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新四军第七师暨皖江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及启示——纪念新四军第七师成立七十五周年

  • 时间:   2019-01-03      
  • 作者:   张卫民      
  • 来源:   新四军研究会7师分会     
  • 浏览人数:  3167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国民党蒋介石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番号。党中央、中央军委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并将陇海路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整编为7个师、1个独立旅。是年5月1日,新四军第七师在无为县东乡白茆洲成立。师长张鼎丞(未到职)、政委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从此,这支由新四军无为游击纵队、第三支队挺进团、皖南突围部队组成的铁军部队,驰骋皖江,浴血奋战,勇往直前,成为一支闻名遐迩的雄师劲旅。皖江根据地发挥了独当一面,影响全局的战略作用。

一、光辉历程

第七师成立之后,按照中共中原局应尽快在无为、庐江、桐城一带建立根据地的指示,以巢无地区为基点,在周围地区积极打击日伪军,拔除其据点,扩大巢(县)无(为)中心区。挺进皖西,开辟了桐(城)西和泊湖两块游击根据地,沟通了与第五师的联系。派部队进入皖南,继续坚持在繁昌、铜陵地区开展游击战。经过半年多的斗争,拓展了根据地,壮大了力量。七师在皖江地区站稳了脚跟,打开了局面。

1942年2月,傅秋涛副师长到任并代理师长。4月,七师组建含和独立团,进入含山、和县地区活动,创建了含(山)和(县)游击根据地。之后,进入江浦、全椒地区,开辟了江(浦)全(椒)游击根据地。次年春,建立起七师与二师乃至军部之间的战略通道;使鄂豫边、皖江、淮南3块抗日根据地遥相呼应。是年,七师主力部队已达4000人,地方武装发展到2300余人,活动区域扩展到22500平方公里。

1943年,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调整精简、发展三结合武装力量的指示,第七师部队整编为4个支队1个独立团。成立皖江军区(七师兼)及3个军分区。代师长谭希林兼皖江军区司令员,曾希圣兼皖江军区政委,参谋长孙仲德,政治部主任王集成。整编后,主力部队、地方部队、人民武装(民兵与自卫队)力量得到快速发展。

七师的发展壮大和抗日斗争,沉痛打击了日伪军。日军调集力量对根据地巢无中心区奔袭“扫荡”。皖江军民奋力反击,主力部队连续不断袭击、伏击,地方武装广泛开展“麻雀战”、地雷战,毙伤日伪军500余人,取得反“扫荡”的重大胜利。

日寇“扫荡”失败后不久,国民党顽军进犯巢无中心区。在磨盘山自卫战中,素有“铁锤子”团称号的巢湖大队(后为十九旅五十五团),作战机智勇猛顽强,毙伤顽军营长以下500余人,俘获顽军支队长以下官兵400多人。次年,两次取得周家大山自卫战的胜利,歼灭顽军大量有生力量,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巩固扩大了皖江根据地。在艰苦频繁的战争中,七师部队越战越勇、越打越大,年底已发展到6千余人,创建了正规兵团。

1944年春,新四军开始主动、有重点地向日伪军发动攻势作战,展开局部反攻,扩大解放区。在夏、秋季攻势作战中,七师开辟了青弋江、芜湖、贵池和东流、彭泽等游击区。在含和地区反“扫荡”中,七师主力巧妙迂回敌后,分兵伏击、袭击日军,地方武装和民兵广泛游击,配合主力作战,歼灭大量日伪军,彻底粉碎了日军的“扫荡”。七师全年作战760次,攻克据点39处,歼灭日伪军4千余人。

 1945年2季度,新四军第三师独立旅划归七师指挥,七师重建十九旅,创办抗大十分校。7月下旬,开始大反攻,攻占日伪军据点40余处;解放无为、裕溪口、繁昌、南陵后,攻入芜湖并一度占领部分市区。七师反攻中歼敌近万名,俘虏敌人5千余名,收复了巢湖以南、长江以北和皖南广大地区。

10月,根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第七师撤出皖江根据地,随即在定远县藕塘整编,独立旅归建三师,七师所属各部编为十九、二十、二十一旅。师长谭希林,政委曾希圣,副政委李步新,参谋长孙仲德(后林维先),政治部主任王集成。之后北上鲁南,参加津浦路徐(州)济(南)段战役,攻占沙沟,全歼守敌400余人;围攻临城,迫使日军临城铁道队1500人投降;攻克枣庄,在兄弟部队配合下一举歼灭伪军王继美部1个师,俘虏4千人。

1947年1月,七师大部与二师五旅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另一部与兄弟部队合编为第四、六纵队。从此,七师部队驰骋华东战场,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艰苦频繁的战争中,第七师不断壮大,1945年10月已发展为3个旅、9个团、3万余人;地方武装及民兵10余万人。从成立到抗战结束,共进行大小战斗2771次,毙伤日伪顽军20731人、俘虏26443人,取得辉煌战果。建立起地跨安徽长江南北两侧,东起江苏江浦、西至江西彭泽,范围达31个县、面积逾15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余万的抗日根据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9块解放区之一。

二、根据地和党的建设

皖江抗日根据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地处日伪统治腹地,扼制皖江水路交通咽喉,掌控大江南北经济命脉;位于新四军二、五、六师之间中心地带,亦为连接东西南北之枢纽,实属敌我双方必争的战略要地。七师创建之中,毛主席曾指出:“现时我在无为、桐城已有根据地,虽只一、二县,其战略意义却胜过敌后大块根据地,应极端重视之”。中共华中局致电七师:“我党我军必须坚持皖南、无为及庐(江)桐(城)阵地,创立根据地,绝不可轻言放弃。”根据党中央和华中局的指示,七师在开辟根据地的同时,大力加强根据地建设。

政权建设。1941年5月1日,建立了由吕惠生任县长的无为县政府。随着根据地扩大,1942年7月建立皖中行政公署。为适应根据地发展和抗日斗争需要,1943年3月之后,建立皖江行政公署,相继成立皖南专员公署、和含专员公署、无巢庐专员公署(皖江公署兼)、沿江办事处。各专员公署下设县政府或行政办事处,各区、乡、村也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根据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权系统。遵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政权建设严格执行“三三制”原则,广泛吸收各阶层人士参加民主政权。县以上行政区,普遍成立参议会,团结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各种抗日力量组成了一个坚强的抗日整体。皖江根据地十分重视开展拥政爱民运动,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的局面,根据地形成了抗日的铜墙铁壁。

经济建设。日军的侵略和封锁,使皖江人民生活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七师响应党中央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各级领导带领部队开荒种粮、种菜、养鱼等,力争自给。大力帮助根据地人民发展农业、养殖业、手工业生产,解决基本生活问题。皖中行署主任吕惠生带领群众修筑无为黄丝滩江堤等水利工程,保障了百万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农业生产,受到人民高度赞扬,被誉为“惠生堤”。实行减租减息,激发了广大群众抗战和生产的积极性。皖江抗日民主政府加强经济建设的领导,成立皖中财政经济委员会,废除苛捐杂税,实行征收抗日救国公粮、工商营业税等政策,广辟财源;引进技术人才、设备开办工厂,解决军民所需;开展对敌占区贸易,获取根据地奇缺物资;建立“大江银行”,占领金融阵地。卓有成效的经济建设,不但基本满足七师所需,还有余力支援军部和兄弟部队,仅1942年就上交军部经费749万元及大量布匹、医药和军用器材,被誉为“富七师、甲全军”。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打破了日伪军的经济封锁,为赢得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文化教育建设。皖江根据地重视开展文化教育建设。一是发展初等、中等国民教育,创办无为中学、皖江联立中学、第二联中、和含中学,改造私塾、恢复和开办小学上千所。二是大部分农村成立夜校和识字班,对成年农民进行扫盲。三是创办了《大江报》《武装报》《大江》杂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四是建立了大江剧团,各支队(旅)建立了文工队,丰富了军民文化生活。文化教育对提高军民政治、文化素质,鼓舞军民斗志士气起到了重要作用。

党的建设。在艰苦的抗战环境中,第七师暨皖江根据地非常重视党的建设。创建之中,师、旅、团即成立了军政委员会;根据地成立了中共皖中区委。1943年3月,根据地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中共皖中区委与七师军政委员会合并为中共皖江区委,从组织上加强了党对军队与根据地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共皖江区委下设地委、县委、区委,乡分单位建立党支部,形成了完整的组织体系。1945年,中共皖江区委有3个地委、23个县委和工委、58个区委,1千多个党支部, 2万8千余名党员。

随着党员队伍快速发展,根据地不失时机地加强了党员的教育,提高政治思想觉悟。1942年开始整风,全体党员干部在认真阅读整风文件、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联系思想和工作自我反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整风,提高了政治思想水平,改进了思想作风,增进了团结,纯洁了组织,提高了战斗力,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三、历史启示

新四军第七师是在“皖南事变”的血泊中诞生的部队。这支英雄部队以富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敌人殊死奋战,用坚实的脊梁撑起皖江根据地的大旗,在血与火的锤炼中成长壮大,歼灭和牵制了日伪军大量有生力量,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艰苦卓绝的征程中,七师与兄弟部队共同铸就了伟大的铁军精神,为我们留下了有益的重要启示。

听党指挥,闻令而行,是赢得胜利的根本。新四军第七师的历史,是一部听党指挥,浴血奋战的历史。在抗日战争的最艰苦时期,七师为什么能迅速发展壮大,最根本的就是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指示。组建之际,即召开会议,学习党中央关于发展华中的指示,统一思想,确立了隐蔽发展的方针;按中央2月电报指示,抓住时机,以巢(县)无(为)为中心,向西发展,向南恢复,向东北开辟。经过两年的奋斗,抗日根据地日益扩大,巢无、含和、沿江、皖南根据地及巢北游击区逐步连成一片,据皖江而威胁日伪军指挥中枢南京。运用毛泽东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粉碎了日伪顽军多次“扫荡”和围攻,创造了许多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战争奇迹。抗战结束,中央令其北上;七师迅速集结部队,横渡巢湖,转战鲁南,取得巨大战果。历史雄辩证明,没有党的领导,就不会有英勇善战的铁军第七师,就没有皖江抗日根据地。七师所取得的每一个胜利,都是党领导的结果。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战胜敌人的力量源泉。“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人民军队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七师自成立之日,即自觉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前赴后继,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建立人民政权,让人民翻身做主人,人民焕发出巨大的革命热情,有人出人,有粮出粮,有钱出钱;处处传唱“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的歌谣,到处涌现“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场面,含山县蛮金村一次应征就编成一个新兵连。发动起来的群众,纷纷加入到保卫家园的斗争,积极协助部队作战。敌人一进入皖江根据地,即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历史充分证明,抗日战争的胜利归根结底是人民的胜利;人们群众永远是我党我军克服困难、战胜敌人最可靠的力量。

英勇顽强,血战到底,是克敌制胜的关键之道。第七师成立之初,身处强敌四面包围、两面夹击的险恶环境之中。其发扬红军革命传统,不畏强敌,勇猛顽强,与日寇进行殊死搏斗。在反“扫荡”中,七师政治部副主任郑行福,身先士卒,与敌激战中受伤被俘;面对日军的严刑拷打,他不畏强暴,视死如归,表现出铁军部队的英雄气概。在周家大山自卫作战中,独立团四连张柏等 23位勇士,与数十倍敌人激战一天,弹药耗尽,仍坚守阵地,同敌肉搏而壮烈牺牲。独立团在周家大山一战击毙顽军五二八团300余人,首创七师1个团重创顽军1个团、守住阵地的光辉范例,获新四军军部嘉奖。历史充分证明,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攻坚克难、战胜强敌的法宝。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这种精神必须发扬光大。

强化生命线,凝心聚力,是强军制胜的重要保证。政治工作是生命线,是红军在血与火的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了我军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建军之道。七师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建设,组建之中,即建立党的各级组织机构,制定了政治工作制度。经常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官兵的思想觉悟,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思想,树立革命人生观,增强为民族解放英勇奋斗的自觉性。注重战时政治工作,政治部主任王集成多次作战前动员、战中鼓动,使部队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情绪、顽强的拼搏精神。重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带领部队夺取胜利。革命的政治工作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培育了官兵精忠报国的高尚品格、造就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成就了一支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皖江劲旅。历史充分证明,政治工作是我党我军的传家宝,是特有的政治优势。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永远是我党我军的生命线。

创建根据地,安家存身,是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抗日要有个家,这个家就是抗日根据地”。根据地是党所领导的抗日武装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的战略基地。第七师创造性地执行党中央和军部的指示,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迅速建立了皖江抗日根据地。部队利用作战间隙在“家”中练兵,提升战斗力;人民群众在根据地受到抗日救国等基本教育,唤起了驱逐日寇、当家作主的民族觉悟,成为战争伟力最深厚的资源。军队扩编,根据地人民源源不断地把子弟送入部队。敌人来犯,人民群众筑工事、送给养、运伤员,支援部队作战。历史充分证明,根据地对我军建设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为抗战提供丰厚的物质保障,而且是部队发展壮大的基本依托,是抵御侵略的坚强堡垒、夺取胜利的前进基地。

新四军第七师,在波澜壮阔的征程中,书写了震烁古今的历史篇章,形成了具有时代印记的鲜明特点,向中华民族展示了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勇猛顽强的英雄气概,热爱人民的深厚情感,胸怀全军的大局意识,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这既是铁军精神的体现,更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光阴荏苒,硝烟散尽,皖江劲旅用不屈的意志铸就的辉煌历史,像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今天,我们隆重纪念七师成立75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发扬传统,开创未来。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传承弘扬铁军精神,凝聚兴国强军的磅礴力量,为“中国梦”的圆满实现努力奋斗!                             

                                                            七师分会 张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