能解决1个月的粮食,也是解决了大问题啊!你要走到哪了解到哪,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解桑葚为什么可以代替粮食。
朱竹雯在阿富汗,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援建任务,还不忘总理的嘱托,走到哪就注意到哪、留心到哪。她发现在他们驻地附近30公里长的一条公路,两边都种满了桑树,一到春季就结满了桑果。当地老百姓把树下的杂草清除干净,桑葚成熟后落到地上,风一吹,气候又干燥,3天就成了干果,老百姓就把它扫起来入屯。朱竹雯又去老百姓家考察,看到他们家家都有一个个的屯子,就像中国老百姓家的粮屯,屯满了风干了的桑葚,抓一把吃吃,甘甜如饴。老百姓说吃干桑果连火都不用生,就点凉水就是一顿饭了,如果加上点核桃,就更美不可言了。朱竹雯当时就把这些资料汇报回国了,但很快就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汇报的材料全都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朱竹雯说,我们已经自己培养出多个桑葚优良品种,也攻克了深加工和干燥的技术难关。她说桑葚含有18种氨基酸、12种维生素,富含胡萝卜素、葡萄糖、果糖、苹果酸、叶酸、钙和铁,营养高于苹果和葡萄,可以做水果、干果,还能做饮料。远在2000年前,桑葚就是黄帝的御用补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
牵挂着桑树浑身是宝
2007年我们一起到了北京,参加粟裕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在紧张的活动之余,朱竹雯还忙里抽闲,和当地有关人员联系,关心询问京郊桑蚕业的发展。听说大兴县有个御桑园,兴致大发,就让她孙女陪着一起去实地考察。看到了那棵“桑树王”,听到了关于它的传说。回来她就给我们讲了封桑树为王的故事,说不仅外国有,中国早在2000年前就有了。
朱竹雯说: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刘秀在南阳起兵讨伐,立志恢复汉室。但在幽州大败,只身逃出,身负重伤,逃进一片树林,藏在一座废砖窑里晕了过去,7天后醒来,又饥又饿,靠一棵大桑树的果实支撑了30多天。养好了伤,恢复了健康。刘秀立誓:“一旦恢复汉室,孤定封此树为王。”现在她去看的就是这棵桑树王。
朱竹雯踏遍万水千山,从广西到青海都留下了足迹。2010年4月玉树地震,她告诉我,她也去那里推广过蚕桑,效果很好,地震不知对那些桑园有无影响,她很牵挂。
当之无愧,一生无憾
2007年2月10日,为祝贺朱竹雯荣获蚕桑丝绸界的“终生成就奖”,我把她的几个老朋友、小朋友都找了来,大家欢聚一堂,一起举杯为朱竹雯祝酒,衷心为她感到高兴,也衷心祝她健康长寿。在中国,获此殊荣的只有两人,另一个就是费孝通的姐姐、蚕桑丝绸专家费达生。这份荣誉对朱竹雯来说肯定是当之无愧的。她和费达生一样为中国的蚕桑丝绸奉献了一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不同的仅是:终年103岁的费达生终生未离开过蚕桑丝绸,而朱竹雯为了打日本、迎解放,当过11年的战士。
2012年10月,朱竹雯离开了我们。我托孩子们去吊唁,送上了两幅挽联,一幅是:
三万里齐颂蚕奶奶 世间留大爱
七十载轻唤云姐姐 心底共青春
另一幅是:
勇赴民族危亡 军中默默丹阳女杰
义为天下温暖 丝界赫赫跨国专家
还加了横批:一生无憾。
我永远怀念她——云姐姐——朱竹雯。
一师分会 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