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每当我们听到这首经典的时代金曲,一定会想起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风靡全国的电影《铁道游击队》。
这部作品是著名作家刘知侠在抗日战争时期,深入鲁南采访,根据真人真事的故事创作而成的。全书跌宕起伏,情节惊险曲折,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改编成电影,一时轰动全国,影响了几代人。影片中铁道游击队政委李正,他脚穿铲鞋(一种山东布鞋),身着旧袍,腰束布带,怀揣双枪,沉稳冷静,果敢英勇,带领铁道游击队在津浦干线及临枣支线上,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神出鬼没,主动出击,爬飞车,断铁轨,炸桥梁,夺机枪,打得日军鬼哭狼嚎,望而生畏。
这位传奇式的抗日英雄,他的真实原型名叫文立正,是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后划归新四军四师)第一任政治处主任、第一任副政委,铁道游击队第二任政委——文立正,影片中的“李正”是取其名“立正”的谐音。
其实大家有所不知,影片《铁道游击队》中许多人物故事和经典战例就源自于与铁道游击队同时期并肩作战的运河支队,那首脍炙人口的时代金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歌中所唱的微山湖,就是当年运河支队开辟的抗日根据地之一。
一
文立正原名文立徵,字国遒,1911年4月14日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一个军官之家。父亲文九德,1913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步科第二连学习与白崇禧为同班同学。1916年毕业后回湘军任职,1923年任国民革命军唐生智部第八军第一师第九团上校团长,追随孙中山参加北伐战争。1926年任黄埔军校长沙第三分校上校步兵大队长,学生总队少将总队长。
文立正从小天资过人,接受能力极强,在小学就成为班上名列前茅的优秀学生。1923年春,12岁的文立正随全家搬迁到父亲任职的长沙,8月,母亲文赵氏不幸因病去世。后父亲又娶继母,继母知书达理,待文立正姐弟三人视如己出,一家人亲密无间、关系融融。1939年,思想进步、倾向共产党的文九德因与上司意见不合,辞职回乡开发实业,筹资开了南岳造纸厂任厂长,兼任当地小学校长,免收穷苦孩子学费,是有同情心的开明人士。
二
1928年至1934年,文立正在湖南长沙私立岳云中学完成了初、高中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此间,与后来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李锐同志为五年同窗挚友。其后,两人同赴北京投考清华大学。1934年9月,因未考取清华大学的文立正,转考辅仁大学,以优异成绩被辅仁大学化学系录取。李锐则考取了武汉大学机械系。
1935年12月9日,文立正参加了北平地下党组织领导和发动的一二.九抗日爱国学生运动。
1937年5月,文立正与已是共产党员的李锐在北平相逢并与他同住一处,借此学习了大量的马列著作和共产党刊物,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了解,他进而表达了加入党组织的要求。
8月,文立正不管校方的多次挽留,毅然办理了退学手续,他表示:“不赶走日本强盗,我不再返回校园。”随后,他与李锐、杨纯等抵达济南,使用化名赵宓,进入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第三路军总司令韩复榘举办的抗日军政人员训练班受训。
10月,受训结业,分配在鲁北武城县担任政训员。
三
1938年年初,山东全境沦陷后,文立正辗转回到武汉,寻找民先队和中共组织。3月,经李锐、谢文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同李锐、郑琳及从延安转道武汉的十余名青年,由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即中共中央长江局)介绍到苏北徐州,与中共苏鲁豫边区特委书记郭子化接上了组织关系。
5月,文立正随郭子化、张光中进入鲁南抗日根据地抱犊崮山区,担任政训员,负责抗日宣传和民运工作。由此真正开始了他从书生到抗日战士,从大学校园到抗日战场的跨越,翻开了他人生最辉煌的七年抗战篇章。
6月,文立正在峄县周家营以北的北楼举办青年训练班,该班50多名学员,以后大多都成为了运河支队抗日战士,其中,朱奇民解放后担任山东省政府副省长。
9月,文立正带领整训后的邵剑秋部,在津浦铁路附近的西杨庄伏击沙沟车站的日军,歼灭日军20名,烧毁敌人汽车一辆,取得了峄西抗战的第一场胜利。
四
1940年1月1日,文立正被八路军一一五师任命为运河支队政治处主任,由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代师长陈光签署任命,布告周知。此后,他大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运河支队官兵的政治思想觉悟,深入驻地发动群众、动员一切力量投入到抗日工作中来,为此,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月,运河支队首战台儿庄附近的杜庄战斗,打了一个威震敌胆的漂亮仗,共计歼敌近百人,我军仅牺牲7人。群众闻信后受到极大鼓舞,并编写鼓词传唱。
5月,运河支队领导研究组织了智打枣庄塘湖敌据点的战斗,此战击毙了12个日本鬼子,缴获敌轻机枪1挺,步枪10支,还有成箱的手榴弹和子弹,粉粹了日军小队长回日本结婚的美梦。这次战斗受到了罗荣桓政委的嘉奖。
6月,支队领导制定了周密的巧袭铜山县利国驿铁矿的战斗,文立正亲自参加了这场战斗。整个战斗只打了20多分钟就胜利结束了,捣毁了日伪军据点和铁矿矿部,缴获敌轻机枪1挺,驳壳枪2 支,步枪8支,打死日军5人、伪军1人,其余全部缴械投降,同时,有20多名伪军反正。此战运河支队无一伤亡,致使利国驿铁矿一度瘫痪,达到了推迟日军开采铁矿的目的。
五
随后,文立正又参与了开辟微山湖根据地的工作。
微山湖,位于山东西南、江苏徐州西北部,湖面呈西北东南走向,长120公里,宽6~25公里,京杭大运河伴湖而过。微山湖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岛是微山湖中的第一大岛,犹如伏在湖波中的骆驼。岛上有大小十八个村庄,适宜驻军,谁控制了微山岛就等于控制了整个微山湖地区。
1941年1月,运河支队一大队大队长邵子真根据支队领导部署率一个中队首先进入微山岛,开辟了微山湖根据地。随后,活动在微山湖里和岸上的微湖大队、铁道游击队等7支部队也相继进入微山岛,微山岛成了地方抗日武装的后方基地。后来驻岛抗日武装发展到五百人,其中,运河支队有300多人,其余7支部队加起来不足200人兵力。围绕着微山岛,敌我双方拉锯式的打了三场争夺战,都是运河支队作为总指挥和主力部队开打的。电影《铁道游击队》中围绕着微山湖展开的激烈战斗,使用的“火鸡阵”“鱼钩阵”等独特灵巧的作战方式,都是由运河支队总指挥褚雅青部署及指挥实施的。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铁道游击队》影片中,游击队员们被围困在微山岛上,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傍晚,游击队员们面向斩时安静的微山湖,弹起土琵琶轻声歌唱,表现出他们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心。歌词中,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曾令多少人对土琵琶产生遐想。
其实,那时战斗严峻,哪会有什么土琵琶,文立正随身携带的口琴是部队中的奢侈乐器。文立正从初中时代就爱好广泛,琴棋书画都很擅长,吹口琴是他的最爱,他短暂的一生有好几把口琴。在残酷的战争硝烟间隙,听文立正政委吹奏几首歌曲,那是指战员们最大的享受了。感谢文立正政委为作者提供了创作素材,使《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一曲,成为家喻户晓的、跨越时空的、难忘的抗战金曲。
1940年12月,文立正任运河支队副政委兼任政治处主任。
六
1941年2月,文立正调任鲁南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兼尼山支队政治处主任。
1943年3月,文立正被任命为鲁南军区独立支队政委兼任铁道游击队政委。
这期间,经过运河支队支队长胡大勋的建议、新四军四师教育科长奚原的调研推荐,四师侦查科长罗惠廉的实地侦查验收,一条经运河支队游击区的秘密交通线开辟了!运河支队又肩负起护送新四军及华中局领导往来延安的重任,故此,1943年10月,运河支队由八路军一一五师的序列,正式划归到新四军四师,更名为:新四军淮北三分区峄滕铜邳总队,但习惯上大家依然称之为:运河支队。运河支队一下子起到了连接八路军与新四军的枢纽作用。
直到抗日战争胜利的两年多时间里,运河支队上与新四军淮北第三军分区、下与铁道游击队密切合作,接力护送了上千位华中局及新四军的干部往来延安。其中包括1943年12月1日至2日,护送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同志。陈毅代军长当时就赞誉称:运河支队可以写一部大书。
1944年11月,文立正被调往鲁南峄(县)滕(县)沛(县)地区工作,担任鲁南区二地委委员、宣传科长。期间,他深入群众,访贫问苦,动员扩军参战,建立民主政权,使峄滕沛地区的工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1945年1月,文立正同志患病却没有休息,他提着两副中药,带病来到六区区委机关驻地滕县丁家堂村开辟工作。和贫苦的农民同吃同住同过春节,并深入进行抗日宣传和开展民主建政工作,还开办了党员训练班培训党员骨干,深受群众拥护和爱戴。
2月22日,农历正月初十,下午,文立正给丁家堂村六区党员训练班党员授党课。晚上12点多钟回到六区区部机关驻地,刚刚躺下,即遭叛徒带领的伪军袭击,突围中他头部中弹,壮烈牺牲。文立正这位衡山骄子,征战鲁南七年,他的威名曾令日伪军闻风丧胆,由于叛徒的出卖,他怒放的生命之花永远定格在了34岁年华。
七
然而,由于鲁南和湖南远隔千里,烽火硝烟,音讯难传,文立正牺牲的消息家乡人并不知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立正的父亲文九德曾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刊登“寻人启事”,又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务院人事局写信查询,答复是“查无此人”。令人悲戚的是,文立正由此被怀疑为“外逃人员”、“伪军官”,“在外干坏事而下落不明”的人,被钉在千夫所指的耻辱柱上。他的亲人不仅没有成为烈士家属,恰恰相反,凡是“伪军官家属”应当享受的“待遇”,他的亲人们一项不漏地全盘“享受”到了:父亲文九德被混进乡村政权中少数兵痞、流氓索要金银而被乱棍打死;继母和弟、妹不能招工,不能升学,不能参军,不能入党……就连他姑姑家的表弟陈铁如,也因为这一层社会关系而“不能做机要工作”,“不适合在军工厂工作”。
为了让家乡人民了解一个真实、可信的文立正,为了让有关部门还文立正一个清白,文立正姑姑家的表弟陈铁如遵家人之嘱,从1955年开始,正式踏上寻找表兄真实身份的探寻之路,哪成想,这竟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艰辛之路,这一走就是30年!
八
1974年5月16日,陈铁如用了20年时间才取得了第一个真正的突破,收到了当年鲁南第三军分区政委韩去非的回复信,信中告诉了他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找到了原运河支队第一任政委朱道南!
朱道南,1902年8月31日出生于枣庄张范乡北芋村。1927年2月考入湖南长沙黄浦第三分校。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返回鲁南。同苏鲁豫皖特委书记郭子化一同组建了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朱道南在黄埔长沙三分校学习时,曾是文立正的父亲文九德的学生。
1938年5月文立正刚到抱犊崮,担任的第一个职务是:鲁南人民抗日自卫军政训处副处长,处长就是朱道南!他俩第一次见面时,朱道南就爽快地认了这宗师门亲。运河支队成立时,他俩又分别担任政委和政治处主任,所以,朱道南是最了解文立正的人!再者,朱道南在鲁南也是名震一方的人物,上个世纪60年代,还有一部享誉全国的电影《大浪淘沙》,那部影片就是朱道南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的回忆录《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改编而成的,片中的主人公顾达明的原型就是朱道南本人。因此,找到朱道南对解开文立正身份之谜至关重要。
同年9月15日,陈铁如收到了时任上海市房产局党委书记的朱道南写来的一沓厚厚的证明材料,详细地介绍了文立正从1938年初到鲁南直至牺牲的情况,信的最后写道:文立正同志自1938年初来到鲁南地区,为党做了大量工作,在极其艰难困苦复杂尖锐的斗争中,英勇战斗,勤勤恳恳,老老实实地埋头苦干,做出了良好的成绩,最后为党的事业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不愧为优秀的共产党员,党的好儿子,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同志。看到这里,陈铁如的泪如涌泉,自己费尽千辛万难苦苦寻找了20年,今天终于知道了明确的答案,大表哥果然是铮铮铁骨为国捐躯的抗战烈士!他任凭泪水流淌,似乎要把这么多年来强加在大表哥身上的罪名和亲人们所承受的屈辱都冲刷干净。
随后,陈铁如又接连采访王墨山、杜季伟、刘金山、范有功等几十位文立正生前的战友,特别是运河支队第二任支队长邵剑秋,他是与文立正并肩作战多年的老搭档,他不仅写了证明材料,还写出了许多与文立正一起战斗的故事。陈铁如将100多份证明文立正是烈士的材料寄给衡山县民政局,本以为一切顺理成章,可以推倒横加在文立正头上的“伪军官”等不实之词,还烈士一个清白了,然而,现实却没有想像的这么简单。
九
在当时“极左路线”思想影响下,衡山县民政局认为100多份材料是个人名义写的,要加盖单位公章才行;等公章加盖好了,他们又认为“文立徵”与“文立正”名字不符,邵剑秋、张新华等人又写出证明:文立正改名字就在我们运河支队,他嫌“徵”字笔画多麻烦,写“正”省事;名字证明落实了,又嫌证明材料中没有写出文立正的籍贯……一切都按要求做到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1978年6月3日,衡山县民政局又要文立正家人找到文立正的入党介绍人,才能给文立正上报烈士材料。说来令人无语,倘若文立正同志不是共产党员,为国捐躯就不能算烈士了吗?更何况倘若找不到他的入党介绍人及准确的入党时间,就妨碍认定他的烈士身份吗?
真是一波三折,陈铁如又开始寻找文立正的入党介绍人。
十
几经周折,陈铁如终于打听到了文立正的入党介绍人是李锐,可李锐在哪里?邵剑秋又一马当先四处奔走,帮助陈铁如写信寻人,“咱们未牺牲的人,为了对革命烈士负责,请帮助找到李锐同志……”,拳拳的战友之情,使人闻之动容。苍天不负有心人,邵剑秋终于在1979年1月找到了刚刚恢复工作的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锐,李锐同志得知此事,顿生怀念老战友之情,即刻写出了一份详实的证明材料,后又写出了《想念你啊,文立徵》等回忆文章。
1980年8月20日,湖南省民政厅的批复终于下来了:“关于追认文立正同志为革命烈士的问题,根据调查材料,文立正同志是革命烈士,鲁南早已认定,临沂县烈士陵园有他的名单和史料,不需要再办批准手续。待1981年统一换证时再补发牺牲烈士证明书。”直至1983年底,文立正的亲人们才终于拿到了“文立正牺牲烈士证”,他的继母方得以享受烈属待遇,他的弟妹们才舒眉吐气,陈铁如用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件告慰烈士在天之灵的大事,文立正烈士终于可以魂归故里啦!
文立正烈士,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是中华民族精英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他是衡山人民的骄傲,也是运河支队指战员们的自豪!
《铁道游击队》是文艺作品中的不朽篇章,文立正烈士及所有为国家独立和解放,用青春和热血捍卫了民族尊严和自由的先烈们,英名永存!
文立正烈士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胡军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