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一年。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翘首盼望停止内战,团结一致,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但蒋介石及其国民党反动派,却反其道而行之,表面签订停战协定,背后调兵遣将,决心发动内战。到1946年6月,先后调动其正规军六十六个师(旅)及有关地方武装30多万人,将我中原军区及所属部队6万人,包围在湖北宣化店地区妄图全歼。
在此紧急关头,我中原部队遂于6月23日,分南北两路向西突围。蒋军前堵后追,战况激烈。当北路军(中原军区机关及二纵队、三五九旅等部)突破平汉路封锁线,经湖北天河口达枣阳地区时,决定我河南军区部队由现地坚持改为战略转移,沿北路军右后翼西进,保障北路军安全转移。据此,7月4日,河南军区在随北之祝林店召开排以上干部动员大会,黄林司令员号召全体同志,要英勇善战,听从指挥,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坚决完成担负的任务。
一、夺取羊册镇,首战告捷
羊册是泌阳县一个较大的镇子,是附近几十里粮棉油等军用、民用物资集结地。镇内住着保安大队千余人,7月9日下午,我七团三营八、九连,友邻警卫三连,分别向堤岸木桥和尖山之敌发动攻击,在我密集火力压制下,分兵包抄后路。敌人一下乱了阵脚,我乘胜追击,敌大部被歼。我团一营一、三连乘机从东南迂回到羊册镇,向镇内守敌攻击。敌指挥系统乱了,这一仗毙伤敌中队长以下50余人,俘敌70余人,缴获各种枪百余支。
战斗结束后,我们部队除补充一些粮食、被服、弹药以外,把缴获的枪支和部队多的枪支交给了当地坚持斗争的干部。并当夜召开群众大会,开仓济贫,将仓库之粮棉等物资支援当地群众。
二、截击敌人汽车队,释放俘虏官兵
7月11日,部队继续西进,当进抵南阳方城公路时,听到远处传来汽车马达声,不久发现有20多辆汽车,沿公路从独树镇驶来,旗子上写着“河南省政府运输队”。这个车队的前五六辆车载人和行李,后面的车装载布匹、药材、木材、钢管、钞票等物品,车上的士兵是执行押运任务的。我部当即决定予以截击。七团三营八连遂在公路两边埋伏起来,当汽车驶进伏击圈时,连长曹正科站在公路中央,大声喝到:“停车,否则开枪了!”汽车不理睬,继续前行。哒哒哒,一梭子子弹射了出去,当场将司机和5名士兵击毙。这时埋伏在公路旁的战士,冲了上来,大声喊道:“缴枪不杀!”第一辆汽车上有两个班全副武装的士兵来不及抵抗,乖乖地缴枪投降了,后边几辆车上约40名穿白衬衣的青壮年和少数徒手穿军装的军人,见势不妙,跳下汽车跪在地上叫着“老总饶命,老总饶命。”原来穿白衬衣的青壮年人是河南省政府的文职科、处级官员,刚在南阳集训队学习毕业,拟回郑州、开封上任就职的,部分营、团级军官是从老河口市教官训练班学习结业,回伪河南省保安旅上任就职的。
因时间紧迫,曹连长和杨指导员商定,炸毁汽车,释放俘虏,放前训话,扩大影响。
三、拖住敌人,保障北路军渡丹江
7月13日,我北路军进抵淅川地区,准备渡过丹江。而追击北路军之敌整编四十一师一二五旅紧紧跟踪西进,前堵之敌整编一师一旅和整编九十师六十一旅正展开阻击之势,二者呈夹击之状,情况危急。为减轻北路军的压力,我河南军区部队在独树西10公里处停下来,似作休整,又挖工事,作迎战架势,有意暴露自己,把敌人引过来。当天中午敌一二五旅发现我军,即回头北上,先向我阵地炮轰约1小时,而后步兵分头进逼。此时军区黄林司令员指示,部队进入阵地迎击,牵着敌人的牛鼻子走,不要硬拼,边打边走,把敌人引过来就行。这一招真灵,敌人果然被吸引过来了。第二天敌人一二五旅又向我追来,我们用同样的打法,与敌人周旋了一天。这样,敌人为消灭我们不停地追,我为牵制敌人不停地走,一直走到南召西边大山里才停下来。赢得了时间,使北路军主力渡过了丹江。
四、抢占板山坪,八连与敌人展开白刃搏斗
敌人为消灭我们,重新作了部署,除一二五旅继续猛追我们之外,又令国民党南阳保安团到板山坪进行堵击,鲁山保安团由东向西向我侧击,我团处于三面夹击的情况。为摆脱困境,必须首先抢占板山坪,司令部决定七团三营八连担负这项任务。14日中午,部队冒着大雨,忍饥挨饿,抵板山坪附近的一个村庄里,俘获了5名敌人的侦察员,得知南阳保安团已先期占领板山坪。不久两架敌机来此低空盘旋扫射,投下传单,敌保安团也不断向我射击,迫击炮弹炸到了河沟里。在此危急情况下,曹正科连长牢记黄林司令员指示,“杀出一条血路,占领板山坪,否则我们有被敌人消灭的危险”。他鼓励全连同志,务必先攻占北山口第一道防线,并令副连长肖慎鹏带一个班和两个机枪小组,快速绕到敌右后,靠近敌人,待冲锋号响再动,自己带两个排从正面攀登悬崖,向敌摸去。全连经过一番搏斗占领北山口,战斗结束击毙敌中队长以下13人,缴械投降的15人。
板山坪镇子不大,约有40户人家,三面群山环抱,一面是丘陵地带,有一条宽约50米的小河,河水绕小街流过。敌人南阳保安团一个大队正在板山坪镇子附近构筑工事。北山口刚被我占领。敌人增援板山坪一个大队赶到。我们乘敌人立足未稳,向板山坪镇之敌发动攻击,守敌见势不妙,慌忙溃退。此时指导员杨全厚带一个排上来了,突遇敌暗火力点疯狂阻击,部队伤亡惨重。
这一仗打得异常艰苦激烈,但意义重大,杀出了一条血路使我军转危为安。毙伤敌60余人,俘敌180余人,缴获步机枪190余支(挺),击毁迫击炮一门。我八连副排长以下干部战士18人壮烈牺牲,连长曹正科、副连长肖慎鹏、排长瞿兴胜同志等23人负伤。
五、抢渡白河,挺进伏牛山
白河是襄江的支流,冬季水少可以趟过,夏季雨水多,不能涉渡,如山洪暴发,可淹没两岸农田,知此特点,又时值夏季,军区黄林司令员当机立断,决定板山坪战斗结束后,部队即速抢渡白河,不得耽搁。当日下午,河南军区机关和警卫部队、干部队,先涉水过去,待我七团部队渡河时,洪峰马上就要过来了。
此时七团领导组织部队抢渡,洪水正在逐步上涨,为了防止被洪水冲走,同志们手拉着手,臂挽着臂,围成一圈,冒着齐胸的河水,顶着恶浪,一个个地渡了过去,有的连队把战士的绑带连接起来,人员按高低个有间隔的排列,互相帮助,一个接一个涉渡成功。
敌四十一师的追兵到渡口,上游雨越下越大,下游洪水滚滚,敌人望河兴叹。
六、翻越宝天半,未打一枪俘敌百余人
过了白河,进入伏牛山腹地,这里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山上山下均是羊肠小道,我们虽摆脱了敌人正规军前堵后追,但又遇到内乡、栾川、淅川等县组成的保家联盟。他们三人或五人一组,每日在山口或密林中守望,见我部队行军就放冷枪,部队宿营,吹牛角和口哨骚扰。特别是我们的掉队人员,往往找不回来。
七月中旬,部队连续几天行军来的一座名为宝天半山下,这座大山属内乡管辖,翻过这座大山,即内乡北部重镇——太平镇,
宝天半方圆百余里,山上有民团把守。部队上午7时上山,整整走了十个多小时,才爬到山顶,下午5时,我们正在休息时,突然枪声四起,遭遇国民党内乡保安团两个营和乡保武装约500多人阻击。我八、九连和警卫二连立刻投入战斗,分两路沿山谷两侧坡度冲了下去,敌人见状纷纷逃避四散。这次战斗一枪未发,俘敌百余人,是进入伏牛山腹地后一次较大的胜利。
七、敌打回马枪,黎明撤出桑坪镇
沿着山岭向西行进,走到一个九道梁的地方,部队原地休息。不久,我团邵敏政委指示一营教导员马书年同志率一、二两个连,从此地下山,顺沟打下去,沿途消灭敌人,并让孙万祥营长率三连攻打高山上的敌人,以解决背部受敌前后夹击的危险。
天已中午,马书年率部顺着沟的坡度,一路疾行,约走20多里,沿途未发现敌人,走到山沟口处,被一座碉堡封锁了沟口,不能前进。
只容一人通行的山口,被碉堡内机枪严守,请示邵敏政委,决定晚上行动。
太阳落山了,我集中6挺机关枪暴风雨般射向目标,马书年率一连一排,借晚霞余光沿狭窄的小道冲了过去,机枪火力压倒了敌人,碉堡里的6个敌人全被抓获。
一、二连很快过了山沟口,先头部队也快速穿过玉米地,已看到桑坪的灯火。我大队人马未进桑坪镇,敌人已经闻风而逃,我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桑坪镇。
连续行军,忍饥挨饿,同志们感到极度疲劳,现进了桑坪,十分高兴,认为吃顿饱饭,睡一觉是当务之急。所以刚进镇内,住房、买东西、做饭……显得人头涌动,饭后才显得平静了。
一营教导员马书年没有入睡,他想到敌人是主动撤出桑坪镇的,没有和我们交锋,为保存实力,是否会乘我不备杀个回马枪?想到这,他连忙起来,检查各连的岗哨,要他们提高警惕,不能麻痹,他遇到二连指导员周子华同志,交代让他带一个班在镇外巡视一下,发现有否敌情,如无敌情,也用机枪向南山射几梭子弹,起敲山震虎作用,希望晚上安宁。
结果天还未亮,就听到后山“啪”的一枪,接着机关枪密集地响了起来,敌人果真杀回来了。部队命各单位熄灭灯火,紧急向北门外约一公里左右河滩旁一片卵石场上集合,七团三营就驻北门附近,三营最先集合完毕,后面单位陆续都到此集合,凌杨声(原三营营长,后团作战参谋)安排部队清查人数,让边走边集结,少数人最后收容。这时黄林司令员走了过来,指着这座山说,上面一定要放部队,掩护队伍安全通过,待队伍过完,再最后跟进。凌杨声回答,“坚决执行!”天大亮了,未发现敌人追赶,大部队已经离开了桑坪。
八、身患疥疮,受尽痛苦
离开桑坪镇。部队时而向东时而向西行进,山路崎岖,羊肠小道,连日行军,十分疲劳。自西征以来,我没有洗过澡,洗衣也少,衣服湿了干、干了湿,长时间贴在身上。衣服上生了虱子,有时在火堆上抖一抖,虱子掉到火苗上像炒豆子一样啪啪地响,由于虱子不断地咬,身上发痒,就用手挠,招致一身疥疮,并裂了多个口子,流出脓血水来,痒痛交加,干活无力,行军掉队,十分痛苦。恰在此时,路上遇到团政治处宣传干事刘效白同志,他告诉我,我们身上长虱子是难免的,衣服上有了虱子,只有用开水煮才行,用手是捉不尽的。对于疥疮可买一块猪油、加上花椒、用纱布包好碾碎,晚上烧一堆火,烤化了就往身上抹,我照样做了,结果很有效,约一个多星期,基本上就治好了。回想在此之前,我是拉着杨子谦主任的马尾巴行了几天军。多谢饲养员老韩同志(名字忘了),由于他的关照,我才没有掉队。
九、激战古路河南仗沟之役
7月下旬,我们河南军区部队进抵卢氏与洛南交界的官坡、栾庄、木桐沟、两岔河一带停了下来,司令部为解决分兵就食和与中原主力部队取得联系,决定分兵一路约千余人,前往陕南的山阳、商南地区靠拢主力。7月29日,由七团团长胡玉堂、政委邵敏、副政委张生文、政治部主任杨子谦等同志,带领七团一、二营和干部大队向陕南进发,不幸于31日遭敌整编第三师之包围袭击,损失惨重。
经过急行军,在武关附近越过西荆公路,30日黄昏,在竹林关北约10公里处,徒涉丹江,夜晚来到古路河南仗沟一线露营。此地南面不远是竹林关与土门的要道,北面是陕东南重镇龙驹寨(现为丹凤县,东面紧靠丹江,往西是山阳)。龙驹寨是豫鄂陕三省边界物资集散地,又称小水路码头,又是军事上重要据点,历史上为兵家所争。
自7月25日起,国民党整编第三师赵锡田部,在竹林关附近于家坪西沟、撞沟一线设防,阻止我陕南部队东渡丹江。国民党原在荆紫关以南布防9个师达31个旅,大部向北西坪一线集中,在这不足数百平方公里三省交界的山区,驻扎十余万国民党军队,专门对付我中原突围部队。
30日夜,我部在南仗沟右侧半山脚下一户人家里,架设电台与黄林司令、中原局联络均未接通,原因徒涉丹江时,电池进水受潮。
31日早晨,太阳老高,派出去的侦查员无回音。当部队正准备行动时,突然南仗沟北面和东面两边大山上,响起了猛烈的枪炮声,我们处在情况不明的重围之中。一营长孙万祥、教导员马书年大声呼叫,带领部队向南仗沟炮声密集的山上冲去,以接应南仗沟的团直和干部队。二营阵地南仗沟北段打得很激烈,一营去支援还未冲到山顶,因敌人炮火密集,已伤亡倒下不少战士。突然接团长命令,一营往后撤,速去抢占小河南岸的高山头,一营长认为这是团首长改变了计划,让一营另打开一条通道,好让全团向南突围出去。
二营、团直和干部大队,正面对南仗沟北段和东西两面的大山,与三个方面的敌人打得十分激烈。此时,小河南岸的山头已被敌人占领,并用机枪向我们扫射。一营处于进退维艰,地形又及其不利,但他们当机立断,兵分两路:营长孙万祥率三连从山后绕道侧攻,教导员马书年率一连从东边上山,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一举攻下山头,接着架起5挺机枪,朝着正在进攻我原警戒竹林关的二连的敌人猛烈射击,为二连解围。二连冲出阵地不远,尚未靠近山头的一、三连,就被右侧蜂拥而至的敌人压下沟去。敌我双方打到白热化的程度,伤亡都很大。当时敌方四面包围,敌我力量悬殊,加上我方所占地形不利,难以统一指挥突围,而只能采取各自为战而又互相配合牵制敌人,寻机找自己的突破口,冲出重围。团长胡玉堂、政委邵敏、副政委张生文都曾亲自架起机枪率领部队,反复冲杀拼搏。终于从南仗沟北段往东北杀出一条血路,二营和干部队的部分人员,还有百余伤员,于当夜东渡丹江,几经周转,一周后与司令部会合,干部大队政委郭纶等同志率领百多人,也突出重围。
一营的同志们,有的人子弹打光了,身边战友马上拿出自己袋子里的子弹递过去,打了一整天,打退敌人多次进攻,黄昏时枪声稀落,团直、干部大队、二营上午都处在敌人的重兵包围之中,现在不知他们到了何方?二连也打得所剩无几了,连长雷世明带回的人不多,指导员周子华同志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一营成了孤军,在营长孙万祥的带领下,避开大道,由山半腰攀登横行,插到古路河西,上了西面的大山,在一个小山村,放出警戒宿营。晚上营长孙万祥、正副教导员马书年、严德友和组织干事周洪玉等同志,共同研究决定:一是千方百计往山阳寻找中原局主力;二是寻找当地巩德芳、张奎所领导的秘密游击队,取得联系,坚持游击战争,以待形势变化。此时全营不到200人。
8月1日晨,部队在山头上隐蔽,派出小股人员下山筹粮,上午9时许,山沟里上来约百余穿黄衣服的军人,营长孙万祥判断是敌人,他伪装国民党部队互相喊话,以应付敌人,待其接近后,我营从山垭及两侧来了个猛虎下山,枪口对准深沟的敌人,约一刻钟,几个手榴弹扔向敌群,端着刺刀逼向敌人,敌人胆怯全部投降了。计缴获机枪5挺,步枪50余支,60小炮一门,子弹几箱。经询俘虏得知,他们是赵锡田部二十旅派出的搜索连。随后敌人大部队来了,枪声大作,炮弹呼啸,子弹嗖嗖噗嗤于足下,我们由沟底赶快上到西面山上玉米地,带着缴获的枪支、子弹,使尽了全身的力气,才脱离了敌人火力射程。此后,我们一营在山阳,镇安一带活动。8月4日与北路军十三旅三十八团会合一起行动,8月6日在山阳县银花镇附近见到了十三旅政委方正平首长,向他汇报我营的情况,经他与黄林司令员电台联系,我们归还建制。经过辗转十多天,我一营胜利到达木桐沟,与大部队会合了。
古路河南仗沟战役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但记忆犹新,不能忘怀。其深远意义正如原河南军区七团政委邵敏同志撰文所述:“古路河一战,是中原突围中我团遭遇的最大的一次恶仗,虽然受到损失很大,但最后战胜了敌人,突破十倍于我的包围,保存了团里的基本力量,这就是胜利。”这一仗也牵制了敌人,对其他进入陕南的兄弟部队减轻其压力,互相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
1985年和1987年我们曾两次访问过丹凤县古路河南仗沟,幸运地会见了当地游击队领导人张奎同志,他年过古稀,正在商州休养,他回忆当地人民群众至今忘不了南仗沟那场战斗,说那是一场浴血奋战,反复冲杀的战斗,战斗一天,牺牲了很多新四军战士。烈士的遗体是当地人民掩埋的。他当时领导七八个人,健在的仅他一人,其余的都为新四军带路去了,不知下落。
1991年由中共丹凤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张源乡政府在南仗沟建成纪念碑,铭刻碑文如下:
“一九四六年七月,李先念、郑位三率领的中原突围部队,斩关夺隘,进入商洛,本月三十一日,所属胡玉堂、邵敏部七团一、二营和干部队千余人,奉命行至古路河南仗沟,被先期预谋的国民党整编第三师包围,敌十倍于我,装备精良,居高临下,妄图聚歼我军。我指战员同仇敌忾,反复冲杀,激战竟日,重创该敌,终于突出重围。
是役,我军伤亡惨重,一营二连指导员周子华、当地向导刘根水等近百人壮烈牺牲。其浩然正气,与日月争辉,英雄壮举,与天地长存,爰勒石立碑,永志不忘,以慰先烈英灵,激励后世子孙。
古路河南仗沟战役英勇献身的烈士永垂不朽!”
十、建立豫陕边军区游击根据地
停止西进,中原军区部队与陕南游击队合编,建立豫鄂陕边军区游击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积极歼灭敌人,配合保卫延安的斗争。
1946年8月上旬河南军区传达了中共中央中原局关于开辟豫鄂陕边军区游击根据地的部署,宣布豫鄂陕边军区和各军分区领导班子名单和各军分区管辖的地区。
豫鄂陕边军区:司令员文建武(原中原军区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政委兼豫鄂陕边军区党委书记汪锋(中央派来),副司令员陈先瑞(原中原河南军区副司令兼独立旅旅长),副政委任质斌(中原军区野战军第二纵队政委)。
军区下设四个军分区,我们河南军区部队,组建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闵学圣(原中原军区野战军第一纵队三旅副旅长),地委书记兼分区政委黄林(原中原军区河南军区司令员)。管辖地区:河南省的卢氏、栾川、灵宝、洛宁和嵩县。
经上级批准,一纵队未能过丹江的三旅八团、二旅六团的两个营,加机关干部2500人并入四分区。四分区原河南军区机关、干部队和七团约3000人,二者相加,有5000余人,还是一个人数较多的分区。其地委和军分区一开始就设在卢氏西北部的木桐沟,下面组成灵洛、双槐树两区的政权,但不巩固。
上级指示,蒋军急于进攻延安,豫鄂陕边部队要克服一切困难,多打胜仗,推迟其向延安的进攻。
组建军分区以来,仗没有少打,我们开始是以连为单位活动的,但豫西、陕南地区,各县保安团较多,有的县不止一个保安团,区乡也有武装,加之我们不熟悉地形、敌情,经常遭其袭扰,有放冷枪。或晚上正行进时打枪追击等等,但是,我们掌握了情况,主动攻击他们,也往往取胜。
二、四军分区互相配合,连续作战,将敌伏牛山三县联防指挥部及其所属保安武装全部赶出卢氏县境,使卢氏比较安定。豫鄂陕军区向我四分区全体指战员发出贺电称:你们以无比英勇,克服一切困难,冒严寒作战,歼灭敌人获得胜利,不胜敬佩,特传令嘉奖,望乘胜立足,开展根据地建设,以实际行动,保卫陕甘宁边区。
十一、掩护干部及伤员去太岳军区
不久就接上级指示,由张水泉副司令员率我七团一、七、九三个连和太岳军区五十八团两个半连一起北上,送我区干部队、四分区机关及一批伤病员到华北老根据地休养。让七团部队护送到黄河边即返回伏牛山。太岳军区五十八团两个半连奉军委命令,于1946年11月下旬,过黄河和陇海路封锁线,一路斩关夺隘,给我们军区送来密码和经费,他们圆满完成了任务。今返华北让其护送我军区干部队百余人去华北休养,为安全起见,七团派三个连护送掩护他们。
除夕(1947年1月21日),天在下雪,我们7时准时出发,记得过陇海线茅津渡车站时没有敌人阻击,我们走到黄河边一个小山村里做饭休息。看到对岸有七八条木船、铁皮船待渡。一条船自北岸划到南岸,载人之后再划回北岸。该船已被冲到码头下游很远处,要再用人拉回码头,一个来回约要二个小时。如流冰不停,今天运不了多少人,何况我们有近800人。尾追我们的敌人两个连攻到阵地前沿两个小山头,我们七团一连和五十八团一连将其击退。到下午了,敌人正规军约有三个团增援,一心要把我们消灭。五十八团一连和我们一连与之交锋,敌进攻,我防御,敌炮火轰击,我隐蔽,我占有利地形。使之每夺一个山头,都要付出重大代价。但是,主动权掌握在敌人手里,他们人多势众,南边几个山包都有兵力部署。我们靠以少胜多,机动灵活,抓住有利时机,几个人组成战斗小组,迅速出击,对敌射杀一阵,迅速返回阵地,屡有效果。战斗激烈,双方伤亡都大。
下午1时许,七团一连同志正在坚守阵地,发现一股敌人从侧面沟里爬上来,妄图包抄58团一连的同志,他们立即集中三挺机枪一齐开火,把敌人打了下去,敌人伤亡较大,再也不从这里进攻了。在这次战斗中,我七团作战参谋凌扬声同志(原七团三营营长)光荣牺牲了。
这次战斗打得激烈、艰苦,天快黑了,敌人主动撤出阵地。我五十八团的同志圆满完成了护送豫鄂陕军区干部队、四分区机关及一批伤病员到华北老根据地的任务。
十二、在太岳军区晋城休整
2月中旬我们部队到了晋城,有同志问我,咱们七团还有多少人?我说,不清楚。自执行停止西进,坚持游击战争,建立豫鄂陕边游击根据地以后,连队分散活动,不通信息了。大家议论着除邵敏政委带三个连没有过黄河以外,其余都在这里,几个人估算着约有500多人。在豫陕边地区坚持八个月的游击战争,牵制敌人不少兵力,直接配合了全军各战场的对敌斗争,是重要的贡献。在阳城的欢迎大会上,太岳军区首长就是这么讲的。
3月20日,第三批过黄河的新四军五师部队在阳城稍加休息,于3月30日到了晋城,我们与邵敏政委带回的同志会合了。晋城是解放区较大的城市,经济发达,物产丰富,煤铁矿较多,交通比较便利。农产品以玉米、谷物为主,小麦、土豆次之。城市和农村清一色的砖瓦房,是一个富裕之地。我们新四军五师的同志,在此休整是上级的关怀。
中原军区部队,在豫西、陕南坚持游击战争的,主要是新四军五师的同志,他们先后来到晋城,受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欢迎、接待,生活大有改善,还请京剧团为我们演出,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结束语
我中原军区所属河南军区挺进二团,中原突围前改为七团,自1946年7月初到1947年3月,突围转战豫陕边,坚持八个月的游击战争,歼灭敌人,建立游击根据地。其间同志们食不得粮,病不得药,寒不得衣,无鞋子穿。但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战胜了敌人,取得了胜利。
荆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