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百年越剧》导演日记(八)

  • 时间:   2022-08-18      
  • 作者:   钟冶平      
  • 来源:   越剧之家     
  • 浏览人数:  798

2002年5月5日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

微信图片_20220818154133.png

何贤芬,1935年2月出生在浙江金华。1952年加入浙江省文工团歌剧队。歌剧队后来改编为浙江越剧团,何贤芬老师为新中国的第一代越剧男小生,一生从事越剧男女合演改革,为越剧男女合演的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2020年8月在杭州逝世。

   今天下午继续采访何贤芬老师,请他谈越剧男女合演。他告诉我,他男女合演的第一个大戏是《罗汉钱》,在戏中扮演李小进,王爱勤扮演他的恋人。1952年年底,剧团在杭州胜利剧院连续演出了39场,一直演到春节期间。观众非常欢迎,可以说是一炮打响。接着排演了《小女婿》,在音乐唱腔上不够理想。当时在认识上有一些误区,认为要大胆改革越剧,使其成为具有浙江地方特色的新型歌剧,要求演员学习西洋歌剧的发声法,观众说王爱勤不是唱越剧,而是在唱歌了。这其实是忘记了越剧的基础,忘记了剧种的根本,所以走了一段弯路,好在及时发现并进行了调整。

微信图片_20220818154222.jpg

                         50年代《风雪摆渡》何贤芬饰三小子(右一)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浙江越剧男女合演取得了很大成功,培养了一批好演员,涌现出一批好戏,观众亲切称我们二团是“摆渡团”,《风雪摆渡》一直演到上海、青岛和北京,《雨前曲》也演了几百场。我在《豹子湾的战斗》《战斗的青春》中分别扮演连长和李铁,能够比较深入理解角色,表演从人物内心出发,运用传统手法去塑造人物形象,在表演艺术上大大提高了一步。那时周大风、卢炳容、陈献玉几位搞音乐创作的老师天天在琢磨唱腔,研究男女对唱时的音乐和谐问题。卢炳容老师采用“弦下调”设计的一些唱腔,既有越剧传统,又有创新发展,可惜他在三十六岁英年早逝,我们一直很怀念他。《孔雀东南飞·惜别离》这个唱段,就是卢老师的经典作品。卢炳容是浙江永康人,1950年参加中共金华地委文工团。1952年调浙江省文工团歌剧队,后在浙江越剧团担任作曲,在为女子越剧作曲的同时,他与周大风、陈平等人共同探讨解决越剧男女合演中的对唱和谐问题。1954年为何贤芬扮演的薛平贵这个角色,卢炳容在弦下调的基础上做成新的男腔,既有越剧的原有风格,又实现了同调异腔的男女对唱。

微信图片_20220818154420.jpg

                     越剧《云中落绣鞋》何贤芬饰石义(左一)  
    何贤芬老师说,越剧男女合演几起几落,坚持下来的就剩下我们浙江越剧团了,但我仍然充满信心。浙江越剧团领导很重视剧种传承,培养了一批后起之秀,抓了一批好剧目。我始终认为,只要有好演员和好剧目,剧团就一定能够发展下去。袁雪芬同志说,女子越剧和男女合演是相辅相成的,应该一起向前发展。

2002年6月18日浙江体育学校招待所

 微信图片_20220818154556.jpg

图片昨天下午,丁一老师从嵊州到杭州,为下一步拍摄做一些准备,上午和丁老师聊起姚水娟老师的往事。他告诉我,最后一次见到姚水娟是在文革中,省里组织批判浙江越剧界的所谓黑帮人物,当时省文化局丁九局长、浙江越剧团吕家振团长、还有姚水娟、金宝花、陈佩卿几位老师,都被拉到嵊县中学大操场进行批斗。他作为嵊县“三名三高”的代表参加陪斗,在批判大会上远远看到了姚水娟,但已经没有机会和她讲话了,这是最后一次见到她。1976年12月姚水娟在杭州逝世,终年六十岁。守护在她身边的亲人说,从病情恶化到弥留去世,姚水娟没有再说一句话,死不瞑目。1978年开始平反冤假错案,省文化局下文件给她平反,范瑞娟和傅全香等老艺术家从上海到杭州参加了追悼会。我在文革中从越剧界被扫地出门,发配到丝厂当工人去了,所以没有参加追悼会。当时没有人通知我,否则我是一定去参加的。


图片图片微信图片_20220818154709.jpg

                                      早年姚水娟剧照

微信图片_20220818154953.jpg

                               1961年姚水娟在浙江艺术学校办公室

2002年11月16日浙江医院


微信图片_20220818155054.png

    黄源,浙江海盐人,1905年出生,鲁迅先生晚年的学生和战友。改革开放时期任浙江省文联名誉主席,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2003年1月在杭州逝世。

下午到浙江医院采访黄源同志,到时他的夫人巴阿姨已在病房门口等候了。黄源同志是我国文化界的前辈,20世纪30年代追随鲁迅先生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携笔从戎参加了新四军,经历了1941年的皖南事变,1943年2月从新四军军部到浙东抗日根据地,直接领导了浙东抗日根据地的越剧改革。


微信图片_20220818155204.png

图片                       1949年上海大解放,黄源从主席台下来,

                          走在华东军区第三文工团的最前面(右二)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黄源同志参加了对上海文化界的接管工作,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1955年春天华东大区撤消后,他回到家乡任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浙江省文化局局长,成功领导了昆曲《十五贯》的创作,创造了被誉为“一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经典。1957年夏天,黄源同志被错误打成右派,直到1979年以后才重新走上领导岗位。

微信图片_20220818155255.jpg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今天黄源同志的情绪很好,思路很清楚,采访进行了两个多小时。讲到在四明山的难忘岁月,讲到抗日根据地的越剧改革,黄源同志有些激动起来,说真想再回去看一看,但遗憾现在已走不动了。讲到袁雪芬同志在越剧的地位,他说第一次知道她是越剧《祥林嫂》。当时我认真地读了剧本,发现这个演员是追求进步的,在演出《祥林嫂》时袁雪芬她们就和地下党有了联系。后来在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几次斗争中,袁雪芬同志表现很勇敢,坚决不屈服。上海解放后,袁雪芬同志是我们在越剧界依靠的中坚力量,是越剧带头在上海戏剧界进行改革的。当时袁雪芬她们的工资待遇很高,跟开国元勋一样高,她们自己坚决要求降下来。

谈到20世纪50年代越剧发展时,黄源同志说,那个时期是越剧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会发展得那么好,其实我们是根据毛主席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根据这个剧种的特点来改革越剧的。三反五反时期,袁雪芬她们创作演出了一个戏,是反映穷苦人民翻身解放的故事,演员在台上非常认真的演,台下却空空荡荡的,没有什么观众。中央代表看到了这个情况,回到北京向周总理汇报了这个事情。不久我到北京开会时见到了周总理,他问我对越剧改革有什么想法?记得我当时讲了三点意见。周总理听了以后说:你再好好认真考虑一下吧,苏联的芭蕾舞经过多少年的功夫,只有一个半是成功的”。周总理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一直在琢磨越剧如何改革和发展。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真正注意到这个剧种的特殊性,注意到越剧的抒情和柔美,注意到喜爱她的观众结构成分。在整理改编《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的过程中,我们把传统和现实完美地结合起来,并加以创造性发挥,实践证明我们这个思路是正确的。采访结束,我们陪坐在轮椅上的黄源同志和巴阿姨在医院小路散步。晚上拿到黄源同志为《百年越剧》的签名和老人家送给我的一本书。



                         钟冶平  

                       2022-07-29
 

微信图片_20220818094008.png 

作者介绍
    钟冶平,国家一级导演,越剧史学家,曾任职于浙江电视台文艺部、浙江卫视节目中心。四十年来,执导的纪录片、电视剧、大型综艺晚会,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

图片他对越剧的突出贡献,是在历经六年创作的10集纪录片《百年越剧》中担任总导演。该纪录片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第20届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奖•一等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摄影奖”;浙江省广播电视文艺奖•文艺专题一等奖;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浙江省电视文艺牡丹奖•一等奖。出版百年越剧文集《万紫千红总是春》。在20集越剧名人纪录片《舞台姐妹》中担任总导演,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在13集纪录片《浙江戏曲名人》中担任总导演。在国内首家影像越剧馆担任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