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把医院建到前线去

  • 时间:   2021-11-17      
  • 作者:   陈海峰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     
  • 浏览人数:  269

车桥战役的战场救治实况

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与日寇作战2万多次,至1944年3月,车桥战役是新四军消灭日军最多的一次战役。作为新四军第一师第一团卫生队长,我参加了此次战役的战场救治工作。

车桥镇位于淮安城东南20多千米,是日伪军插入我新四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师根据地结合部的重要据点,有大小碉堡53个,周围还拱卫有13个日伪军据点,设防严密,深沟、暗堡随处可见。镇上有日军80多人,伪军600多人。当时有这样的说法:小小淮安城,大大车桥镇。淮安城没有飞机场,车桥却有一个小型飞机场。车桥镇还曾是反共老手韩德勤江苏省政府所在地,有36巷72弄。1943年2月17日被日军占领。

由于车桥据点是敌伪插入新四军苏中、盐阜、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的一个钉子,使我军几个抗日根据地不能连成一片,粟裕司令员决定拔掉这颗钉子,用围点打援的战法尽可能多地消灭一些日军有生力量。战役目标是“攻坚打援,以打援为主”。共动用兵力5个主力团,其中有3个加强团,每团2000~3000人(当时一般一个团为800 ~1000人)。编为三个纵队:以新四军第一师老一团 ( 代号龙潭大队 )3000多人( 车桥战役后即为师教导旅,第二十集团军前身 )、泰州独立团、第三分区特务营组成第一纵队,担任打援任务。由著名的独臂将军廖政国指挥。我率野战医院随老一团行动。

第二纵队以第一师第七团 ( 代号广东大队,第二十三集团军前身 ),负责主攻车桥。第七团卫生队长是彭道清,副队长周振欣,休养所所长张瑾。由第一师师部山炮连支援攻打碉堡,当时山炮连仅有27发炮弹,粟裕司令员限定炮连连长只能用3发炮弹,曲射山炮改用平射,必须攻下最坚固的中心碉堡。

第三纵队由陶勇指挥。以第五十二团 ( 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八旅的主力 )、江都、高邮独立团组成。苏中军区教导团和第四分区特务团为总预备队。总兵力为5个团。

新四军第三师策应保障第一师作战部队的北面及侧后的安全。

战役全局由粟司令员统一指挥,叶飞为前线指挥。

战役开始前,前指要求我率领老一团卫生队和团休养所组成临时野战医院,确保收容重伤员200名。轻伤员由各作战部队自己负责。

按照前指要求,我在前指东北的西港附近设置了野战医院,在距芦家滩打援阵地以北1000米的小马庄一带,布置了包扎所、转运站和临时手术室。我的任务主要是负责打援部队的战场救治任务,兼顾其他方向的重伤员。参战的医务人员有:团休养所所长蔡今如(史凌),副所长吴友廉,姜明、李励、俞路迅。团卫生队医务员乐秀达、孙耀庭、沈华,卫生员李虹、周长生等,一营医务员陈小海,二营医务员余益源,三营医务员田性松等。

1944年3月5日凌晨,粟司令员指挥部队发起了车桥战役,激战一天,基本控制了车桥镇。

日军得知车桥告急后,立即从淮安、淮阴、涟水抽调了800多人,分批驰援车桥。阻击战在车桥西北6000米的芦家滩一带打响。这里是日伪援军的必经之路。地形对伏击打援非常有利。我军预先在河边土公路旁的乱坟堆里埋了不少地雷。廖政国指挥部队在这里重创了日军山泽大佐一部,共歼灭日伪军800多人。我军实际俘获日军官兵48人,其中重伤俘虏24人因救治无效,死在了我野战医院。我方伤亡238人(亡53人)。

战役中的战伤救治实况:

敌军第一批增援部队240多人被我军阻击于芦家滩一带。日军在利用地形时陷入我军埋设的地雷阵,被炸死数十人。日军山泽大佐就是在此处被炸死的。日军残部狼狈逃窜至韩庄。老一团在廖政国的指挥下,给逐次增援的日军以沉重打击,迫使其龟缩到韩庄固守。5日晚,廖政国指挥部队对韩庄日军发起总攻击,与敌展开激烈的白刃战,将其大部歼灭,其残部向西逃窜。其间,日伪军200余人乘夜暗绕开我军正面防御阵地,从芦苇荡偷偷迂回过去,企图继续增援车桥。廖政国发觉后,指挥部队予以堵击,歼其一部,其残部窜入小马庄后被我军歼灭。

我军攻击韩庄时,日军陆续增援了4批共500多人。激战中,有200多日军突然冲到小马庄我临时野战医院附近。当时,野战医院收治了120多名重伤员,包括一些日军重伤员。但负责保卫医院安全的战斗员只有一个警卫排和一个通讯班,形势异常紧张。许多医务人员都持枪参加了战斗。一些后勤人员没有枪,操起手榴弹向敌军投掷,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与战前全员大练兵有很大关系。主力部队很快赶到,将日寇压缩到几座孤立的瓦房里。我军对其发动火攻,逐屋争夺冲杀,消灭了大部分敌军。一些医务人员与作战部队一起缴获了大批战利品,共同打扫了作战现场。

6日,车桥、芦家滩、小马庄、韩庄残敌全部被消灭后,第5批增援日军100 多人,刚接近韩庄,就发现形势不妙,掉头窜回淮安。7日,困守车桥小土围子内负隅顽抗的日军乘隙逃往淮安。我军乘胜扩大战果,至13日相继收复了泾口、曹甸镇等据点10余处。

战后,日军在3月8日至13日几天中,撤离车桥周围大小据点27个,使淮南、盐阜、淮北、苏中抗日根据地连成了一片,形成了对华中日军战略反攻的有利形势。

车桥战役是华中新四军抗战以来歼灭日军最多的一次战役。车桥战役是华中敌后战场转入反攻的标志。战后,苏中新四军第一师取得了8个月的练兵安定环境,练兵后,新四军第一师主力部队南下苏浙天目山,直逼杭、嘉、湖地区和上海。

此次作战中,我军有大批伤员是通过自包扎、互包扎和部队卫生员包扎相结合实行救助的,大大降低了伤残率。这与粟司令员等领导高度重视部队医疗卫生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战前,部队曾开展了“普包运动”,要求所有战斗员都要学会初步的战伤包扎;每个班还要训练出3名卫生战士,这在车桥战役中见到了成效。战场救治中,我们还通过改进单一使用绷带急救包,积极利用三角巾、腹带急救包等多种材料实施救治,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战役总结中,我们提出的一些建议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比如:战伤救治组织要尽可能靠前设置,以便及时抢救,减少死亡;医疗卫生人员要尽可能配备自卫武器;白刃战中,我军战士腹部受伤多,因日军步枪长,因此,基层战斗员应配备长矛。事后,老一团每个作战小组都配了一把长矛(手镖),一直用到解放战争后期,在肉搏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新四军苏浙军区天目山五云里竹子医院

1944年12月,粟裕奉命率领苏中新四军部分主力部队,渡江南下苏浙皖边,创建了苏浙军区。这是为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做准备的一系列战略性作战。部队刚站稳脚跟就主动向日伪军发动数次进攻作战,取得了胜利。当我军进驻天目山地区,准备进一步向日伪军盘踞地区发展时,遭到国民党顽军的截击。敌先后向我军发动了三次大规模进攻,妄图一举歼灭我南下部队于天目山地区,制造“第二次皖南事变”。我新四军苏浙军区部队被迫自卫反击。当时正处于粮食极度困难时期,作战部队经常断炊。此时,杭、嘉、湖三角地带是日寇重兵驻守的区域,不断出兵配合顽军向我进攻。但在苏浙军区部队的奋战下和在天目山地区安吉县、孝丰县及苏南老根据地人民的全力支援下,我军取得了天目山三次反顽战役的胜利。三次战役都是在天目山安吉、孝丰境内进行的。

苏浙军区野战医院是全军区仅有的一个特殊的“野战医院”,在烽火连天的战区内辗转跋涉,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三次反顽战役的战伤救治任务和转运大批伤员的任务,保障了战役作战的顺利遂行。

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中,我军伤员共有700多人,我野战医院收治重伤员162名。

第三次战役,敌从江西调来装备精良的国际纵队共14个师43个团,6.6万多人。我军3个纵队2万多人,激战23天,歼敌9000多人。我军伤亡2673人,全军区7个野战医疗队加6 个团休养所共收治伤病员2981人。我野战医院共收治重伤病员1200多人。由于我作战部队是采取的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的大兵团连续作战的运动战,增加了我军卫勤组织和战伤救治以及伤员转运中的许多困难。当时,除了野战医院伤病员粮食供应十分困难外,主要是药材供应和医疗用具极度缺乏,只能就地取材来解决。

我们野战医院驻扎在天目山麓港口附近“竹海”中的五云里村一带。

在医药物资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我们野战医院充分利用当地的竹子资源为伤病员服务,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1) 依靠当地能工巧匠制成各种医用竹器。比如:各种病床和手术床等,有一般的竹床,有半睡半卧起落自如的胸部创伤患者专用病床,有在伤员臀部下挖孔装有竹制大便盆的重伤员专用病床,有可配置牵引的骨伤科竹床等等。当时,最能干的老竹匠刘兰花及其侄吴岩桂,给我们很大帮助,只要我们提出具体要求,他们就能心领神会地制作成各种适用的医疗器物。(2) 竹制换药盆、灌肠器、盐水输液架、盐水注射器、大小便盆、竹制夹板、竹瓶代玻璃瓶、食具 ( 竹碗、竹菜盆、竹筷 ) 以及伤员吸水竹管、竹筒等等。日常病室用具凡可用竹制作的都用竹子做。其中几种还在1950年8月的全国第一届卫生会议的全国卫生展览会上,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展室中展出过。(3) 当时医用敷料已到了极为匮乏的地步,我们就用当地土产竹制纸 (已有1700多年制纸历史,这一带有近百个大小纸坊 ) 经消毒后,多层竹纸代替换药纱布用,其吸湿性弹性都很好。(4) 用浸制过的竹蔑制成灯笼,照明用。(5) 由于远离茅山,宜(兴)、溧 (阳)、句 (容)、金 (坛) 等老根据地,部队的粮食供应极为困难。双方作战部队10万人左右。而孝丰全县人口仅9万多人,无法提供部队所需粮草。前线部队经常断炊,但只要有缴获,他们就会把食品、药品等物资运到医院来。即便这样,也只能保证伤病员一天两餐稀饭,不得不用竹笋、笋干充饥。为解决食物短缺问题,我一方面动员医院全体人员抢种玉米和生长快的蔬菜;一方面向老百姓请教,上山挖可食的野菜、以补粮食之不足,可远水救不了近火。当时,前方部队常有因食野菜,银杏等食物中毒的重病员送到医院来抢救。虽然,竹子全身是宝,毕竟不能当作主食,食久人也受不了。(6) 当时,在五云里医院还有一个用竹制的小发明,发明者是李家广同志 ( 保健科科长,新中国成立后为武汉军区卫生部部长 ),他十分聪颖地将毛竹制成了玲珑可用的“自来水笔”,只有一小段吸水皮管不是竹制的,许多人都仿效制作应用。

五云里“竹子医院”,在第三次反顽战役的紧要关头,即我军大踏步从新登、临安后撤以便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时候,不幸暴露在顽敌进攻前沿。为了预防万一,我们一方面依靠当地群众,在茫茫竹海中,分散建立了20多处“竹子病院”,必要时可以将伤员转移到那里隐蔽治疗。另一方面,向粟司令员报告了医院的困境。粟司令员当即调来4个团的作战部队,星夜将1200多重伤病员抬送到300多华里以外的苏皖边广德宜兴的太平村、大栗园一带继续治疗,并准备继续收容第三次战役第二阶段作战的重伤员。这种不使一个伤员被丢弃,调4个团作战部队长途运送伤员的事,应该说是新四军成立后从未有过的创举。就是这个“竹子医院”,在1945年10月苏浙军区部队北渡长江后,成为华中军区第一后方医院的骨干力量。1946年又成为淮安湖心寺苏北国际和平医院的骨干力量。

“竹子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医院”。因为,新四军苏中部队南下时,没有带一个医院或医疗队,医院的组成就是由卫生部的工作人员、医干轮训队的学员20几个人以及苏浙军区医务职业学校的40多个学员混合组编而成。医干轮训队的3个学习组,编成3个医疗队,担负了艰巨的野战收容治疗任务。其中,还抽调了一个医疗队,前伸到距医院80华里的临安怀王庙,负责伤员后送转运任务。战役中,该院很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所有战伤救治任务。这个竹子医院还为我军培养了一大批高中级卫生干部,他们在解放战争和建设新中国的卫生事业中做出了很大贡献。

 

一师分会 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