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为部队做好保障工作

  • 时间:   2020-04-14      
  • 作者:   曾模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     
  • 浏览人数:  706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时,我正在上海绸缎庄当学徒。看到日军占领上海后犯下的一桩桩罪行,我决心投身抗日队伍。经过半年时间的辗转,我到达革命圣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

1939年11月,我从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苏北分区机关工作,任粮秣股长。主要任务是为部队筹粮筹草。刚开始工作时,我虽然工作热情很高,但由于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结果遇到不少风险。一天,我奉命带领20多个民兵把筹集到的20多担小米、棒子面,还有红薯、土豆等杂粮送到驻扎在陈庄的部队。我们走到离冯沟里不远的地方,突然发现100多名日军迎面走来。我当时把20多个民兵分成三组:一组负责掩护、一组增援机动、一组负责转移粮食。我告诉大家:这可是前线将士的救命粮,不能让一粒粮食落入敌人之手!配合我工作的地方民政干部也鼓励大家说:快把粮食往山沟里运,鬼子不敢往山里去!这时候,日军的先遣部队也发现了我们,“哇哇”地冲上来。我和负责掩护的民兵同敌人打了起来。撂倒几个敌人后,我们见粮食已经安全转移,便钻进深山,甩掉了敌人。

1940年,日军为巩固对占领地区的统治,除了不断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外,还实行“囚笼”政策,修筑了据点3000多个、碉堡1000 个以上,占领及修建铁路5000余公里、公路3万余公里,把抗日根据地分割成许多小块。为打击敌人,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百团大战。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布了《中央关于“击敌和友”的军事行动总方针的指示》,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在目前加强团结时期,应集中其主要注意力打击敌人,应仿照华北百团战役的先例”。

大军云集,保障任务变得更加艰巨。为了让官兵吃饱饭,有力气打鬼子,我们与当地政府干部一连开了3天会,研究筹粮办法。可是,那时候恰逢根据地歉收,粮食严重短缺,仅靠老百姓筹集千军万马的粮食十分不易。正在大家为难的时候,一名同志提出:在离我们80多公里远的地方有一个名叫赵家庄的村子,日军在那里设有一个军需仓库,里面放着上百担粮食,只有100多个鬼子守卫。我们可以向敌人“借”点粮食解决困难。大家一听立即赞成。我们将想法向分区黄司令员作了汇报,黄司令员听后笑着说:这是个好主意,由部队来打这一仗,你们与地方政府组织民兵运粮。

为了确保“借”粮成功,当天我就和作战参谋一起去察看地形。第三天夜里,我带着40多个民兵拿着麻袋、绳子、箩筐,埋伏在离赵家庄约半公里的山上。作战部队则从两翼悄悄接近敌人。凌晨3点左右,部队向敌人发起了进攻。瞬间爆炸声、枪声惊天动地。看到官兵们奋勇杀敌,我心里痒痒的,真想冲上去杀两个鬼子。可一想到自己的任务,只好耐心地等待胜利的消息。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敌人丢下了几十具尸体趁着夜色逃跑了。我带着民兵冲进仓库。打开库房大门一看,里面放着几百袋大米白面。大家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力气大的一人背上两袋就走,力气小的也要背上一袋。看到粮食太多,黄司令员还派了些部队过来帮忙。大家背的背、扛的扛、抬的抬,一路小跑向山里转移,等到天亮时,几百袋粮食已被我们连夜“借走”。

由于日本“扫荡”十分频繁,我们去各村筹粮非常危险。可人是铁饭是钢,战士们吃不上饭就打不了胜仗。危险再大,我们也要做好筹粮工作。结果往往是白天鬼子进村“扫荡”,晚上我们进村筹集军粮。有几次还遇上了鬼子,好在我们熟悉地形,三转两转就把鬼子甩掉了。

那时候,日军在根据地疯狂地推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为防止敌人的破坏,老百姓把小米、棒子面、红薯藏进深山,鬼子“扫荡”来了翻箱倒柜也找不到一粒粮食,鬼子走后老百姓们又将粮食背回来,送给新四军。

老百姓真把我们新四军看成自己的亲人,他们宁愿自己吃树叶、柳芽,甚至树皮维持生命,也要把粮食省下来给新四军。我们筹集到的每一粒粮食都是老百姓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次,我到泰兴县去筹粮。泰兴县的县长是一位1928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我见到县长时正赶上他和县政府的几名干部在吃饭,我看到他们吃的就是树叶,当时真不忍心把筹粮计划交给县长。县长见到我欲言又止的样子,主动告诉我: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十几袋军粮,就等着我来取了。还有一次,我与地方政府的同志到一个村筹粮时,一位老人吃力地背着一袋红薯送了过来。村长告诉我们:老汉一家六口就剩下这一袋红薯了,平时全家人吃树叶树皮也舍不得动这袋粮食。村里筹粮时老汉硬要把这袋粮食送给新四军,村里不要,他就自己背来了!现在我还记得那位老汉姓钟。


         曾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