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在黄桥战役胜利80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

  • 时间:   2023-01-27      
  • 作者:   粟戎生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     
  • 浏览人数:  314

我作为新四军的后代,能应邀来参加黄桥战役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感到很荣幸。我多次来参加黄桥战役的纪念活动了,多次参观纪念馆,缅怀先辈,学习先辈,对黄桥战役的认识和理解也逐步加深和提高。前几次的发言谈的是黄桥战役的指挥和作战行动,今天我再谈谈对黄桥战役重要性的认识。

论规模黄桥战役并不算大,但从重要性来讲,我认为这是苏中新四军的立足之战、立命之战、立威之战、走向胜利之战!

立足之战:1940年,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按照抗日战场的形势发展和周恩来提出的“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要求,陈毅、粟裕率江南指挥部所属部队的主力挺进苏北,执行“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当时,苏北是日军、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地盘,我军部队刚过江,需要一个能站稳脚跟的立足点。在郭村一战,只能算是有了一个落脚点,但郭村在扬州、泰兴这些敌伪顽大据点之间,地理位置不利于向四周发展,黄桥一战则为今后的发展,打出了一个有发展余地的大地盘,解决了能站稳脚跟的问题。所以,此战是新四军开辟苏北的立足之战;

立命之战:解决了立足只是第一步,新四军部队要能生存下去,要能发展起来,必须要建立一个比较大的根据地,能建立自己的政权,建设自己的经济体系,部队才能发展,人民才能团结抗战。黄桥战役的胜利,使得我苏中抗日根据地,有了一个可以稍微放开手脚的活动地幅。根据地扩大到以黄桥为中心的六七个县,建立了我们自己的政权。地域范围东西、南北都有一百多公里,而且是苏北比较富庶的地区。东边是大海,有广阔的滩涂。南边紧靠长江,可以和留在江南的新四军遥相呼应,威胁日军的后方重镇南京、上海。这就为苏北新四军的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环境基础和物资基础。所以,此战是新四军开辟苏北抗战大好局面的立命之战。

立威之战:黄桥地区是我军要开辟的新区,战前是日军、伪军、国民党顽固派的地盘,战役开始前敌军有3万、我军仅7000。我战役指挥员战前高超的战役筹划,在战役、战场上,怎样以少胜多、在哪里防守、向哪里进攻、各个战役阶段如何衔接、我军的几支部队如何使用等等,都有精确的分析和谋划。战中灵活机动的作战指挥,防守黄桥的部队如何布兵,进攻的部队何时出击,都有精确的计算和及时的现场指挥。我军充分发扬连续作战、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首先,歼灭韩德勤的主力之一独立第六旅;又击退了敌三十三师对黄桥的进攻、并乘势反击,歼灭了三十三师;紧接着再歼韩德勤的又一主力,第八十九军;最后追歼逃敌夺占海安。共歼敌1万1千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军民团结抗日的国威。所以,此战是新四军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的立威之战。

走向胜利之战:黄桥战役的胜利打下了新四军持久抗战的基础。不久,新四军八路军在苏北会师,把苏北逐步发展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中心重点地区,直接威胁日伪的心腹之地南京和上海,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抗战胜利后,我军从苏中到华中再到华东的发展成长壮大,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打下了最初的基础。所以,此战是江北新四军走向胜利之战!

最后,需要再强调一点:怎样看待抗日与反顽,是当前需要搞清的是非问题。黄桥战役打击的是国民党顽固派,现在有些人一说要和平统一,就不敢再提反顽斗争了,这是对历史的无知,对现实的幻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反顽和抗日是一个整体,不反顽就不可能更好地抗日,这不仅在黄桥,在全国的抗日战场上都有这种情况。近几年我还听到一种说法,“如果新四军不在黄桥打韩德勤,蒋介石就不会在后来发动皖南事变”。说这种话的人,轻说是无知,重说是内奸!完全忘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是被蒋介石破坏的,完全忘了当年几十万共产党人被蒋介石国民党杀害。历史事实反复证明:“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蒋介石的反共之心是由来已久的,是由他的阶级本性决定的。我们共产党是一退再退、一让再让,到了无可再退、无可再让的地步。现在我们希望台湾能和平统一,但看现在的台海形势,民进党搞台独,一意孤行,越走越远,国民党只为本党只为个体,不考虑中华民族,不作为,实现和平统一的愿望越来越渺茫。即使共产党、国民党能再次合作,为了达到真正持久的团结,我们也要记取过去的教训,不再重犯历史的错误,要在斗争中求得真正的、持久的团结。所以,重温这段历史,正确看待反顽斗争,对过去、对现在、对今后都是有益的!


一师分会 粟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