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溧阳籍开国女校官——孙惠

  • 时间:   2020-04-21      
  • 作者:   ​邹 文等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     
  • 浏览人数:  2445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举行隆重的授衔、授勋典礼,毛泽东主席向共和国元帅颁发授衔命令状和授予勋章。同日,国务院也举行授予将校军衔的典礼。在全军首批授衔的军事行政和技术干部中,女性被授予少校以上军衔者仅有44人(将官1人,校官43人)。1961年至1964年,先后被授予少校以上军衔的女军官总数也仅76人。 

首批授衔的新中国女性军官人数极少,都是从革命战争的腥风血雨中拼杀出来,功绩显赫的巾帼英豪。

令溧阳人民为之骄傲的,是这44位开国女将校当中有一位佩戴少校军衔的溧阳人——孙惠。她也是我们常州地区唯一的一位开国女校官。

甓桥,位于溧阳北部,距离县城30多里,被称作是溧阳的“北大门”。东临长荡湖,北接金坛,自隋朝疏浚泾渎大河,历来为水路交通重镇。

1919年3月30日,孙惠出生在溧阳甓桥镇。父亲在丹金溧漕河边开了一家米店,母亲姓朱,舅公是金坛社头张村的著名乡绅陈湘甫,家境也算殷实,所以孙惠这样一个女孩子得以在溧阳县城就读中专学校。1934年,孙惠的父亲去世,15岁的孙惠跟随母亲回到社头外婆家定居。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同年12月1日,日寇的铁蹄踏进了美丽富饶的江南小城溧阳,烧杀抢掠,兽行累累。12月2日,金坛也沦陷。老百姓不仅要忍受日寇的蹂躏,还有横行的盗匪,苦不堪言。陈湘甫之子陈练升拉起一支自卫队防范匪寇。

1938年夏,新四军挺进苏南开展抗日敌后游击战。在陈毅的宣传和引导下,陈练升和他的自卫队加入了抗日的行列。

孙惠外婆家是新四军堡垒户,陈毅经常在她家开会,孙惠母亲给他们放哨。初见面时陈毅问孙惠,共产主义好还是三民主义好?孙惠回答说当然三民主义好。陈毅笑了,给她说了很多革命道理,孙惠开始理解了。

目睹了侵略者的暴行,怀着国仇家恨,1938年11月,孙惠毅然参加了新四军第一支队,随后赴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教导总队学习。

新四军教导总队的八队是女兵队,学员有100多人,多为20岁左右的知识青年,也有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共有两期学员。第一期成立于1938年底,称为八一队,1939年5月毕业;八二队成立于1939年初,9月毕业。

孙惠在八一队学习。政治学习占课程的70%,主要内容有社会发展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统一战线、民运工作、中国妇女问题等。讲课的老师水平都很高,如薛暮桥、夏征农、彭柏山、罗琼、陶白、黄诚等,既有革命理论,又紧密结合抗日战争的情况,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孙惠和战友们听的如饥似渴。每天晚上,还进行中心题目的讨论,领会讲课的内容。

叶挺军长、项英副军长、袁国平主任等领导,常来教导总队作关于抗战形势与当前任务等专题报告。

孙惠与张茜(后为陈毅夫人)同为八队战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陈毅、张茜之子陈小鲁在解放军南京外国语学校学习期间,常常和夫人粟惠宁(粟裕、楚青之女)到孙惠南京家中看望。两家情谊传承数十年。

军部政治部宣教部文化组的徐韧,也是孙惠的亲密战友。她懂几国语言,皖南事变中受伤被俘,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徐韧的爱人任光是著名音乐家、作曲家,被誉为“民族的号手”。其代表作有《渔光曲》《打回老家去》等,跟随叶挺将军在新四军军部从事宣传工作,亦在皖南事变的战场上牺牲。叶挺军长曾专门托人转告周恩来副主席:任光在我身旁牺牲。孙惠经常吟唱《渔光曲》,向后人讲起那些为革命付出鲜血和生命的战友。

1940年底,新四军军部开始做北移的准备。集中在军部战地服务团、教导总队、医院、印刷厂等部门的女兵,绝大部分都由云岭东进至苏南,或陆续采取各种方式转赴苏北。教导总队由薛暮桥、宋裕和带队,第三批撤离,前往苏北。途经宣城、广德、郎溪等地,冲过一道道日军的封锁线。到达淮南新四军部队后,孙惠得知了皖南事变的消息,悲愤不已,泪流不止……

在淮南新四军二师的罗炳辉部,孙惠满怀激情地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忠于职守,历任文化教员、宣传干事、医政股长等职,并于1943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艰苦的战争岁月中,孙惠与时任新四军二师五旅卫生部部长的李坡相识了。

李坡,湖北武汉人,1916年10月2日生,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军医处医务员、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二大队医务主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军医处副科长。1941年4月任新四军二师卫生部医政科科长,1943年任新四军二师五旅兼淮南路西四分区卫生部部长。

共同的革命信念,让两人互生情愫,爱情的种子在他们之间发芽结果, 1943年结为革命伴侣,生有长女李晓南、长子李晓东、小女李晓惠。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新四军二师主力北上山东,1947年改编为华东野战军一部,参加了著名的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等。李坡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卫生部部长、苏北兵团卫生部副部长、苏南军区卫生部部长等职。

巾帼不让须眉,在解放战争的洪流中,孙惠与丈夫李坡如影随形,并肩战斗,直至建立新中国。

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百废待兴。1950年夏,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1950年11月,时任志愿军九兵团卫生部副部长的李坡入朝参战,孙惠将自己三个年幼的孩子(大的6岁,其中最小的刚满周岁)交付给孩子的外婆,毅然决然要求入朝参战,成为志愿军九兵团直属医疗队队长奔赴前线。

鉴于形势紧迫,九兵团入朝准备仓促,15万大军冬装严重短缺,部队在零下30~40度的极寒条件下常常吃不饱饭,没有任何房屋居住,在冰天雪地中露营、行军作战。在东线的长津湖之战,志愿军九兵团将士用血肉之躯对抗美帝国主义的钢铁烈焰,涌现出志愿军中第一名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二十军五十九师一七七团二营六连、二十军六〇师一八〇团一营二连、二十七军八〇师二四二团二营五连,坚守战位,全部冻死,“冰雕连”事迹震惊世界。

长津湖之战,不只是双方军力的较量,更是两种世界观、两种价值观和两种战斗意志的较量,最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狼狈撤退一溃千里。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给九兵团的嘉奖令中表彰:你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军事史家在战后的评价“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战略意义最大的一次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的战局”。

作为志愿军九兵团直属医疗队队长,孙惠亲历了无数次惨烈的战斗。有时一天下来向后方转移的有2000名伤病员,有时在一个山谷中躺着同时送来急需抢救的伤员达千人以上。兵团直属医疗队承担着极其繁重的伤员抢救任务,孙惠和她的医疗队战友们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抢救战士的生命。

不仅仅是战士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为一线的救护人员也冒着生命的危险。有一次跟随部队转移的途中,孙惠下车解手,一颗炮弹在她们乘坐的车上落下,一车的战友全部牺牲了。

触目惊心的场景,使孙惠在多年之后依旧难以忘怀。

孙惠、李坡告诉后人,抗美援朝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立国之战,我们今天享受的国家尊严与和平幸福生活,是那么多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定要永远铭记啊!

孙惠从朝鲜回国后,就读于中国协和医学院。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孙惠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非常勤奋。她的生化成绩特别好,总是名列前茅。英语基础不好,为了学好英语,不仅白天黑夜的苦读,就连睡觉前还用手指在床单上写,硬生生把床单都写破了。

1955年毕业后,孙惠任南京军区八一医院医务部主任。在全军首批授衔中,1956年6月被授予少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58年转业地方工作,任江苏省南京医学院医疗系主任兼江苏省工人医院副院长,离休后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

20世纪60年代,孙惠曾经带着孩子回到故乡甓桥,但是经过战争的摧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已经找不到老家的亲人了。

2011年8月11日孙惠在南京逝世,享年92岁。

今天走进溧阳水西村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在馆中陈列的溧阳籍参加抗日战争的革命人物展壁上,有一幅身着戎装、容貌俊秀的女军人肖像格外引人注目,那位佩带少校军衔的女军人就是孙惠。

孙惠和她的亲人们为自己亲爱的家乡、为亲爱的祖国,贡献了自己的一生。2019年,恰逢孙惠诞辰10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这位溧阳走出去的巾帼英豪。


邹  文 张  燕 杨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