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无线电佯动 以假乱真

  • 时间:   2023-01-18      
  • 作者:   斯 简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二师分会     
  • 浏览人数:  633

1947年3月华东野战军结束一个月卓有成效的整训,离开淄博地区,分兵四路南下,出击陇海路东段敌人。出发当日十八时整,全军作战部队电台的空中信号突然消失,瞬间却又全部恢复正常的联络,华野电台出现一个不为人察觉的信号间隙中断,这是为什么?

此时华野部队在淄博地区休整快一个月了,军爱民、民拥军各种庆祝会、联欢会、文工团慰问演出持续不断,欢腾的气氛热烈非凡,在淄川以东大矿地,年轻人纷纷报名参军,个个胸前挂上光荣的大红花,乡亲们敲锣打鼓相送,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一幕幕感人的场面,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自国民党军发动内战以来,华野部队从苏中打到山东沂蒙,经过八个月的浴血苦战,共歼敌24个整旅,连同地方武装,共歼敌30万人,歼敌人数远超过华野作战部队的人数。但是国民党军在数量总体上,仍具有兵力优势,困兽犹斗。也就在这同一个三月,蒋介石在南京他的官邸召开军事会议,大家分析讨论战局,唯唯诺诺,言不由衷。蒋介石让参谋总长陈诚发言,陈说莱芜战役损失惨痛,吾人务必吸取教训……正讲着时,蒋介石打断了陈诚的讲话,两眼直盯着王耀武,气急败坏地说:“莱芜一战失败,是最可耻的失败!”他主张立即改变原来的作战方针,对山东实施重点进攻,他决定集中重兵45万人,包括五大主力中的三个(即整编七十四师、整编十一师及第五军),采取密集靠拢、加强维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战法,消灭山东共军。华野部队将要迎战的是一场残酷无比的大厮杀。敌人大军压境,战云密布。在严峻形势下,华野赢得了交战前难得的休整时间,加紧备战。

1947年3月中旬,华野在淄川以东大矿地召开全军高级干部会议,传达中共中央指示,讨论如何贯彻执行“一面打仗一面建设”的方针,全军开展轰轰烈烈的练兵运动,准备打大仗、打恶仗。

 这次部队整训中,粟裕副司令员对技术专业兵种建设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他尤其关注部队作战通信保障,关注空中电子领域的斗争。粟裕再一次把华东军区通信局副局长兼华野通信科科长李景瑞召到身边,指出:最近,蒋介石从美国引进了一大批大功率无线电测向机,由美国顾问帮助,部署在南京、上海,徐州、济南、青岛等大中城市,测判华野各部队指挥机关方位,然后派飞机轰炸,蒋介石企图实施“犁庭扫穴,先期斩首”的方针,瘫痪我军的指挥中枢。

粟裕命李景瑞副局长召开一次华野通信工作会议,讨论部署对策。沂蒙腹地伴随着残酷无比的地面大所杀,一场空前的电子战即将打响。华野电信战线的神经全然紧绷起来了,他们紧急动员、积极迎战。

3月15日华野全军的通信会议准时召开,华野师以上机关的通信部门领导及野指各电台分队负责人一律与会。

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到会作动员,他说:“通信联络就像人的血脉,一刻也不能停止。”他强调现在的大兵团作战行动,通信联络的作用、意义更加重要。无线电通信向来是我军的主要通信手段,正如毛泽东主席说过,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他指出,现在老蒋要用测向机对付我们,要用飞机轰炸我们高级指挥机关,要打掉我们的千里眼顺风耳,瘫痪我们的作战指挥,其用心何其险恶啊!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学习和创造,要研究出应对敌人测向的有效办法。他强调,电子对抗战,无非是两条,一条是能可靠地隐蔽自己,一条是有效地侦知敌人,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克服困难,打赢这场空中的电子对抗战。

自从无线电通信应用于军事作战指挥以来,两军交战必有电子对抗。敌我电子对抗,一直在进行,只是规模与范围不同而已。将要发生的这场电子战,不同以往,敌我电子装备力量,过分悬殊,是国内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最艰难、最复杂的殊死搏斗,敌人意在必得,我们决不能有半丝的麻痹与掉以轻心。

   那时国民党军的无线电装备数量庞大,技术体制先进、品种繁多、性能精良、制式齐全、功率大小适应、频率覆盖全面、电源供应充分,且绝大部分是美制产品。蒋介石倾注了全部血本,可以说,当代的电子装备应有尽有。在电子保障方面。国民党国防部、陆军总部对各“剿总”、各兵团、各整编师的通信指挥,配有军政部专业工厂生产的50瓦至10瓦大功率短波电台。各战场的军师旅配置美制V101、SCR-284等无线电报话两用机,携带方便,能通报也能通话,使用灵活。团以下作战单位配有BC100及BC322等超短波无线电对讲机,国民党军高级指挥机与第一线前沿作战分队可以直通无线电话,可以多手段结合并用,此断彼通,应用自如。

在电子对抗方面。敌人上自徐州“剿总”,下至各军师,组织有200余部窃听收信机,日夜24小时不间断地窃听华野指挥机关电台联络信息,窃收并破译我机密电报,获取我行动军情。敌人设置的大功率干扰电台,对华野高级指挥机关实施强烈干扰,阻断与破坏我军正常的通信联络。现在又新引进了电子对抗的最新尖端技术设备,即大功率无线电测向机,可以远离战场,在条件优越的大城市,实施定位测向。敌人现代化的电子装备,一应俱全,是一套完整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攻防的电子通信体系。敌人的电台,几乎占尽了所有的电讯频率,他们发射的无线电波,充斥着整个沂蒙上空,他们具有电信战场的绝对优势。反观我华野部队,只有清一色的区区百部小功率短波电台,都是由自己用土法打造的,双方将要展开的是一场完全不对称的电子对抗战。但是,华野有一批善于组织电子斗争的人才,有一批电子技术精英,他们把程式老旧的短波电台,打造得坚固结实,质地优良,收发信号稳定清晰。一批无线电报务骨干的技艺更是炉火纯青,不管空中电子信号如何复杂多变,他们都能准确捕捉,应对自如。华野电子工作人员自有一套克敌制胜的办法,信心百倍地迎战这一场最严峻的历史考验。

在电子战正式打响前夕,华野的电子技术侦察部门首先展开工作,他们虽然只有20余部程式老旧的短波电台,可凭多年积累及潜心钻研,已经掌握敌40多个整编师以上指挥机关电台的信号频率,可以给华野首长提供很有效的敌情信息。深得陈、粟首长的亲切关注与赏识,他们正密切监视着敌情演变。最新获悉在华野休整期间,国民党军打通了徐州至兖州的津浦铁路线,三月下旬,南线的三个兵团数十万大军,正从南、西及西南三个方向,按重点进攻的部署,开始向沂蒙腹地地区扑来。

华野部队在淄博地区,在老根据地人民的关怀支持下,进行了近一个月的卓有成效的休整,全体指战员进一步认清了战争的长期性与艰苦性,增强了全局观念与必胜信心,军事技术、战术有了新的提高,上下一致,团结一心,从思想、组织、军事等方面为迎击国民党军进攻做好了充分准备。在获悉敌人开始进攻后,立即提前结束休整,部队南下鲁中迎战。这是一支出色的革命队伍,他们井然有序、情绪饱满、满怀胜利信心,踏着夜色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向着山岭深处,多路往东南方向开进。

  沂蒙的三月底,虽早已过了“立春”节季,白天气温回暖,万木复苏,可夜晚俨然仍是严冬,寒气逼人。华野机关无线电队伍,跟随指挥机关,乘着敞篷大卡车南行,车行不比步行身上会发暖,卡车迎着肃煞的寒风,呼啸地开进。在车上个个瑟瑟发抖,把棉大衣裹得紧紧的,大家虽然身在寒冷,可一想到这次大部队多路开进,夜行晓宿,隐蔽南下,501、502首长(陈毅、粟裕代号)又要指挥打大仗、打胜仗了。想到这里,大家的心情不免激奋起来,这寒冷也只是一只纸老虎,奈何不了大家了。就在华野全军开始行动的当晚,华野的电子战第一波三大举措的组合拳悄然出击了。

当日十八点整,华野全军作战部队电台的空中信号,一时间全部消失,使敌人的监听、侧向、干扰电台全都失去目标信号,敌值班报务员正惊愣时,瞬间,却重又听到华野指挥机关电台信号在空中激荡,仍继续与各下属台正常通报联络。对这一秒钟的变化,敌无线电人员决不会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的电子战行动。这就是华野第一波出击中的新举措,各部队在出发前夕接到野指的一道命令,要求各作战部队所有无线电台,尤其是野指各无线电台分队及其无线电网络中的所有联络对象,在开进途中,在此时间一律不开设、不发信,杜绝任何南下行动的无线电信号出现,各下级电台可以打开收信机,在各自上级电台频率上守候,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这是华野空中斗争的第一支利箭,大规模的全面无线电静默。就在这一瞬间野指开设的无线电佯动电台正式启用,瞬间接替野指的无线电工作网络系统,这是华野空中斗争的第二支利箭,悄然展开的准确、及时、秘密的无线电佯动。

野指根据电子战实施预案,筹措了两套新的收发报机及15瓦手摇马达,调集了一批政治坚定、技术精湛的老报务员,组建了两部质地优良的佯动电台,由第二电台分队报务主任张寄凉统一指挥,在淄川大矿地边缘地,选择有利于天线最大限度地发挥辐射功能的场地开设起来,经过秘密调试,做到确有把握,万无一失。

 野指有一个庞大的无线电网络体系。原编制有6部电台,各配置专向、纵式及纵横式联络网,各有若干联络对象,各有不同的联络呼号、收发信频率。佯动电台的任务就是模拟六部电台的工作状态,轮番使用这六部电台及其联络对象的呼号频率及手法技术特点。在不同时段,既要伪装指挥台又要伪装下属台。实施假联络,收发假电报。电报的报文逼真,长短不一,等级各异。既要顺利收发,又要重复校对。佯动台的伪装任务繁重复杂,这是我军战争史上电子斗争的一次重大突破,是一个全新的创举。

佯动台的报务员们没有辜负领导对他们的期望,替代、模拟得惟妙逼真,毫无破绽,“准确”反映华野仍在淄博原地,掩护南下部队隐蔽行动。华野电台信号一秒钟停息的奥秘正是这两支电子利箭在出击。

华野电子斗争第一波行动的第三支利箭,就是华野技侦部门电台,紧随野指机关南下,全面开展对敌的侦听,获取敌人对我行动的判断,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接收到敌人对华野电子战各项举措的任何反映,敌人也未发现我军南下行动已经开始的任何信息。

敌徐州司令部发给南京国防部的一份电报称:“山东共军仍盘桓于胶济线休整。”证明华野的电子斗争举措是成功的,空中的无形战线取得了初战胜利。华野部队利用夜暗,冒着北方凛冽的春寒,隐蔽南下,直插陇海铁路东段。华野技侦分队跟随野指夜行晓宿,克服行军途中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坚持对敌侦听,陆续将所收得的敌息报告陈、粟首长,结合其他侦察手段综合比对,准确地摸清了敌人三个兵团呈半月形进攻部署。第一兵团由司令官汤恩伯指挥第七十四师、二十五师、二十八师、五十七师、六十五师、八十三师共六个整编师于临沂、郯城、新安镇、海州之线,准备先行打通临沂至兖州公路,尔后向蒙阴进攻。第二兵团由司令官王敬久指挥第五军、第七十二师、八十五师部队于大汶口、宁阳地区,先行打通津浦铁路济南、兖州段,尔后向莱芜、新泰方向进攻。第三兵团由司令官欧震指挥第七军及第十一师、四十八师、六十四师、二十师、八十四师于兖州、邹县、滕县地区,尔后向新泰、蒙阴进攻。

华野部队似灼热的铁流,砸向陇海铁路东段,四月初按预定计划,准时到达鲁南,出击敌第一兵团汤恩伯部。敌机临空侦察,才发现华野已经南下,坐镇徐州的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得到报告,甚为惊讶,要求汤恩伯必须立即收缩,加强防御。

这次华野数十万人的大兵团隐蔽南下,行动隐蔽,敌人虽有各种先进的侦察手段,使出浑身解数,却始终未能提前发觉华野部队南下的行踪。这充分证明华野所开展的一次全方位、多手段、空前规模的电子对抗,取得了完满的成功,是以劣势装备应对敌人超优的新式装备,充分发挥通信指战员的聪明才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最终,创造出一次成功的电子对抗战的范例。佯动台的报务员们完成任务归建后,被编列为野指无线电台第7分队。

 华野大军南下时全面实行无线电静默、佯动电台接替联络,欺骗了敌人,可这是一把双刃剑,华野各级指挥机关电台联络中止,军队的神经“中断”了,大部队在快速运动中的行动指挥、敌情交换、补给供应及作战部署策划,这一切保障怎么办?华野究竟使出了什么招数?粟裕亲自交代李景瑞,务必切实保障。

华野通信部门未雨绸缪,早在大部队行动前,筹划组织部队南下行动地域的有线通信。并派得力干部陈顺焕参谋先期南下协调督查,计划是以有线电明线(铁丝、铜线)为骨干,配以野战被复线线路,组成全区域有线电线路网,又以原存固定电话站为基础,加以整顿并增设若干应急电话站,组成各有线电通信枢纽,构成上下贯通的有线电通信网络。

这一部署,得到华东军区及属下各军区电话部门的大力支援与帮助。华东军区通信局专门派来一个一百多人的明线电话队参与工作,野指电话分队全部出动,对沂蒙地区,包括鲁南、鲁中、滨海三个军区范围内原有的明线线路,进行全面整修、维护、加固。线路锈蚀的、瓷瓶绝缘子破损的一律更换。同时,根据华野大部队机动作战要求,确定新架一部分干线线路,延伸一部分支线线路,使明线线路网的构成力求合理、完整,纵横贯通,提高通话时效。长途电话线路器材是工业产品,解放区不生产,一时筹集大量线路有困难,野指不仅将库存铁线全部清仓取出,仍不敷应用。据华野指挥部通信参谋陈顺焕回忆,当时只得收集敌伪时期遗弃的铁丝网分解出单根铁丝,再逐一接续。虽然接头多了影响信号传输,可是却解了燃眉之急,是一个有效可行的应急措施。建成的这个长途明线电话网络区域,地幅很广,是我只有少数地方部队坚持斗争的地区,国民党特务、武装侦察队、还乡团频频破坏、窃听,严重威胁到线路的安全保密。野指组织了一个电话明线抢修队,配备线路器材设备及运输车辆,部署在机动位置,线路一旦中断,立即组织紧急抢修,恢复线路正常工作。同时,当线路一经建成后立即组织维护,每条线路每2-3公里设置一个维护哨,每个哨位配置2~3人,由电话员及人民群众、基干民兵参与配合,军民一道查线护线。

维护哨还兼有情报侦察任务,一旦发现敌情立即搭线向电话站总机报告,再按级上报。这种以人民战争思想武装起来的群众性护线保密工作,效果很好。一次,在沂水境内线路上,还乡团偷听电话、破坏线路,正在作案就被维护哨上的群众哨员发现,扭送到鲁中电话局处置。野指还在各重要交通枢纽、多条长途线路交汇点,部队相对密集集结及可能宿营等地域,开设中转电话站,提供电话保障。南下部队出发前,普遍增补了野战被复线及有线电话器材,行动中一到宿营地,随时都可使用线路向各电话站引接沟通,洒落在明线线路网上的电话站,就像一颗颗耀眼的明珠,把光芒射向周围的机关、部队。任何一支部队行动到任何地方,都能及时沟通对上对下及对友邻的联络,确保指挥与协同。对于通话距离太远的双方,受线路质量及技术条件限制,通话不畅或难以沟通时,设置在重要地域的电话站,还负责中间传话的任务,高级指挥机关间的传话,野指专门派出参谋人员担任,发话方说一句或几句,中转站复述到对方,这种办法不失为紧急情况下的一种补救,效果很好。陈顺焕回忆说,他为指挥员间传话,已经记不清次数了,往往都是战场形势急剧变化、战斗激烈紧张之际,每次传话都是刻骨铭心,因为都是在作战行动的关键时刻。

华野在建立战区有线电话通信网络以后,为绝对确保优先保障作战指挥制定了一系列程序规定及总机接转电话原则,这就是先军队后地方,先前方战急电话后战勤保障电话,先上后下,先急后缓。野指派出人员到各电话局、重要电话站协调指挥调度。这一战区有线电话网络规模之广,开通时间之长,使用效果之好是华野作战史上空前的一次,为保障华野一个个战役战斗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华野各纵队出敌不意地到达临沂、郯城前线,各部队立即中止无线电静默,所有电台,架机开设,互相沟通,原有电台的联络文件一律废止,启动了第二波电子战预案。这套快变的新的联络文件,是由众多电台的台名呼号、发信频率、通信密钥及快速变频等组成的规则所组成,其中以快速变频为核心,规定日夜不同频,同网不同频,部队每次转移时改频等,其余呼波、密钥都随频率改变而改变。此一规则要求所有电台必须尽量缩短电波信号发射的滞空时间,采取短促呼叫、短促沟通,拍发短文电报,长报分段译发,以此摆脱敌人监听、测向与干扰的跟踪。这是华野电子战中又一项创新。

敌第一兵团司令汤恩伯很鬼,他得知华野三个纵队向海州、连云港方向疾进,五个纵队待机,狡黠地将他的部队不仅不回撤,反而立即收缩,向临沂地区密集靠拢。华野原定突击寻歼汤恩伯的一部之意图,战机未获,敌变我变,粟裕立即改变决心,先敌行动,部队后撤配置于新泰、蒙阴、十字路一线待机迎敌,野指进驻蒙阴县坦埠集。

坦埠集是沂蒙山腹地的一个重镇,位于蒙阴县城东部,是蒙阴、沂水两县的交界地,坐落在梓河与野店河之间的一块土质肥沃的滩坡地上,四周沟壑纵横,群崮环绕。华野部队高度集中,密集部署在以坦埠集为中心的狭小地域,电台众多、电讯繁忙,虽然实施了新的电子对抗规定,仍不免授敌可乘之隙。

4月3日凌晨,华野电台侦得一份紧急密息,敌人无线电测向机测得华野部队大多已退踞坦埠集及其东西一线,野指机关进驻坦埠集。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喜出望外,他立即打电话给汤恩伯,商定当日派飞机轰炸坦埠集,地面部队直指坦埠集为主要突击方向,发起猛烈进攻。

华野一面部署迎战,一面组织机关部队紧急防空。地方单位及居民群众就地疏散隐蔽;野指各无线电电台分队进步伪装天线、降低发信功率;值班报务员严守岗位、坚持工作,敌机临空时,实施短暂停止发信;其余人员分散隐蔽在电台周围,随时做好准备应对紧急情况。当日午后,在坦埠集东南方出现四架美制B24重型轰炸机,由远而近,尚未到达坦埠集上空,敌机即已水平投弹,顷刻间,大地震撼、火光冲天、烟尘弥漫。看起来,敌机驾驶员投弹技术不佳,炸弹毫无目标,全落到坦埠集南侧的沙河岸滩边了。接着,全面的轰炸开始了,敌机群时而保持阵型,时而分梯次投弹,对坦埠集及其周围所有可疑目标轮番轰炸,整个坦埠集火海一片,浓烟滚滚直冲云霄,前后持续近一个小时。敌机飞走了,华野机关、部队、当地青壮年民兵、地方党政人员一拥而上,尽力扑救着火民房。经勘查,受损最严重的是华野后勤一军需仓库,库房被炸中起火,浓烟仍在大股大股往上冒,先前未及时撤走的一批夏装,转眼已成灰烬。与陈毅司令员住处毗连的两座民房被毁也很严重,幸好,陈司令员当时根本不在住处,敌机轰炸的斩首阴谋未能得逞。

野指六部无线电台分散配置在坦埠集及其周围各处,由于伪装到位,防空处置得当,未受重大损失,只其中一部电台的发信天线遭到破坏,天线被炸成段段铜丝,报务房一侧炸出一个十来米的大弹坑,气浪冲击到报务房房顶,房顶的泥灰纷纷坠落,大小不等的泥块掉落到报务工作台上,砸到摇机运输员的后背。值班报务员忠于职守、沉着镇静、坚持工作、不怕牺牲。坦埠集军民,由于事先充分准备,紧急防空到位,居民房屋财产等虽受到严重损失,却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这次敌机轰炸目标如此明确,不免让人都感到蹊跷,后来知道,国民党军使用的大功率测向机,远在周边大城市测判我指挥机关电台,由于距离远,因此测判准确度不高。为此,将分石又从美国乞求到一批新的电子装备,50部小型电子战术测向机,全部配置到进攻山东的前线部队,有的配置到第一线前沿部队,对华野各级指挥机关实行近距离测向,与各大城市既设的大功率测向机,远近协同,密切配合,加大了测定的准确度。这是坦埠集被炸的主要原因,山东战场又出现了一个电子新对手----战术测向机,测向机电子战出现的这一新形势,引起了华野首长及通信主管部门的高度警惕并正密切关注、密谋应对。当晚,野指机关转移至坦埠集以北约20公里的一个山沟小村----苏沟,严密伪装,隐蔽待机。

 敌机轰炸坦埠集以后,华野部队立即作了部署调整。敌坐镇徐州的顾祝同得悉后,以南线三个兵团,以集团滚进的战法,徐徐从几个方向朝华野压过来。在敌我两支军队频频运动中,华野发现敌人行动部署中,王敬久的第二兵团整编七十二师杨文泉部,从汶上、宁阳地区北进,占领泰安,其位置处于敌整个进攻阵型的最左翼,且较为孤立。粟裕认为这是一个围歼敌整编七十二师的好时机。他果断地制定一个甩开正面敌人,围点打援的“泰蒙战役计划”,攻击泰安城整编七十二师,吸引援军、伏击歼敌。

4月20日,华野“泰蒙战役计划”开始实施,以第一、第三、第十、三个纵队隐蔽西向,秘密接敌,围攻泰安。以第四、第六、第八、第九四个纵队部署打援,按时进入预定位置。以第二、第七两个纵队待机,监视东线敌第一兵团汤恩伯部及整编七十四师。野指机关转移至沂水县西部的西王庄指挥此一战役。

华野部队在紧张行动。野指制定并启动了第三波电子战方案,这个方案的斗争方式虽仍然是无线电佯动、静默、侦听,但具体的实施方法、内容已经与先前的方案完全不同了。华野这次组织的无线电佯动,实行主属台制,不仅设置了主台佯动,而且配置属台互动,另外,无论是无线电网络构成,电台位置都精心设计,呈现更加逼真。

野指佯动电台由野指三科通信股长张翼率领,配15瓦发信机及两部短波收信机,接替野指七部无线电台的无线电指挥网,实施假联络,收发假电报。佯动电台会同野指侦察科一个便衣侦察队和一个武装侦察队一起行动,隐伏于野指转移后的坦埠集北20公里小山村苏沟,以伪装野指仍在原地,对各个方向的指挥联络。佯动属台由正面抗击国民党军进攻的鲁南地方部队两个师的电台担任。两个佯动属台一方面继续担任本部队履行作战任务的通信保障,另一方面充任佯动无线电网内的属台,伪装成主力部队电台与佯动主台,进行联络,收发假电报。佯动主台同时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实施对当面之敌电台的信号截收。当佯动无线电网开通之时,野指机关电台无线电网内所属电台,全部再次实行无线电静默。不发报、不联络。野指还规定,各参战部队,运动转移到达预定位置后,距上级指挥机关及友邻20公里以内者,上下级之间、友邻之间一律不开设电台、不沟通联络,20公里以外者,只保持收信机全时守听,守候上级机关电台发信信号。泰蒙战役第一枪打响后,华野所有参战部队电台中止静默,全面展开工作。此时所有电台一律启用华野新制定的转盘表格式电台联络文件,这是野指集中了一批无线电专长的军中专家,经过无数次反复试验制作而成。这种转盘表格式文件,以快速多变为核心,转盘每转动一格,即可获得一套新规定,只需传一个口令、打一个电话、或电台的一个暗语通知,全军电台就能全面更换联络规定或局部更换联络规定,科学、灵活、快捷、使用简单、十分有利于摆脱敌人的无线电侦察、测向。这个方案以己之长,突出多变,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劣势装备对抗敌人的先进技术设备,实践验证效果很好。

4月2日,秦安方向首先打响,敌人摸不清华野部队的行动企图,竟然不知所措,这是华野电子战手段又一次发挥了重要作用。泰安北有泰山,南有徂徕山,城高八尺,护城河很宽,城周边设置鹿寨、铁丝网,城墙突出部筑有密集的地堡群,易守难攻。驻秦安城的国民党军整编七十二师原为川军精锐,狡猾多变,日美混合装备,善于山地守备战。攻城开始,泰安城守军异常顽强,师长杨文泉,趾高气扬,他依仗泰安城的坚固防御、附近友军密集,认为只要坚守住泰安城,各路援军纷纷增援,必定能把共军歼灭,这次正是自己立大功的机会,拼命鼓动部下顽强抵抗。可是打了两天,杨文泉被打得昏天黑地,四周友军虽近在咫尺,可担心被歼,就是按兵不动,毫无增援的动向。泰安战场竟然出现国民党军内一方受困,八方围观的奇特态势,也迫使华野的围点打缓计划,改为对泰安城的攻坚战。

 华野的攻城战打得很艰苦,经过激烈争夺,相继肃清泰安城外围之敌。为了加速攻城战,粟裕命令特纵司令陈锐霆率华野榴弹炮团赶赴泰安参战,榴弹炮大显神威,推毁了敌人赖以顽抗的城堡及许多防御工事,为步兵扫除了火力障碍。经过反复冲杀,华野第十纵队首先攻进东门,接着第三纵队又突入南门,部队一直打到敌七十二师师部杨文泉指挥所----岱庙。这时,华野电台就听到杨文泉在报话机里声嘶力竭地喊叫,他对就在不远处的新编十五旅旅长江涛绝望地说:“赶快靠拢,赶快靠拢,不然咱俩再没有见面机会了。”新编十五旅是一支新组建的部队,旅长江涛是杨文泉的亲信,杨断定江会不顾一切地拼死支援。但无线电话正在打着,江涛就听到报话机里传来一声巨响,通话也随即中断了,江涛知道一切已经无可挽回了,便喃喃自语道:“杨师长,对不起,部属实在无能为力了!”杨文泉没有被炸死,他换上士兵服混进华野第十纵队抓获的俘虏群中,企图逃跑,被第十纵队俘管营清查出来。杨文泉,黄埔二期生,也是个老资格的军人了,曾率部参加淞沪会战,抗战有功,可在反人民的内战中,再也施展不出任何伎俩了,最后病逝在抚顺战俘管理所中。

泰安战役歼敌整编七十二师等两万余人,华野电台的电子战又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


  二师分会  斯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