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新四军后代,传承父辈的红色基因和铁军精神,在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的父亲彭忠是新四军老战士,1940年初他年仅14岁就投身革命,参加了豫鄂挺进纵队。他曾任中共潜西委员会副书记、大别山中共鄂豫两地地委书记、二军分区机关党总支书记,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出生入死,奋力前行。
从小到大,父亲常常给我讲述战争岁月的往事和老一代之间的战友情、英烈事,无论在何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父亲始终忠诚党的事业,信念坚定、厚德谦和,宽以待人,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论学习和革命工作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党的培养下,父亲克服底子薄、基础差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6年正规大学学习任务,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老干部大学毕业生,这为他日后更好地建设新中国、服务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父亲的奋斗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学习成长。
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11月7日在父亲诞辰92周年的那一天,我和爱人一起到民族文化宫参观了《背负着民族的希望——纪念新四军成80周年回顾展》。看到了900多幅珍贵的图片,瞻仰了当年新四军将士的忠勇英姿。在国家危急、民族危亡、人民危难之际,正是千千万万新四军将士用自己的血肉和生命,筑起了华中人民的长城,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仰望图片中青年时代戎装在身的父亲,我不禁肃然起敬、思绪万千。11月底,我又随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代表团参加了在湖北武汉举办的《山河不让——新四军第五师回顾展》开幕式,来到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受到了深深的教育和震撼。作为新四军的后代,传承父辈红色基因,与新时代同心同行,建设发展新中国,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和责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百里路者半九十”。这是父亲生前时常教诲我的话语,至今铭记于心。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我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进取,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医生,为父辈、为新四军红色旗帜增添了亮彩。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谦虚谨慎,勤奋自强,低调做人,踏实做事。我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在《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歌声中,我戴上红领巾加入了少年先锋队、参加了共青团。小学、中学我是爱学习、有理想的好学生;在农村插队时,我踏踏实实学干农活,被评为上山下乡优秀知识青年;进了军工厂,我虚心当学徒,曾担任车间团支部学习委员,为军工生产贡献力量。我在任何环境下始终都能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是深受父辈革命精神影响的结果。
1977年12月,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医学院,从一名军工工人变成了医学院学生,开始了新一页人生。回想起来,这多么类似父亲当年的脚步——从一名年轻的新四军战士转战到工业战线,而后走进了新中国的高等学府,开启了大学学习的新篇章。入学后,我牢记父亲的教诲,“低调做人,踏实做事”,认真学习,圆满完成了大学五年的医疗专业学习,走向了新的工作岗位。
“字要写端正,做人要正直”,是我青少年时代耳边时常听到的父亲又一重要话音。这一教诲一直伴我从少年、青年到壮年,进而至退休之年的学习和工作中。
自19岁参加工作到退出工作岗位,在近40年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走歪路邪路,在父辈浴血奋战开创的新中国建设事业中不忘根本,拼搏奋斗。1982年从北京医学院医学专业毕业留在了实习的北京积水潭医院后,我开始了临床医学的职业生涯。胸怀敬业、敬畏和敬重之心,在医疗岗位上,在为一个一个病人诊断疾病的过程中,我脚踏实地默默工作,不断学习研究,积极探索实践,锻炼了才干,增长了能力。1992年,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亲为此十分高兴,说是对他最好的报答。我入党不是为了来享受党的荣誉,而是为了继承先辈的事业,用自己的贡献使党的事业发扬光大。1994年医院任命我为核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全科工作,成为当时医院最年轻的科主任。核医学科是作为评定三级甲等医院不可或缺的医技科室, 我主持先后引进了美国ADAC和GE公司的大型医学影像诊断设备SPECT,重点开展了骨科疾病核医学影像诊断的创新工作,这对医院被评为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起到了重要作用。自此,我担负起了行政管理及医疗业务双重工作,带领科室的医护人员,着力发展学科建设,提高医疗诊断水平,把关医技质量安全,提升优质服务等。1999年,我被聘任为核医学科主任。2001年我晋升为主任医师, 进入了正高级专业人员行列。此后,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我发现了甲状旁腺瘤代谢性骨病的骨扫描影像特征和诊断与鉴别诊断规律,提出了将骨科分子影像的新思想应用于骨痛和病理性骨折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实践,运用核医学影像诊断方法及时有效地诊断了甲状旁腺瘤、创伤后急性肺栓塞以及其它疑难、危重的骨科疾病。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撰写多篇临床医学论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开架阅读出版刊物InTech上。临床医学论文有很高的指导应用价值,10年前SCI数据库统计显示,我国临床医学论文数仅占世界份额2.1%,我发表的临床医学论文丰富了医学基础研究的知识库。
临床医疗应用中一个有意义的案例是,为迎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组织科里医护人员,想方设法,克服设备SPECT检查床的局限,对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完成了骨扫描运动医学检查诊断,为科学备战奥运会提供了有益支撑。那届奥运会,我国男篮在姚明率领下赢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我对此感到欣慰和自豪。
在做好组织管理和医疗诊断工作的同时,我承担了大量医学教学任务,受聘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兼职教授。讲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专业3班(5年制)每年的桥梁课和8班(7年制)的基础课。
我曾应卫生部之邀,先后在北京医院讲授医学继续教育项目《骨显像的临床应用进展》的部分课程,为全国的核医学医师讲解阅片基础、规范临床工作的程序;为中华医学会大型设备上岗核医学影像医生讲授骨显像课程。
在多年教学中,我多次被评选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京积水潭医院优秀教师。
我从医30多年来,在临床实践中注重理论学习和研究,潜心著书立说。相继主译、主编和主笔了一些有影响力的论著论文并在中国和国际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
其中,主译的英文版《骨科核医学》作为卫生部、教育部评定的北京积水潭医院医学影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教学参考书;主编的《骨科疾病核医学诊断图集》经中国科学院医学信息所科技查新(编号2008226)明确:未见与该项目创新点相同的国内外专著;主笔的《骨科分子影像的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InTech来信评价:“尊敬的彭教授:我们高兴地向您通告,国际技术的学术论文通过在线阅读平台下载总数已超过一千万次的里程碑记录!没有您的宝贵贡献就没有这些成果。这个重要的里程碑,表明您和您的科学团队的工作质量,表明同行学者对此知识日益增加的需求和鉴赏。我们为此而高兴, InTech仍将成为您和您全世界同行的首选。”
值此新中国建立70周年之际,回顾过去历程,自己牢记父辈教诲,在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不图虚名,踏实苦干,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研究上不断探索,奋力拼搏,为成千上万的病人提供了高质量的诊治服务,为培养21世纪合格的医生竭尽全力,做出了一定贡献。展望未来,传承父辈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与新时代同心同行,继续发挥余热,努力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大贡献,这就是献给我们祖国最珍贵的礼物!
上一篇: 只要组织需要,党员就要无条件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