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5月1日,在闽东红军独立团基础上组成的新四军老六团(闽东红军)从茅山地区出发,到武进戴溪桥一带,和由江阴三支地方游击队组成的江抗三路(江阴游击队)会合。六团对外改称江抗二路。江抗(江南人们抗日义勇军简称)总指挥部成立,率二、三路东进抗日,俗称老江抗。江抗5月8日抵无锡东部梅村一带,以梅村为基点,分兵向常熟和苏州、上海近郊进击,历经激战黄土塘、夜袭浒墅关、火烧虹桥飞机场等战斗。老江抗东进近5个月,9月下旬奉命移师改番号,北上参加开辟苏中抗日根据地。1939年11月6日,江抗东路指挥部(新江抗,又称沙家浜部队)诞生。“江抗江抗,不断成长。”
江抗东进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奇观壮举史上重要一页。许多老同志的回忆文章和有关方面著作十分丰富。岁月易逝80载,重温这段光辉历史,我觉得其深远意义和特点是:
1.战斗在敌人战略后方要害敏感地区,海内外影响大。江抗东进作战地区在常州以东,宁沪铁路沿线两侧,无锡、苏州、上海外围,是敌人“以战养战”的腹心要地。敌伪有重兵防备。这个地区敌伪和国内反共顽固派势力盘根错节。各地我党组织和积极分子掌握的抗日武装力量分散单薄,急需有统一指挥和领导。新四军江抗东进,打开了苏南东部地区抗日的新局面,沉重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人们的抗日热情。上海有“东方大都会”之称。中外文报纸反应敏捷。《新闻报》《密勒士评论报》《大美晚报》等迅速报道神兵夜袭浒墅关、火烧虹桥飞机场的消息。《大美晚报》还以“昨夜枪声紧张,新四军抵沪西,中日军有激战”为标题。我党我军的声威传播到海内外。
2.老江抗如虎添翼,新江抗茁壮成长,部队军政文工作活跃。新四军老六团团长叶飞以江抗副总指挥名义,实际上负责全面领导指挥工作。江抗东进的任务是:发展武装力量,改善武器装备,筹集向北开辟苏中根据地的部分经费,相机建立苏南东路游击根据地。六团开始东进时,只有600多人,加上江抗三路300多人,只有近1000人。江抗西移时,整编为两个团,发展为4000多人。部队原来武器简陋不足,西移时步枪换成中正式、三八式,有的连每个班都有机关枪,总指挥部还成立了两个重机枪连。陈毅司令看到江抗收缴武器多,抽调了两批机枪支援兄弟部队。
义师西移离水乡,火种犹留沙家浜。以老江抗留在阳澄湖边夏光等30多名治愈伤病员为骨干,根据上级的指示,在当地党组织支持下,在主力西移不到两个月内,成立了新江抗。新江抗成立第二天,就在常熟北桥打了个对日伪军伏击仗。人民群众奔走相告:“新四军江抗又回来了!”苏南东部是鱼米之乡。抗日游击队人员的文化程度相对比较高。老江抗东进和新江抗成立以后,从上海等城市动员下乡的产业工人、店员和大中学生始终不绝。部队军政文工作朝气蓬勃,出现过流动修械所自制的手榴弹、水上印刷厂、铅印的《东进报》《大众报》。新江抗整编为新四军六师第十八旅时,发展近5000人,其中从上海下乡约1000人。八路军三师南下与新四军会师,六师还抽调数十名合适做文教、医务、文艺工作的男女同志去三师。
3.军民鱼水情深,凝炼成红色文艺经典《沙家浜》。《沙家浜》剧目和沙家浜红色旅游景区感召力吸引力日益扩大,历久弥新。“智斗”“十八棵青松”脍炙人口。阿庆嫂式和沙奶奶、沙四龙式人物故事多。我印象中深刻的有:(1)武进戴溪桥阿庆嫂式人物。江抗副司令何克希一次上街联系统战对象,突然发现一小队鬼子带领伪军下乡“扫荡”。警卫员王国勋急忙就近安置他在街边一家人家,自己另找地方隐蔽。这家女主人机智果断,立即让何克希躺进房间被窝里装作病人。王国勋同志试探敌情时不幸被捕牺牲。何克希同志得以免受一难。女主人只知道进来的是救国爱民的新四军,来不及顾虑将会遇到多大复杂凶恶的风险。(2)阳澄湖边一位阿庆嫂式人物。一天中午,她七八岁的女儿在房后稻草堆旁,突然看见一只大腿血淋淋地露在外面晒太阳。女儿惊吓得回房叫妈妈。她只得告诫女儿,这是新四军一名负伤的排长,千万不能给敌人知道。懂事的女儿成为妈妈的助手,每天给这位伤员送饭菜。
(3)无锡梅村有位“阿庆嫂”,名叫赵爱宝,恰好也是开茶馆,是梅村老党员陈枕白夫妇培养发展的地下交通员,事迹生动感人。江抗好几位领导人和我党无锡县委负责人多次是茶馆的“茶客”。(4)江阴祝塘青年农妇颜金娣和农民王掌水。1941年,新江抗已改编为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八旅。反“清乡”战斗频繁。国民党忠义救国军勾结日伪,多次集中兵力向我方围堵拦截。十八旅在六师师长谭震林亲自指挥下,8月3日在祝塘对忠义救国军展开激烈战斗。白天骄阳似火。指战员饥渴得喉咙直冒火。农田里满地西瓜,没有一个人去碰它。青年农妇颜金娣看在眼里,随即准备好一桶茶水,冒着顽军的弹雨,连跑带爬地送到我军指挥所。谭师长和指战员一面喝着茶水,一面凝视气喘吁吁的颜金娣,激动不已。部队战斗移动中,五十四团有5名新战士误入河湾里,不会游泳。农民王掌水熟悉河床地形,急忙背着新战士一个个过河赶上队伍。1941年,六师组织参观团到盐城新四军军部和三师学习。军部刘少奇政委推荐两个外国记者和参观团团长顾复生作一次访谈。记者最关心的问题是,沪宁线以东到上海外围没有大山,河川交织,敌人兵力强大,新四军武器简陋,靠什么能打胜仗?顾复生同志是青浦游击队领导人。他介绍了新四军江抗东进一些主要情况和战例,最后用一句简明有力的话说:“平原水乡没有山,人民群众是大靠山!”
4.烈士们的鲜血染红战旗,和京津以南平原地区坚持抗战同为楷模。从江抗东进到苏南东路人民抗战胜利,党政军民共有多少人伤亡,未及完整统计。新老江抗仅团以上干部即有10多人伤亡。新四军一支队参谋长胡发坚被派到江抗三路不久即牺牲,三路政治部副主任王赤生牺牲,三路整编为江抗二团的团长徐绪奎牺牲(1940年在营溪战斗中牺牲。),江抗副总指挥吴焜牺牲,被派到青浦支队任参谋长的周达民牺牲,反“清乡”中团政委曹德辉牺牲,团参谋长王明星,赵伯华牺牲。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刘飞、新江抗政治部主任杨浩庐负伤。刘飞左肺里一颗子弹始终未取出来。总指挥部参谋长乔信明因伤带病坚持战斗。烈士们英勇献身的故事说不完。新江抗三支队班长江军腹部被子弹击穿,拖肠血战,最后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太仓民主政权女区长端木瑞反“清乡”被捕坚贞不屈。敌人残杀她之后还用硝镪水销毁她尸体。梅村我党地下交通员华阿金为掩护领导干部和村民,挺身而出,被敌人拖到树林里枪杀,他身上30多处血痕是日寇用刺刀刺的。1944年延安新华书店出版的《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概况》里介绍:“数年来始终坚持京(宁)沪近郊与长江下游平原水网区的游击战争,其艰苦奋斗精神与北平以南之冀中十分区及天津以南之冀鲁边区军民一样,同样可为楷模。”
江抗东进西移,为开辟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增强了力量。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发展为苏南人民坚持抗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苏南东路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江南平原水网地区持久抗战的壮丽篇章。
苏南东路(苏锡沪地区)许多地方建有江抗东进战斗遗址纪念地、纪念馆、陈列馆,多年来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梅村是江抗东进第一个支点,梅村又是吴文化发祥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互为辉映,可以建成更有特色的传统教育基地和旅游景区。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加强向茅山、黄桥、盐城、沙家浜纪念馆学习交流。梅村新四军江抗东进纪念馆建立5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同志建议,在纪年馆旁利用空闲地增设影视室,增强纪念馆视听功能。
伟大的抗日战争精神、铁军精神要一代一代传下去。纪念江抗东进80周年,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记住这段光辉历史,有许多工作可做。希望有关领导加强指导支持,把纪念活动搞得更切实有效些。
施光华
2018年12月16日
上一篇: 新江抗时期东路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下一篇: 插在日伪统治心脏的一把尖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