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鏖战中原 浴血突围 ——父亲谭俭生在中原突围中的一段经历

  • 时间:   2020-10-29      
  • 作者:   谭果林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     
  • 浏览人数:  1039

我的父亲谭俭生1930年在湖南茶陵参加革命,1936年随红六军团长征到陕北,1944年11月,参加根据党中央战略部署所组建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独立游击支队(简称八路军120师359旅南下支队),任作战参谋。1945年到达中原抗日根据地。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撕毁国共双方于1月间达成的《停战协定》,以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指挥10个整编师,约30余万人的兵力,首先对我中原军区部队发起大规模进攻,致使全面内战爆发。

在敌人大举进攻面前,中原军区部队为保存力量,争取主动,迅速实施分途突围。主力部队分为南北两路向西突围。由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委郑位三、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率中原局、军区机关及一部分主力15000余人26日晚从北路突围。

险遭厄运

在突围期间,父亲因在战斗中左臂负伤,只能跟随干部休养连一起行军。正当部队准备突破封锁线时,他又染上了急性痢疾。原以为是一般的腹泻,心想只要不吃东西,坚持一天把肚子里食物拉干净就会好的,没想到这次非常厉害,一天腹泻10几次,浑身无力,可能是由于脱水引起的酸中毒,严重时整个人处于休克状态,躺在老乡家的木板床上连起来上厕所的力气都没有了,只好让通讯员把床板拉开一条缝,扒开铺在上面的稻草,躺在床上大便。当时没有其他药品,团部卫生队长给了他一块鸦片,让就水吞服下去以缓解症状。病情刚有一点好转,就开始随队行军转移。通过平汉铁路的那一天,部队急行军一天一夜,拂晓时顺利越过铁路,进入伏牛山区。这时父亲想,已经到了游击区,敌人应该被甩掉了,可能不会有危险了。随着战斗情况稍微的缓和,一直紧张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加上连日的伤病未愈,筋疲力尽,他实在支持不住了,就坐在路边想休息一下再走,没想到竟然睡着了。在沉睡中,他突然感觉肩膀上一阵剧痛,急忙睁开眼睛,只见带领3营担任后卫的尹保仁,手中挥舞着一根木棍,一边敲打,一边用脚踢父亲的腿,还大声喊着:“是谁啊,快起来!”等他看清是父亲时,立即说:“是老谭啊,快走!这里危险。”父亲说:“已经过了平汉铁路封锁线,不会有问题了,休息一下再走吧。”他使劲把父亲从地上拽起来说;“不行,不行,后面情况不好,敌人已经追上来了。”正说着,就听见后面枪声大作,是后卫部队和敌人打起来了。父亲立刻精神一振,伤痛与疲劳一扫而光,站起来就往前跑。心想真是太危险了,刚才如果不是被尹保仁叫醒,阻击敌人的后卫部队一撤,敌人追过来肯定会被俘虏。尹保仁和父亲都是湖南茶陵人,长征时同在红六军团,抗战时红六军团改编为120师359旅后还在一起工作。解放后父亲多次提到此事,对我们说当时多亏尹保仁这位茶陵老乡救了他,如果当了俘虏可能就连命都没有了,言语中充满了对老战友由衷的感激之情。

返回延安

父亲所在部队突围进入陕南后仍不断受到大批国民党军的围剿。陕南地区经济非常落后,当地人烟稀少,土地贫瘠,物资匮乏,在连续行军作战中部队得不到最基本的补给和休整,条件异常艰苦,每个人都咬紧牙关,在十分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战斗。父亲说,当时的状况就和他在红军时期参加长征中的情况一样,崇山峻岭中荒芜人烟,部队筹不到粮食只能用野菜野果充饥,由于长时间、不间断的行军作战导致衣服破损不堪,大家衣不遮体,山区气候变化无常,白天太阳底下炎热如火,夜晚露宿山间寒气袭人,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大家只有依靠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支撑,才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下去。父亲后来在回忆这次突围经历时说,他们到达陕甘宁边区与兄弟部队会和时,连一些营团级干部都是衣衫褴褛、腿脚溃烂、骨瘦如柴,看起来就像讨饭的叫花子一样,普通战士和基层连排干部的状况怎样就可想而知了。在前有敌军封堵、后有重兵追剿,四面受敌的危险形势下,全体指战员发扬不怕牺牲、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冲锋陷阵,与敌人拼搏奋战。他们一路风雨,一路艰辛,一路拼杀,一路血战,每前进一程,都要付出血的代价。鉴于突围以来,作战艰苦,伤员日渐增多,大批干部随军行动不便,实在不宜再与数十倍于已之敌继续周旋。经请示党中央、中央军委同意,王震同志率359旅迅速突围,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然后横穿秦岭,由陇东返回陕甘宁边区。踏上了重返延安的征途。

在这期间,党中央十分关心359旅,考虑到他们在突围中连续两个多月艰苦转战,消耗太大,遂决定派兵由彭德怀指挥,分别向泾川、长武方向出击,迎接359旅北返陕甘宁边区。

最后一搏

兄弟部队出击迎接,给359旅全体指战员以极大的鼓舞。想到即将回到陕甘宁根据地,重返延安,父亲和全体指战员一样,心中无比高兴,充满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勇气。8月28日,部队由上良镇出发,以日行150里的速度急进,准备突破敌人西兰公路和泾河封锁线,当行至离西兰公路上的瓦六寺约10公里处,敌约两个师的兵力接踵而至,其后续部队正乘汽车源源而来。军情急如火,一旦敌人部署就绪,猛扑过来,后果不堪设想。在此千钧一发之际,王震同志决定趁敌人立足未稳、部署尚未就绪,来不及联络之时,先敌开火,强行全面突破,打他一个猝不及防。他亲自带领战士们奋不顾身,勇敢冲杀。在冲锋号和战士们的呐喊声中,子弹和手榴弹像倾盆大雨般的覆盖在敌人头上,几十路纵队如排山倒海,铺天盖地,锐不可挡,迅猛冲过西兰公路。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阵势所震慑,吓得呆若木鸡,待他们反应过来时,父亲他们已在漫天硝烟中冲入茫茫青纱帐。突破敌军最后的封锁阻击后,全体人员不顾疲惫,马不停蹄,克服困难继续向前疾驰,涉渡泾河,连夜急行军,29日抵达宁县屯子镇,与陕甘宁边区策应部队胜利会师。中原突围,浴血奋战,日夜兼程5000余里,终于胜利地回到陕甘宁边区。

(本文由谭俭生口述,子女谭果林、谭哇佳、谭海丽、谭海霞、谭莉莎、儿媳武长育、孙女谭峥根据记录并查阅有关资料整理。执笔人:谭果林。)

                                                       

    谭果林 (5师分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