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父亲的军功章

  • 时间:   2021-12-06      
  • 作者:   朱锋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浙东分会     
  • 浏览人数:  777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父亲朱文斌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五十八师一七三团作战参谋,在第五次战役的朝鲜682高地战斗中,志愿军五十八师一七三团三营面临被敌人三面包抄的危险。危急情况下指挥部曾派出两名通讯员去传达突围命令,不幸的是,两位通讯员都牺牲在了路上,于是,团部果断派出父亲再次上高地传达命令。临危受命的父亲,利用自己熟悉侦察及作战的经验,躲过敌军的枪林弹雨,快速登上了682高地,向当时亲临战场一线指挥三营作战的团长报告了立即突围的指令。团长激动地握着父亲的手,感谢他冒死送来解救三营免遭厄运的命令,最终五十八师一七三团三营顺利退围。送达完命令,父亲转身赶回团部。这时天色已黑,下山途中,在一个山坳里,父亲看到躺着一片人,当时父亲已感十分疲劳,凑近一个志愿军战士身边,拉过一点他盖的毯子,说了声“兄弟,借个光休息一下”,便躺下睡去。天蒙蒙亮时,父亲被冻醒,四周寂静无声,起身推推身边的战士,这才发现,那是不知什么时候就已牺牲的战友。再看看周围,都是死去的人,有美军,有志愿军,父亲起身赶回团部,并报告了情况。因为父亲危急时刻英勇机智地完成了解救三营脱围的任务,为组织反击黑云土岭战斗传达命令,起到了关键作用,经中国人民志愿军五十八师团师党委批准荣立二等功一次。

image.png   

朱文斌 

 父亲对于美军坦克是有很深印象和刻骨仇恨的,战斗中一串一串的都是坦克打出来的子弹,对我军的杀伤力非常大,尤其在通过敌军布下的铁丝网时,我们志愿军战士以小组为战斗队形往前冲,即便冻伤加枪伤,也阻挡不住继续向前,向前。父亲说:我亲眼看到,战士爬到敌人坦克上,用手榴弹、炸药包炸不动,反而被坦克炮塔一转给转了下来。有些战士就想办法,往坦克履带上塞炸药包、捆绑在一起的手榴弹,总算是炸坏了两三辆坦克。当时,经过几次冲击,我们的伤亡很大,但前面的牺牲了,后面的又冲上去,前赴后继,以血肉之躯迎战钢盔铁甲,战士们所表现出的英勇无畏,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所以当父亲见到反坦克武器时真是异常兴奋,恨不得立刻掌握要领,拿到战场上消灭敌人的坦克。

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记录片《长津湖战役纪录片》中有这样一段采访记录:

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五十八师一七三团作战参谋朱文斌说:“我们跟日本、国民党、伪军都较量过,但是真正向我们跪下、缴械的还就只有美国!”正如美国军事史专家沃尔特·赫尔姆斯在《在朝鲜战争中的美国军队》中的肯定: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看出,中国已成为—个可怕的对手。1951年的一次围堵美军运输车队的战斗中,二十军五十八师朱文斌所在部队采取掐头去尾的作战方式,缴获了美军大量的武器弹药和食品罐头及衣物,其中缴获了美制单兵反坦克火箭炮,朱文斌开箱见到火箭炮时兴奋的一夜未眠,分析琢磨这新型武器的构造,并基本掌握了射击要领,天蒙蒙亮即描准远处小山包进行了实弹试射并命中目标,团首长非常高兴,向上级作了汇报,所在部队随即指示朱文斌组织战场集训并任队长,由师属各部队抽调精干战士参加了7天战地训练,参加火箭炮训练班的战士们在后续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潘泽民学员英勇战斗,击毁美军坦克三辆,成为反战车英雄。

image.pngimage.png

            1952年8月朝鲜前线尚洞里火箭筒集训班合影

在美军陆战一师的天上空军、地上炮火严密封锁下,在尚洞里及龙浦里,父亲带领部队组织并实施了战前培训火箭炮手的训练,时间虽短,成绩显著,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因此,经中国人民志愿军五十八师团师党委批准,父亲再次荣立二等功一次。

image.png

                         朱文斌的立功证书

父亲的老照片上胸前挂着两枚朝鲜奖章,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内容,前些日子请大院朝鲜族子弟翻译,才知道是抗美援朝期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军功章。两枚军功章内容相同:因参加反对美帝武力侵略、解放朝鲜的正义战争中立下军功,为此分别于1953年9月1日和1954年2月20日,由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朱文斌此军功章。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为朱文斌颁发的军功章

朝鲜军功章上刻有一名持枪战士,背景为朝鲜国旗和旭日光芒。这些军功章熔铸了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铭刻着志愿军的光辉业绩,见证着这段血与火的历史,记载了这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它们已成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缩影,也是对后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敬爱的父亲,我们永远怀念您!    


                    浙东分会  朱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