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暨新四军成立80周年,今年9月9日是彭雪枫诞辰 110周年纪念日。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中,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党的“一大”会址,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使我们深受教育和鼓舞。今天,我们深切缅怀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高级将领、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彭雪枫将军。回顾他光辉的战斗历程和丰功伟绩,感悟他卓越的领导风范和军事指挥艺术,学习他崇高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格,表达对他深切的怀念和崇敬之情。这对于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彭雪枫在炮火连天的抗日战场上,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他的不幸牺牲,不仅是全党全军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重大损失。彭雪枫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是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他的光辉业绩永垂青史。延安和淮北举行了公祭。洪泽湖畔,万人空巷,为他送别。中共中央委员会的挽联是: “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死入生,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陈毅共挽的挽联是:“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存,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 千万里破碎河山,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 。
1988年10月,中央军委确定彭雪枫为我党我军33位军事家之一。1997年8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彭雪枫将军画册》题词:“文武兼备一代英才功垂祖国泽被长淮”。我通过学习《彭雪枫军事文选》、《彭雪枫传》和阅读有关历史资料,谈谈学习彭雪枫将军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的一点体会。
彭雪枫的少年时代是清末民初最黑暗的时代,列强入侵、政治腐败、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同时,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革命风起云涌、急剧变化的时代。这样一个时代使他养成了自强不息和勇敢机智的坚强性格,仇恨统治阶级残酷的压迫和剝削,对受苦受难的广大民众怀着深切的同情。这些,对他的成长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在求学期间,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和《新青年》等书籍,以及李大钊、鲁迅、邹韬奋等人的著作,犹如在漫漫的黑夜里,见到了灯塔。在党的教育下,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 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汇文中学党支部书记,负责北京东城的学生运动,开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峥嵘岁月。1927年他辗转于北京、天津、烟台、上海等地从事青运、工运、农运和兵运工作。面对蒋介石反革命大屠杀的白色恐怖,他抱定了 “革命是顾千家万家,不能只顾一家”, “既革命就不怕危险”的决心【1】,积极从事党的秘密工作。经受了复杂严峻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他的政治信念更加坚定。
听党指挥是永远不变的军魂。彭雪枫具有坚强的党性,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坚持党的原则,为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和纪律,巩固部队做出了贡献。1930年8月,红三军团红八军政委邓乾元,因与军团长彭德怀发生意见分歧,而企图脱离前委的领导而擅自行动,走上了违犯党和军队的组织纪律的错误道路。在这个关键时刻,时任红八军第六师政委的彭雪枫,出于维护党和红军团结的愿望,及时将邓乾元煽动分裂的错误报告了前委和军团政治部。前委和军团政治部认为,邓乾元的问题非常严重,决定将红八军的军委扩大会议改为红三军团前委扩大会议。会议认为邓乾元的上述活动是“超组织的行动”,是宗派主义的表现,因而撤销了他红八军政委和党委书记的职务。当时,在红三军团工作的邱一涵同志回忆说:至此
“三军团中的无原则纠纷和宗派主义倾向,便很快克服了”。【2】
在敌我生死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战争环境中,彭雪枫具有敏锐的政治警惕性和坚定的原则性。1931年9月,时任红三军团二师政委的彭雪枫根据有关情况,察觉到师长郭炳生带着单独在外活动的五团向敌占区靠近,行动异常。为了防止意外,他立即向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委陈毅作了汇报。在商定了缜密计划后,彭雪枫不顾个人安危,带领随行武装人员,连续 5天跟踪追赶,终于赶上了五团。通讯排长彭雄对他说,郭炳生给大家讲,你已经牺牲了,他这几天的行动十分可疑。彭雪枫召开干部会议,果断决定,黄昏之后部队立即返回。当晚,郭炳生趁着天黑下雨,仅带着少数人出逃,叛变投敌。
彭雪枫在处理郭炳生叛变事件中,思想敏锐、立场坚定,措施果断,表现出过人的胆识和气魄,受到周恩来、彭德怀、陈毅等领导的高度赞扬。陈毅说:“这件事他(彭雪枫)办得很好,挽救了部队,表现了我们红军政工人员的领导作用,这个时候,我看出他应付事变的机警和能力。”。【3】
1934年1月,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他荣获了中华苏维埃政府颁发的“红星奖章”,这是党和人民对他在此次事变中的突出表现和其它贡献所给予的最高奖赏。在此后的战争岁月里,不管环境多么险恶,战斗多么惨烈,生活多么艰苦,道路多么曲折,他都对党忠心耿耿,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直至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彭雪枫作为杰出的军事家,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忠诚使命,智勇双全,身经百战,表现出勇猛顽强的革命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1930年7月,在攻打长沙战役中,彭雪枫指挥部队率先登城,并两次突入敌包围圈救出被围部队。在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中,他身先士卒,披坚执锐,率领部队打了不少硬仗、恶仗、胜仗。1933年,在抚州八角亭突围战中,由于意外情况,一股敌人突然冲到了师指挥所附近。他临危不乱,亲率身边仅有的一个通信排,组织反冲锋,击退了敌人,转危为安,自己却光荣负伤。长征途中,他率部参加了四渡赤水、夺取娄山关、抢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吴起镇阻击战、直罗镇战役等重要战役战斗,一路斩关夺隘,战绩卓著。彭雪枫被誉为红军中“优秀的青年将领和模范的政治委员”。
1938年9月27日,彭雪枫担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他率部东渡黄河,挺进
抗日前线。窦楼初战获胜后,又挥师东进,转战豫皖苏三省边界。在日、伪、顽、匪犬牙交错的夹击中,他以卓越的革命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广泛发动群众,粉碎了敌人多次扫荡,开创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蒋介石发动了皖南事变。面对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的大举进攻,彭雪枫率领四师健儿进行了三个月的艰苦斗争。后来,为顾全大局,忍痛将主力转移到津浦路东。他与邓子恢等同志一起坚持淮北敌后抗日斗争,指挥军民反扫荡、反蚕食,先后取得了33天反扫荡等数百次战斗的胜利,使四师部队成长为新四军的劲旅之一。1944年4月,日本侵略者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大举向河南腹地进攻,国民党40万大军节节败退。彭雪枫坚决执行中央军委关于向河南敌后发展的战略任务,率部同敌伪顽匪顽强战斗。在我军胜利西进的途中,他为解救豫皖苏边区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紧张艰苦的战斗生活中,彭雪枫勤于学习,善于总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刻苦钻研。
他认真学习研究和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结合指挥作战和领导工作的实践,深入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对扩大人民武装、开展人民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建立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游击战的战略战术等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他曾到山西大学讲授《游击队政治工作教程》,阐明游击队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任务、原则和内容,被有关出版社印成单行本发行。他撰写的《平原游击战的实际经验》一文,通过生动具体的战例和深入浅出的分析,探讨了平原游击战的基本原则和战略战术,受到毛主席的充分肯定,并推荐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发表。1997年8月,经中央军委批准,编辑出版了《彭雪枫军事文选》,收入文章、电报、书信、文告等112篇,共51.2万字。
适应形势发展,坚持原则,机智灵活,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1936年9月,在国内革
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转变的重要关头,彭雪枫奉党中央、毛主席之命,秘密前往西安、甘肃、绥远、山西等地,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多次会晤国民党高级将领,宣传我党抗日救国主张,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并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实现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为红军开赴山西抗日前线作出了贡献。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在中共北方局和周恩来的领导下,努力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爱国力量,为打开华北抗战局面和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山西抗日前线,实施战略展开,发挥了“先行官”的作用。他在中原领导开展统战工作中,积极发展抗日进步力量,团结国民党爱国将领,孤立顽固派,为开展和坚持中原敌后抗战奠定了基础。他总结的《豫皖苏边三年统战工作之经验教训》,被党中央转发各抗日根据地学习借鉴。
彭雪枫具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注重从实际出发,提高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创造性。他坚决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弘扬优良传统,不断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1937年10月,他在《游击队政治工作》报告中,全面阐述了“政治工作是军队中的生命线”的重要原则,充分肯定了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他高度重视党的建设。
1940年10月21日,针对当时部队的状况,做了《为建设铁的党军而斗争》的报告,明确提出反对军阀主义、本位主义、极端民主化、封建迷信等错误思想。1943年7月4日,他在淮北区党委扩大会上作了《贯彻中央新指示,继续开展整风运动》的报告,有力的推动了淮北区党和军队的整风运动。他认真抓好干部队伍建设。1938年3月,根据长江局关于“增强部队的战斗力,设教导队吸收青年学生,除训练参加部队的工作外,主要的还是要创造党的干部。”的指示【4】,彭雪枫创办了竹沟教导大队,亲自作开学动员和授课,发扬抗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提高军政素质,培训干部近千名。1940年,又将随营学校改为抗大四分校,他兼任校长,加强对干部的培养。
他重视宣传教育和文化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他曾在《新华日报》、《解放周刊》、《八路军军政杂志》、《真理》、《党的生活》、《军事建设》、《拂晓报》等十多种军内外报刊杂志发表文章56篇,其中,为《拂晓报》写的社论、专论等有36篇。【5】他主持创办的《拂晓报》、“拂晓剧团”,为宣传教育群众、激励部队士气发挥了重要作用,连同后来组建的骑兵团,被誉为他治军打仗的“三件宝”。彭雪枫具有多次军政岗位互换和军政岗位“一肩挑”的任职经历,是一位文武皆优、素质全面的高级将领。他积极倡导军政互学互通,发表了《马克思主义者要学习军事》等文章,强调军事干部要懂政治,政治机关、政工干部和其他非军事人员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参加军事训练,全面提高素质。
彭雪枫作为的高级干部,注重保持党和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艰苦奋斗,克己奉公,与官兵同甘共苦,从不搞特殊化。在西安、太原等地做国民党上层统战工作时,尽管经常出入富豪之家、处于酒绿灯红之地,但他洁身自爱,出污泥而不染。他主持太原八路军办事处工作时,虽然手过千金,但从不浪费公家一分钱,受到党中央的表彰。游击支队刚成立时,经费、粮食、弹药、药品十分困难,有时连每人每天五分钱的菜金也发不出来。彭雪枫带领部队发扬穷干、苦干、硬干的精神,努力克服困难。他曾负伤,又患有严重的胃病。有一次,炊事员为他做了碗面条,他立即把副官雷鸣叫来说:“同志,这是叫领导脱离群众。”让雷鸣把面条端了回去。1941年9月24日,彭雪枫与林颖结婚。他的被子还是1937年一位爱国人士送的,战友们在帮助布置新房时,发现了这床破旧的被子,要新买一床,他坚决不同意。
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亲属也一视同仁。有一次林颖的钢笔丢了,一位领导将公家的一支钢笔送给她。彭雪枫知道后,立即用稿费按价付还。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确实体现了他以身作则、一丝不苟的作风。
彭雪枫自觉践行了我党我军宗旨,大公无私,心系群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为了减轻群众负担,要求部队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彭雪枫率先“月下打草鞋”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豫皖苏和淮北根据地,他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领导开展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教育部队拥政爱民,带领官兵为群众开渠打井、修堤筑坝等,做了大量好事,许多感人事迹广为流传。
严于律己,坚持真理,修正错误。1941年2月,汤恩伯所部九个师共10万余众,突然
向新四军四师和豫皖苏边区发动猛烈进攻。彭雪峰率部被迫自卫,英勇抗击,血战三个月,部队遭受了挫折,转移到皖东北根据地。四师两次召开会议进行检讨和总结,军部派政治部主任邓子恢前来指导。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与彭雪枫多次长谈,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形成了共识。随后召开了师军政委员会扩大会议,彭雪枫作了报告,反思了经验教训,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开展了相互批评。邓子恢做了总结,充分肯定了四师多年来取得的成绩,实事求是地分析了经验教训,提出了今后工作意见。【6】部队遭受了严重损失,彭雪枫十分心疼,对一些同志过分、甚至是失实的指责他并不计较,问题是今后怎样巩固和带领这支部队继续前进。邓子恢的总结对他来说,无异是空谷足音,感激和鼓舞交织在一起,使他重新焕发了充沛的精神力量。彭雪枫致电党中央和华中局,请求把邓子恢留在四师,兼任政委。7 月11日,中共中央任命邓子恢为四师政委。【7】彭雪枫严肃认真的自我批评和邓子恢的总结报告,在四师干部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大家着眼于从失利中吸取教训,部队建设步入新的起点。张震曾回忆说,“雪枫的态度,表现出共产党人的宽阔胸怀和高度的党性修养。”【8】陈毅评价说,彭雪枫同志“敢于揭露自己,批判自己,这种勇猛精进的革命精神,正是我们同志应向他学习的。”【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上个世纪以来,无数革命先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身于伟大的革命洪流中,他们的人生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铭刻着历史前进的烙印,闪耀着时代变革的辉煌,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这正是老一辈革命者的光荣和骄傲!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代表了一个时代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品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辐射力和生命力。彭雪枫将军光辉的战斗历程和崇高的精神品格,充分体现了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初心,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学习和传承。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以一首诗表达对彭雪枫将军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北战南征热血倾,竹沟起誓壮歌行。蜚声拂晓军心振,驰骋铁骑烈马惊。
文武皆优兴大业,德才兼备育群英。为酬壮志罡星殒,泽被江淮百姓情。
注释:
1.彭之久《悼胞兄雪枫同志》《忆彭雪枫同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2页。
2.邱一涵《忆彭师长,学彭师长》载《忆彭雪枫同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8 页。
3.陈毅《追忆彭雪枫同志》1945年1月28日《解放日报》。
4.引自《抗战初期中共中央长江局》第137页。
5.根据《彭雪枫军事文选》收录的文章统计。
6.《关于四师三年来在豫皖苏边区斗争总结(节录)》,见《淮北抗日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7.《邓子恢传》人民出版社 1996年7月第一版第277页。
8.9。《彭雪枫传》324、324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7月第二版。
刘苏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