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抗大四分校学习生活回忆 ---研究分校校史素材

  • 时间:   2019-02-05      
  • 作者:   李剑锋      
  • 来源:   李剑锋     
  • 浏览人数:  2733

无标题.png

                抗大四分校学习照


一九四二年淮北地区粉碎日寇三十三天大扫荡之后,形势发展很快,根据地不断扩大,部队也有很大发展。四四年秋,四师主力西征,地方武装上升主力部队,干部显得紧张,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抗大四分校第六期扩大招生,从部队抽调军队骨干到学校深造。从地方招收知识青年入学培养。四四年八月,从邳睢铜联合中学、淮泗中学、淮宝中学,各招一百余人,部分地方干部及部队的基层骨干,先后于九月下旬分别到洪泽湖西岸半城以北之唐、王、李三庄报到,编为抗大四分校三大队、下分七八九三个队—-即普通科一、二、三队

当时的领导干部:

大 队 长             刘冠勇

政   教             季  辉

付大队长             王

付 政 教             王  威

七队队长             刘国枫

                      蔡  铎 

政   指             李  斯

支部书记             罗  金

一 排 长             胡广大

二 排 长             董兴余

三 排 长             闫廷启

司 务 长             刘  瑞

驻队的政治教员             张传栋

驻队的文化教员             杨  峰 

                      王家随

八队队长                 杜希斌

政   指                 项  明

支部书记                 董昌达

九队队长                 王

政   指                 陈瑞林   

支部书记                 钟向国

一 排 长                 段国友

无标题.png

队以下三个排九个班,班有党小组,班长管军事、行政,付班长管学习,他是党的小组长。

开学以前,主要是整理住地,托土坯打炕,划分各班生产用地等做好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

十月初正式开学,首先由学校政治部主任邱一涵给学员讲第一课—--劳动,并号召大家到洪泽湖割芦苇,通过自己亲手劳动来体验劳动的意义及劳动人民的伟大,树立劳动光荣和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了就干,每班一只小船,每人一条绳子,一把镰刀,到洪泽湖“八大家”干起来了。经过一个多月的劳动,割的芦苇一垛一垛堆积如山,用大船运到住地附近的车路口河岸上,利用早操跑步的时间往回扛,都是自己出力干。通过劳动实践,确实累的不轻,但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身体,增加了财富,改善了连队生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是边学习、边生产、开荒种菜、生豆芽、做豆腐,自己动手。冬季各班生豆芽,轮流做豆腐,春天来了各种蔬菜自己种,主要品种基本自给,有时吃不完,就送给房东及邻居。改善自己的生活,密切了军民关系,丰富学员的生产知识,锻炼学员生活管理能力。在劳动生产的实践中,使学员实际体会到劳动生产的作用,学与干,说与做,理论联系实际的真正意义,明白自力更生争取抗战胜利的道理。学员们反映,劳动这堂课上的好,既为学习打好思想基础,又为生活打好物质基础,这堂基础课给学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校的教学工作及物资供应工作,对学员也是实际的示范教育,学员队的食用油是学校油坊统一打的,被服是由学校工厂做的,学校的劳动模范张晋清,在洪泽湖拾粪生蛆养鸭子,旺季可以保证全校每人每天一个鸭蛋。在那样困难条件下,自己动手,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是不容易的。学员是吃在嘴里,穿在身上,记在心里的。学校关心教育,学员热情学习,上下团结,整个学校呈现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一派朝气蓬勃的大好景象,给学员留下的记忆是深刻的。

基本的军政训练,提高学员的军政素质,为培养军队的骨干打好基础。

政治教育是从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学起的,使学员懂得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对象、特点、武装斗争的重要,人民军队的光荣和“三大法宝”及相互关系等,明确为什么要革命和怎样革命的问题,坚定青年学生的政治方向。

学习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使学员懂得中国革命现阶段的基本政策和前途,为什么中国革命一定胜利,怎样争取胜利,怎样建设新中国的问题,树立中国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心,坚定为争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决心。这个基本教育对青年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为学员的今后的工作打下来了很好的思想基础。

学习的后半期,党员多了,队里还组织学习部队政治工作常识,如怎样上党课,怎样发展党员,怎样当党的小组长、支部书记、指导员及文化教员,如何密切官兵关系,使政工干部真正成为战士的贴心人。结合战术训练,学习战时政治工作,战前动员,战时鼓动,战后总结讲评,处理善后等等,虽然都是常识性的内容和经验,但给学员到部队工作做了很好的业务准备,缩短了学校学习和部队实际工作的距离。

无标题.png

军事训练从基础开始,开训前每人发一支步枪,八排子弹,三个手榴弹,全副武装起来了,一切按正规连队行动。

训练的课目,有军队生活规则,兵器常识、射击、投弹、炸地堡、破鹿柴、剪铁丝网、有单兵及连排攻防战术、排连长的组织指挥。经常组织紧急集合、夜行军、还搞练胆训练。在训练紧张时,粗布军衣磨破了,胳膊、膝盖出血了,但大家情绪很高,练劲很大,感到学到了本领,真的会打仗了。经过这些训练,使学员不仅懂得武装斗争的重要,而且学到了具体的斗争本领,使他们到部队后,很快适应实战的需要,对机关和连队工作都有利,很部队欢迎。

整风对青年学员来说,同样是重要的。原来有人认为青年学生在学校生活单纯,无风可整,经过学习哲学常识,社会发展简史、革命人生观的基本教育,运用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用写思想自传的方法,回忆自己思想转变的过程,看自己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认识到改造思想,树立革命人生观的重要性,启发整风的自觉性。

把学员的思想从当前的斗争目标引导到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大目标的轨道上来,这一段时间,虽然只有三个月,但抓住了理论联系实际、改造思想,树立革命人生观这个根本问题。对学员的教育是深刻的,几十年后,当年的老同学见面,还认为他们解决人生观总是的关键时期是抗大学习,关键的课题是整风,可见学校的教育抓得准、抓得深、切合实际。

8月15日,日寇投降。三大队奉命接管宿迁县及五河县城。担负清理物资、巡逻警戒、维持社会治安、宣传发动群众等任务。这对经过一年学习的三大队学员来说,是一次军政素质、活动能力的全面考核和锻炼的很好机会。抗战胜利的鼓舞,学校的具体动员,使学员有高度的胜利自豪感和光荣感,他们在唱着“打个胜仗哈哈哈!”的歌,在群众的热烈欢迎中进城的,他们特别自豪,行动整齐,军容严整,纪律好,对群众态度和好,有礼貌,宣传工作深入普遍,尤其对抗日战争是怎样胜利的?日本为什么会投降?抗战胜利后建设什么样的新中国等问题,深受群众欢迎,影响很好。群众当时只知道“麻冢集”部队的代号,猜不透“哪里来的娃娃队伍,那么有能耐。”直到县城召开“抗日战争胜利庆祝大会”的时候,主席台上宣布“抗日军政大学刘大队长上台”,大家看到刘大队长从学校的队伍中站起来,这才明白,这些娃娃兵原来是抗日军政大学的学生,怪不得和别的队伍不一样,懂得那么多。从此以后各方人士来找学员们交谈问题的更多起来了。记得有一位药店的老板是国民党的老党员,问学员“三民主义与新民主义为什么是朋友?”等问题,学员们都一一与之研究,老人很高兴,他说“我干三民主义的时候,你们还没有出生,现在你们比我强得多,了不起”对学员是很大鼓励,也在群众中留下很好的影响,后来学校在县城招收新生,布告一贴出,许多青年纷纷报名参军入抗大,工作进行得很顺利。

无标题.png

在执行这次任务的实践中,学员们进一步体会到人民军队的伟大和光荣,增强做部队工作的光荣感,执行任务的结果也表明,完成任务是好的,锻炼是大的,实际考核是合格的。回学校毕业分配工作也证明,他们“到前线去,到战斗部队去”的热情是高的。态度是明确而坚定的,是唱着“别了,别了同学们,我们再见在前线!”走出校门上前线的。这些学员中,除少数提前调兵站工作,到师部学机要,选调个别同学到东北学习飞行员,少数留校工作的人外,大部分分配到全军区各战斗部队工作,充实了部队干部的新生力量。用十二旅饶子健旅长的话说:“抗大送来了宝贝蛋!”他们在各自的战斗岗位上,经受着锻炼与考验,逐步成长为部队骨干力量。

附:记得的抗大四分校三大队七队的同学名单:袁俊峰,李剑锋,周清臣,宋景堂、刘德一、卢惠轩,姜冠军,赵忠俊、李朴如、李质如、姚长川,王兆仪、赵宗元,曹贯林、袁光强、徐殿英、吴旭霞、吴军、戴培庆、陈雷、王云、周开广、吴震、丁少华、闫光宇、闫景卓、武家宽(介昆)卢忠、沈启君、沈启平、吴达平、马学俊、王干、单耀华、李正华、王庆新、蒋荣允、贺铁军(孝云)、仲济公(可耕)

 

李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