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我和抗战歌曲的不解之缘

  • 时间:   2019-07-30      
  • 作者:   郑明 郑晓林      
  • 来源:   浙江     
  • 浏览人数:  1250

郑明口述  郑晓林记录整理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入夏以来,我住的浙江医院,经常会传来阵阵嘹亮的抗战歌曲,这就引起了我这个新四军老战士的一些回忆。

1938年9月我16岁,从杭州来到上海,到南方高级中学(原敬业中学)读高中,学习土木工程预科。这个南方高中位于英租界区内的白克路(今凤阳路),我在那里读了整整3年的高中后,于1941年9月如愿进入上海光华大学读书。

也就是从1938年开始,我就住在朱践耳的家里,和他朝夕相处,情同兄弟。这个朱践耳是谁?现在40岁以下的年轻人恐怕有许多人不知道了。他是中国杰出的作曲家,电影《烈火中永生》《龙须沟》的配乐就是他创作的;上世纪60年代,有两首相当有影响的歌曲《接过雷锋的枪》《唱支山歌给党听》,还有我们熟悉的民乐《翻身的日子》都是他的作品。朱践耳的家位于极司菲尔路(今万航渡路)梅村13号,是一幢三楼的小别墅,一楼有一架钢琴,我们就经常在那里弹琴,还一起参加了石人望先生办的手风琴、口琴训练班。朱家小妹朱世珏(后改名石颖)歌又唱得非常好,所以,我和石颖还参加了陈歌辛合唱团。我记得,当时合唱团的指挥就是陈歌辛先生本人,钢琴伴奏是我口琴老师石人望先生的妹妹石海伦,我唱男高音,石颖唱女高音。

1937年“8·13”淞沪之战后,上海的公共租界事实上被分割成两部分。苏州河以北地区成为日军控制的“上海日租界”;公共租界的主体部分中区、西区分别由英国、美国和意大利军队防守,继续在战争中保持了四年之久的中立,一直持续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孤岛"时期的陈歌辛,公正地说,应该算是一位富有正义感和爱国激情的青年,他与知交朋友、中国现代舞的开山鼻祖吴晓邦合作,一连创作了四部抗日歌舞剧,分别是《罂粟花》《丑表功》《传递情报者》和《春之消息》。这些爱国歌舞剧揭露了汉奸卖国贼的丑恶的嘴脸,在社会上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

在合唱团里,陈歌辛积极传播苏联歌曲和抗日救亡歌曲,满腔热情地指挥群众抗日歌咏,作过许多抗日宣传。他谱写了《渡过这冷的冬天》《不准敌人通过》等抗日歌曲,后来在新四军苏北抗日根据地中,也是很流行的。有一天,朱践耳打听到了陈歌辛的住址,就冒昧登门索要《渡过这冷的冬天》歌谱。陈歌辛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朱践耳,不仅给了他歌谱,还讲了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勉励的话,大大激发了我们的抗日爱国热情。几十年过去了,朱践耳把这一份珍藏几十年的《渡过这冷的冬天》手稿,交给了陈歌辛的儿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曲家陈钢,完璧归赵,其实也表达了对陈歌辛这位老师的敬重。

虽然当时上海已经被日本鬼子包围,白色恐怖时刻威胁着我们,但因为我们生活在英租界里,依靠英美等西方势力,暂时可以超然于战祸之外,所以我们可以把抗日的歌曲照样唱得无比嘹亮。那时候我们都年轻,爱国热情高涨,血气方刚,什么都不怕,胆子就特别大。其实当时我们处在非常危险的地步,我前面不是说了吗,我们住在极司菲尔路梅村13号,距离我们家不远的76号,就是臭名昭著的汪伪特工总部76号。后来我知道,当时上海“孤岛”的许多仁人志士,如郁达夫的哥哥郁华等人,就是牺牲在这批特务的枪下,他们制造了许多血案,就是为了浇灭中国人民的抗日怒火。后来我还知道,陈歌辛先生就是因为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以致日本侵略者当局误以为他是共产党,就在1941年12月16日,也就是日本鬼子偷袭珍珠港之后,把他逮捕入狱,关进了"七十六号魔窟",直到三个月后,才被保释出狱。非常遗憾的是,出狱后的陈歌辛意气消沉了,甚至放弃了最起码的做人原则,他在1943年进入汪精卫汉奸政府直属的“华影”音乐部工作,甚至在音乐作品中,直接为日本侵略者招魂、唱赞歌。这样的人生结局是非常让人难过的。

我个人则逃过了这一劫难,在1941年11月,通过中共地下党员吴铭、南方中学中共地下党支部委员胡序同的安排,从上海辗转来到苏北地区,到达了新四军苏中四分区,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我最初是在新四军1师3旅服务团,上级领导看我有音乐爱好和才能,会唱外国歌曲,口琴吹得又很好,就让我担任了音乐组组长。1942年的春夏,在战争的间隙时间,我们把服务团爱好音乐的战友们组织起来,由我担任指挥,排练了合唱曲《一九四二年前奏曲》。

《一九四二年前奏曲》是贺绿汀先生在1941年冬季创作的无伴奏男女混声大合唱,歌曲以强音长音开始:“啊!一九四二,你将和法西斯的恶魔,永远离开人间!”而后,歌曲历数了法西斯的侵略罪行,歌颂了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英勇斗争,高唱着法西斯必败,人民必胜,最后反复以“法西斯恶魔的末日来临,全世界一定走向光明!”达到歌曲的高潮。这首大型合唱曲难度较大,有四个声部、四次转调(A调转E调,再转e小调,又转D调,再转A调),运用了西洋音乐的和声学、对位法、花腔、独唱、转调等音乐手法,技巧娴熟,旋律优美而雄壮,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为了唱好这首大合唱,我们合唱团没有少下功夫。当时团里唱歌唱得最好的,男声要算男中音黄平,女声就数瞿炜了,特别是瞿炜,嗓音清脆亮丽,音域宽广,是难得的女高音。战争年代条件虽然艰苦,我们依然把声部分得非常专业。到了1942年底,苏中军区四分区新解放了悦来镇、三阳镇和海复镇等地,我们就及时到部队组织了慰问演出,演唱了这首合唱曲和其他的节目。抗日军民群情振奋,反响热烈,激发和增强了抗战必胜,反法西斯正义战争必胜的信念。

这里还有一个与合唱有关的故事。1945年,我在上海的好兄弟朱践耳,治疗好了肺结核病之后,也来到了苏中根据地的苏中军区,在前线剧团从事音乐创作。那个时候,我在苏中公学任政治部总俱乐部文化干事,同时还是前线剧团的音乐股股长,两个患难兄弟又在抗日根据地相聚到了一起。那年8月日本鬼子投降以后,苏中军区“前线剧团”随部队胜利进军,先后在苏中地区的宝应、兴化、东台等解放区城市进行宣传演出。在宝应的一个大庙里,我们演出了苏联剧作家描写卫国战争的话剧《前线》。朱践耳就在这个时候,写出了他的第一首合唱歌曲《英勇的红军,向你们敬礼!》(陈思词)。合唱曲一写完,我就组织排练和演出,并且还是由我担任指挥,这首歌曲在部队里演出效果非常不错。同时,也为我们两个兄弟加战友的情谊,留下了一段终生美好而难忘的记忆。

我和著名画家黎冰鸿的夫人张天虹同志相识了多年,平时有许多交往,聊天聊得非常开心。在医院的病房里,我的孩子还和老张一起欢乐地唱歌。张天虹同志也是一位新四军的老文艺工作者,曾经创作过《上战场》《擦枪歌》《大红花》等抗战歌曲。她在新四军鲁迅艺术工作团时,曾经当面聆听过贺绿汀先生对《一九四二年前奏曲》逐段逐节的讲解,还接受过贺先生不厌其烦的训练和辅导,因此她念念不忘。在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她向浙江省直机关合唱团推荐了这首合唱曲的1945年版本,那个版本的歌名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合唱》,作为浙江省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演出的一个重要节目,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与《一九四二年前奏曲》等抗战歌曲的结缘已经整整74年,我们的孩子在间隔了这么多年之后,又排练起我们年轻时代的歌曲,让我感慨万千。今年,虽然抗战胜利已经70周年了,只要法西斯蒂的阴魂不散,这样的反法西斯歌曲就要永远唱下去,就像我们经常唱起《义勇军进行曲》一样,中华民族现在还是“最危险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冒着敌人各种有形和无形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郑明口述  郑晓林记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