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陈化在皖南泾县南堡村外石桥上留影,时年13岁。
2006年10月15日,陈化故地重游,在石桥上留影,时年79岁。
青春的岁月总是令人难忘的,尤其到了老年,身边的事常常忘记,儿时的记忆却时常浮现在眼前。
我是上海成为孤岛后的1939年2月,随新四军印刷厂厂长陈昌吉从上海到皖南参加新四军的,当时只有12岁,刚报到就分到军部教导总队8队学习。4个月后学习结束,又被分到军医处办的第3期护训班参加培训。这年秋天,我们被分配到新四军设在皖南小河口的后方医院做护理伤员的工作。当时,医院设备很简陋,但医院领导对医疗工作的要求却很严格,要求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按正规医院的护理工作流程操作,伤员的治愈率还是比较高的。
第二年的春天,军部医务处从南京鼓楼医院请来一位化验师叫李启宇。为了培养化验人员,就从医务员中抽调4人跟她学习化验,我是其中之一。另外3人是:李林、史流、方严涓,当时我最小刚13岁,方严涓、史流、李林也都只有14、15岁。学习班设在南堡村前方医院旁的一座庙里,上完课我们经常结伴去附近的叶挺桥玩。有一次正巧在桥上遇见叶挺军长,他平时总背着一架照相机,看到我们玩得开心,就帮我们4人照了一张相片。为我们照相的叶挺将军皖南事变中被俘关押,1945年因飞机失事牺牲。相片上的4名新四军小兵如今都进入耄耋之年,除史流跟随她丈夫调到福州工作外,李林、方严涓都在北京。
我那时很淘气。记得有一次陆璀(饶漱石爱人)生病来住院,到晚上工作结束后,我们一起跑到她病房去,缠着要她唱歌。她问我们为什么要她唱?我说,司令员结婚时你唱歌我们都听见了,司令员是“员”,我们医务员也是“员”,大家都一样是“员”,是平等的嘛,你也要给我们唱!陆璀缠不过我们,只好给我们唱了一首歌,记得歌名叫“丈夫去当兵”。现在想想觉得挺好笑,但是也反映了新四军内官兵平等。
李启宇,当年在南京鼓楼医院工作。1938年吴之理动员她参加抗战,到皖南新四军医院工作时,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告别父母,舍弃稳定的工作,到山里来为新四军伤病员服务。她教学认真,管理严格,带出的学员工作都很好,我们都称呼她“大姐”。后来,我们4人中只有我一直留在军部医院跟着“大姐”李启宇搞化验。其余3人都调到其他军区医院工作了。
叶挺军长还曾帮我在南堡村边上的小石桥上照了一张相片,我非常珍惜。60年后,我重回皖南找到小石桥,又让我的孩子给我照了一张。今非昔比,当年13岁的新四军小兵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了。战争环境是异常艰苦而且动荡不定的,行军时经常要把随身带的东西丢弃,所以到老年后每次看着千方百计留下来的照片,回首当年的战斗岁月,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挥之不去。
1940年,皖南泾县云岭军部附近,叶挺桥上四个女卫生兵合影。
左上:李林;右上:史流;左下:陈化;右下:方严涓
陈化
下一篇: 抗日战争隐蔽战线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