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飞向太平洋 ——谨以此文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 时间:   2023-01-15      
  • 作者:   李法瑞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五师分会     
  • 浏览人数:  258

习近平主席说:“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我的家乡是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镇尚庄村。1938年2月,日寇占领了济源县城,抗日烽火烧到了我的家门口。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引下,我们村成立了抗日青年救国会,父亲就任了“青年救国会”主任。1938年8月父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地方坚持抗日斗争数年后,于1943年3月到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十八团工作,至此开始了他22年的军旅生涯。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加强中原地区我军的力量,中央决定在河南的八路军部队南进与新四军五师在桐柏地区会合,统编为中原军区第一和第二纵队,并由李先念、郑位三两位同志统一指挥。父亲所在部队随即改为中原军区一纵三旅八团。

1946年中原突围后,根据中央指示,突围部队于1947年2月北渡黄河,到我太岳军区山西晋城休整。此时父亲派人把母亲和我们兄弟接到晋城,从此母亲走进了革命大家庭,成为一名革命战士。部队休整半年后,于8月初渡过黄河南下中原,参加解放全中国的伟大战略反攻,父亲随部队上了前线。

部队由晋城出发时成立了留守处(五师留守处),统一管理留下来的伤病员及家属和子女。母亲带着9岁的我和4岁的弟弟留在当地留守处,被安排在队里学习文化。

自1947年 8月至1949年1月,我在留守处这个革命的大熔炉里生活了一年半的时间,这是我少年时期最为难忘的一段经历,这段经历虽然已经过去了70多年,但它留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至今记忆犹新。我十分珍惜它,因为它是我人生道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我的文化基础就是在那时打下的,它同时也为我日后从事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它时刻提醒我不忘过去,激励我藐视一切困难,勇往直前,永远跟党走。

全国解放后,1950年父亲调入空军工作,1951年我随父亲所在部队来到了北京。在北京我完成了小学、中学学业。受父亲影响,1957年高中毕业后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被顺利录取。大学五年间我刻苦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2年大学毕业后,我荣幸地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一部工作,从此我穿上了军装,踏上了航天之路,成为了国防科技战线上的一名科技工作者。

1980年5月9日,新华社授权向全世界发出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80年5月12日至6月10日,由中国本土向太平洋南纬7度、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进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中国政府要求有关国家政府通知本国的船只和飞机,在试验期间不要进入上述海域及其上空。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广大火箭研制人员为之奋斗了整整15年。

八年四弹规划

1965年初,根据国际斗争形势需要,必须加强战略武器研制规划和加快研制进度,遵照上级指示精神,承担着战略火箭研制任务的七机部一院,随即组织了技术发展规划研讨会,经过充分讨论和认真研究,制定了《八年发展规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八年四弹规划。《规划》很快得到了中央批准,即从1964年至1971年的8年中,要研制出4个战略导弹型号,它们是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中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并要求装备部队。洲际导弹东风五号就是从这一年上马并开始研制的。为了加快研制进度,一院第一总体设计部还新成立了第11研究室,专门从事该型号的研制工作。

会战“705”

新研制的洲际导弹东风五号与以往研制成功的几种导弹相比,采用了一系列难度很大的新技术。它由两级火箭组成,研制中要攻克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技术、计算机制导技术等十大关键技术。这些新技术的采用必将会把我国地地导弹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无疑也将大大增加研制工作的难度。

正当全院职工摩拳擦掌、干劲十足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场使党和国家遭到严重干扰和破坏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给“东风五号”的研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各项研制工作只能在艰难中缓步前行。

为了加快“东风五号”的研制进度,在国防科委、七机部和北京市统一领导下,1970年春,一院在北京地区组织了有178个单位参加的“705”会战(即1970年会战东风五号)。包括北京市的11个工业局、5个区、6所院校,以及中央12个部委在京的有关单位开展了以“东风五号”为主的型号研制和协作技术攻关。一院专门成立了会战指挥部,以实施对技术攻关的组织领导。会战的目标是1970年底前进行首次飞行试验。为此,七机部和一院采取了改革研制程序,减少导弹数量、缩短研制周期等6项措施,并抽调精干力量、加强领导班子、充实设计队伍,调任王永志(1992年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为11室主任。我当时正下放到沈阳军区某部农场劳动锻炼,有幸于1970年3月提前调回北京,并成为11室一员参加会战。会战开始后,全院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劳动竞赛活动。各行各业齐动员,加班加点,日夜奋战,密切协作,苦干巧干。任务紧张时,不少人吃住在车间或实验室,就连幼儿园停办了多年的全托班,为支持热火朝天的大会战,也恢复了全托业务。我和爱人于是把刚满3岁的儿子送进全托班,二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大会战中。

首飞成功

“705”会战对“东风五号”的研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970年11月,第一发遥测弹在火箭总装厂开始总装。由于测试时发现了许多问题,历时100多天才完成了出厂测试。1971年6月27日,第一发遥测弹出厂。9月10日,“东风五号”在20基地(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飞试验,获得基本成功,验证了整体方案的正确性,表明导弹技术方案可行,各系统之间工作协调。试验的成功大大鼓舞了广大研制人员的士气。

艰难攻坚

由于“705”会战中时间仓促、进度过快,再加上预先研究工作的不足,致使许多技术关键问题未能全部解决,这就造成了它的先天不足,给后来的研制和定型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针对首飞试验中发现的问题,为了提高导弹的可靠性和作战使用性能,会战领导小组对下一步研制工作提出了10项较大的技术改进措施,每一项的改进难度都很大,要求都很高,都是一次新的攻关。其中,电液伺服机构比较典型。伺服机构是控制系统的执行部件,由它带动发动机摆动,产生控制力,保证导弹飞行时姿态稳定和命中精度。这样一个重要部件装在发动机附近,由于在导弹飞行中其所处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因而研制难度极大,进展十分缓慢,成为一大技术难题。为此,研制人员奋发图强,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终于攻克了漏油、漏气、漏电(通称“三漏”)等难关,使伺服机构的研制终获成功,并荣获了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其它各项改进项目,经过10年的顽强拼搏与艰苦攻关,也都逐一得到了解决,为飞向太平洋的全程飞行试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决战“580”

1977年9月,国防科委在张爱萍主任主持下,制定了战略火箭和航天技术新的发展规划,确定了80年代前期的重要目标是: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洲际导弹(简称“580”任务)、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讯卫星和水下发射固体导弹,即“三抓”任务。这一规划立即获得中央批准。

“三抓”任务的第一项是洲际导弹的全程飞行试验,即“580”任务,为确保这次任务的胜利完成,上级要求,在1979年12月31日24时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包括自1978年10月至1979年11月在国内场区,完成6次不同弹道的飞行试验。作为承担洲际导弹东风五号总体设计任务的11室,全室同志深感任务之光荣、责任之重大。接到任务后便立即行动起来,和全院职工一起日夜奋战,忘我工作,克服种种困难,每个人都牢牢把握住一个准则,绝不让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准备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误点”。

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导弹的质量和可靠性是否有保证。为此,一院建立了各级岗位责任制,加强计划协调工作,进行全面质量复查,严格控制装弹产品质量。经过一系列紧张繁忙、有条不紊的工作,在“一切为了‘580’,一切服从‘580’”的战斗口号鼓舞下,于1979年底完成了全程飞行试验前的一切准备工作。1980年3月30日装载着“东风五号”导弹和参试人员的专列从北京出发,顺利抵达基地,并按计划完成了技术阵地、发射阵地的全部工作流程。这时就出现了本文开头,新华社授权向全世界发出的重要公告。5月18日上午10时,随着指挥员一声“点火”口令,发射台操作手“啪”地按下点火按钮,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而喷射出的火焰腾空而起,乳白色的巨龙冉冉上升,按照预先设计的轨道,宛如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向东南方向的南太平洋海域飞去。30分钟后,传来了弹头准确降落在预定海域的喜讯,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时任国防科委主任的张爱萍即兴挥笔,写就了诗词《清平乐·我国远程火箭发射成功》,表达了他的骄傲和万丈豪情:

“东风怒放,烈火喷万丈。霹雳弦惊周天荡,声震大洋激浪。莫道生来多难,更喜险峰竞攀。今日雕弓满月,敢斗寇蹄狼烟。”

这一成功无疑将成为中国航天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日子,标志着我国战略武器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对促进我军现代化建设,增强防卫反击力量,提高国威、军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东风五号洲际导弹荣获了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一奖项对于所有参与研制的人员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最高的奖赏。此后,自1984年起“东风五号”多次参加国庆阅兵式和“九三大阅兵”。经过多次改进和完善的“东风五号”,其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反应更快,操作更加方便,至今仍在执行着战备值班任务,仍是我军最有效的自卫反击武器之一。

如今,我已退休多年,但每当谈论起“东风五号”研制的艰难历程和成功后的喜悦时,我和当年奋战在研制工作第一线的同事们,都会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可以无愧地告慰为革命出生入死的革命先辈们,如今的中国正在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道路上大踏步地前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


   五师分会 李法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