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何克希同志在浙东

  • 时间:   2018-05-22      
  • 作者:   瞿敏放      
  • 来源:   上海      
  • 浏览人数:  3563

我小时候经常听父母说起何克希这个名字,当时只是懵懂的感觉到他是我们部队的一位领导,长大后看了军事历史书籍和阅读了许多新四军老战士的回忆文章之后,才真正了解何克希司令一生光辉曲折的经历。再后来,从与父亲点点滴滴回忆何司令的聊天中,我心目中的何司令形象逐渐生动丰满起来。

我父亲瞿俊第一次见到何克希同志是在19427月,当时何克希同志奉中国共产党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命令来浙东开展建立根据地的工作。何克希同志是坐浙东海防中队派去的船只由江苏启东经海路来到浙东的,与何克希同志同行的有张云碧、刘亨云、张季伦、张浪、余旭、戈阳等同志。这一船人都穿着便衣:何克希同志打扮成乘船的商人模样,手摇扇子;张季伦同志个子高大魁梧,穿渔民衣服就像个船老大;张浪同志清瘦白净,扮成学生;其他同志化装成伙计。他们坐的船在有一天拂晓时分靠上慈溪东部的古窑浦海边沙滩,上岸后由我父亲(时任五支队二大队四中队副指导员)奉命带领约一个连的战士迎接何克希等同志,一路护送安全到达慈溪宓家埭。

同年8月,浙东三北(镇海、慈溪、余姚三县北部)游击司令部成立,何克希同志任司令员,谭启龙同志任政治委员。19434月,游击队一举攻下伪军第一师盘踞的浙东四明山中心地区余姚梁弄。由此,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成为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何克希同志是浙东抗日武装和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

我父亲说,何司令善做统战工作,他学识渊博、善于交际,广交朋友,也敢冒风险,他好几次单刀赴会去赴鸿门宴,争取对方投奔抗日阵营。三国时的诸葛亮曾经七擒孟获,我们浙东的何司令也曾反复多次做当地很有实力的国民党暂编第三十师八十八团团长田岫山(外号田胡子)的工作,希望与他和平相处,以巩固我们的根据地。1942年初冬田岫山以一己私利将要率部去宁波城投降日军,何克希同志以大无畏精神,亲自前往田胡子部队,向田晓以民族大义,希望他回心转意。此次,虽然没有说服田岫山回头,但他表示不会与何司令的三五支队为敌。19434月,田岫山受到日军威胁,送信恳求何司令援助。何克希同志不计前嫌,希望田部能回来携手抗日,派出第五支队前去攻击闸口等敌人据点,掩护田的部队渡过姚江进入四明山区,并安置田部在上虞县下管、丁宅街等地区作为其驻地。6月,何司令又亲自前去田胡子驻地,双方达成了互不侵犯、团结抗战的协议。还有一次,何克希司令在粱弄镇召开欢迎田岫山回归的大会,由于田岫山是个反复无常阴险毒辣之人,大家都为这次合作担心。我父亲回忆当时情景说:会场上搭了台,布置了长条桌覆盖了桌布,形式还是比较隆重的。田胡子带了他的一个警卫连,我父亲奉命也带领一个连的队伍保护何司令。当时双方警卫真是荷枪实弹、剑拔弩张。

但是,最后田岫山还是第三次毁约叛变投敌了。何克希司令组织了浙东闻名的讨田战役,于194567月在许岙、上虞县城和嵊县开元附近地区歼灭了田岫山部队。

我父亲说,在浙东新四军北撤途中的澉浦战斗,充分体现出何克希司令具有非凡的组织决策和指挥能力。在何司令身上体现出的超人胆魄和坚强意志,对我父亲以后的军事指挥生涯影响非常重大。

19459月中国共产党为避免内战、争取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内问题,决定让出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豫南等8块革命根据地。可是国民党政府不顾现状、无理要求中国共产党放弃地盘、交出军队。蒋介石命令各地的国民党军队向我军发动进攻,甚至对正在主动北撤的浙东新四军也不放过,实施堵截包围、就地围歼的策略,妄图阴谋制造第二个皖南事变10月初,新四军浙东纵队奉命横渡杭州湾进行北撤,准备兵分三路开赴苏北解放区。国民党政府军队得知消息后调集98军第40师、108师、124师和25军第79师等四个师,由98军军长段茂霖亲临前线指挥,企图围歼新四军浙东纵队于杭州湾。

103日,何克希司令率领西路北撤的第二批部队(第五支队、上虞自卫大队等部)从浙东余姚临山北渡杭州湾,船队经过一夜的航行 4日上午8时陆续到达澉浦。

澉浦城是杭州湾北岸海盐境内的一个著名古城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四周筑有高约三米的土城墙。它始建于唐代,宋朝时候开港对外进行贸易活动,是我国海上贸易重要港口之一。明代为防倭寇,戚家军在此筑城,澉浦成为古代军港。

何司令乘坐的大帆船刚登陆东门外青山海滩,就听到了城内有枪声传来。他立即带领同船侦察员、通讯员、参谋和临时担任警卫的五支队一中队九班大约30多人,率先向澉浦城里跑步前进(曾任西藏拉萨警备区副司令员、上海警备区第三师副师长的钱洁同志就是此时的侦察员之一,他经常与我父亲一起回忆这场战斗经历)。进入东门后,何司令等众人正在街口察看地形,从西门和北门进城搜索的一百多敌军突然向他们开枪袭击。面对突如其来的敌人,何司令沉着冷静,迅速地组织部队分头还击。新四军战士以势不可挡的英雄气概向敌人冲锋。此刻,刚刚登陆的五支队二大队二中队的一个排和三大队七中队的一个排战士们听见枪声,立即快速跑过海滩进了东门。在这两个排战士的配合下,何司令他们击退了西门和北门的敌人并迅速关上城门占领澉浦城。从抓获的十几个俘虏口中得知,进城的是国民党第98军士兵,他们奉命前来把守澉浦城。

这时,何司令没有看见第一批渡过杭州湾到达黄湾地区后转移至澉浦城的二旅旅长张俊升部队(这是一支在3个月前起义的国民党部队,该部昨晚在战斗中感到国民党军队兵力不断增加,并有许多重武器投入战斗,明显是遇到国民党的正规军大部队,因此撤出澉浦城已向乍浦方向转移),而现在敌军已经占领了澉浦城三面的山,妄想把我军包围后再消灭。9时左右,我五支队主力大部分还没有登陆。敌人利用青山上的制高点以火力封锁海面,阻止我军船只靠岸登陆。12时左右,在击退敌人一次次进攻后,我后续部队全部冲过敌人封锁到达澉浦城内。

这次澉浦战斗敌强我弱的态势十分明显:在兵力上,何克希司令所带的北撤西路第二批新四军只有1200多人,而城外已经到达并展开包围部署的国民党军队有七个团一万多人,实际上此时双方的总兵力已相差十倍。并且,其他几个团的敌军还在源源不断赶来。在武器上,北撤新四军的武器装备远不如敌方。在地形上,敌军占领了澉浦城北面扼制沪杭公路的扇子山、隐马山等高地,同时占领了西门和南门外的高地,已经形成对澉浦城环形包围。此时我军如果不冲出城去占领高地,向后退到大海将会招致全军覆没。何克希司令审时度势,决心杀开一条血路,突出重围。他与五支队领导商量后决定了部队上午坚守澉浦城,下午夺取城外扇子山和隐马山高地的具体作战方案,这将为晚上我军突出重围创造有利条件。

中午,何司令亲自向部队做战斗紧急动员: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现在日本鬼子投降了,他们反而要消灭我们抗日有功的部队!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是一支钢铁的队伍。我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从来没有向敌人屈服过。------我们背后是大海,没有退路。在这生死关头,我们只有万众一心,狠狠打击敌人,冲破重重包围才是唯一出路。何克希同志慷慨激昂的讲话,燃起指战员们战斗信心,表示要跟何司令,誓与敌人决一死战。

何克希司令不顾危险亲自站在北门城头上观察战况,指挥各个部队进行战斗。我父亲(时任五支队二大队四中队指导员)此刻正配合中队长倪俨(在19495月解放上海战役中牺牲于莘庄地堡阵地前)带领队伍守卫北城门。按照作战方案,二大队受命在一、三大队分别攻击扇子山和隐马山的同时,出城佯攻阁老山与翠苹山,以牵制和分散敌军兵力。在争夺隐马山高地我军遇到危险时,何司令果断命令二大队四中队投入攻击高地战斗,倪俨中队长带领队伍不怕牺牲、勇敢出击,配合邱相田政委和梁爱博大队长带领的三大队,向隐马山高地反复冲锋。

在张季伦大队长带领的一大队攻击扇子山伤亡较大的时候,何司令命令二大队五中队队长顾宝善(我小时候常一边做功课一边听顾伯伯与我父亲聊打仗的事情)带队前去增援,以夺取扇子山主峰。翠苹山、隐马山和扇子山上的敌军居高临下,集中了几十挺轻重机枪和火炮,对我进攻部队猛轰。战斗中,数百名敌人手持上刺刀的步枪,向刚刚攻上扇子山的三中队反击。负伤的唐思根中队长仍然带领战士们与敌人一次次殊死拼杀。战场上硝烟弥漫、枪林弹雨,手榴弹和炮弹的爆炸声震耳欲聋。经过惊心动魄的七、八次反复争夺,在夜幕降临时,我军完全夺取了扇子山和隐马山,确保了部队夜晚向北突围的重要通道。

我军在占领了两座高地后,何司令指出:敌人的弱点是不敢夜战和连续作战,我们要乘天黑冒雨突围。深夜,部队在当地农民引导下,沿东北方向的乡间小道,绕过国民党守军的村庄搜索前进。有许多战士经过前一夜的坐船渡海,又经过一天的激战,连一顿饭也没有吃过,身体非常疲劳。何司令一边鼓励大家,一边亲自帮助抬伤员的担架。

天明时分,就在在国民党军队开始炮击攻城之前,我军已跳出了被敌军重重包围的澉浦城。在这次战斗中,为了冲出敌人的包围圈,我军伤亡和失踪约400余人(有很多隐蔽的重伤员大多数被国民党军队搜到并杀害,一部分被投进监狱),仅第五支队就有223位新四军战士不幸牺牲,这是浙东游击纵队历次战斗中伤亡最大的一次。但是,这次战斗牵制了敌人的大量兵力,从而有力地保障了整个浙东纵队的胜利北撤,粉碎了国民党企图制造第二个皖南事变的阴谋,在我军战史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19451027日出版的延安《解放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同时就此次战斗发表文章, 在全国人民面前揭露了国民党政府假和平、真内战的嘴脸。暴露了国民党背信弃义、抢夺抗日成果、制造内战的罪恶行径。

时任五支队二大队六中队卫生员的陈卫生同志在《澉浦战斗片段回忆》一文中写道:“----四中队指导员瞿俊左膝关节被打穿,六中队长王昭成胸部贯穿伤,五中区队长陈文康右胸肺部被击穿----这三人凭着坚强意志和强壮的体魄不愿被俘,自己步行跟着突出重围。这三位伤员需要及时治疗和照顾,第二天,大队领导决定把我调来营部,负责伤员救治和全营的医务工作

何克希司令带着这支经过鲜血洗礼的,经受了残酷战斗考验的新四军部队沿着大北山与小北山之间一条田埂小路北上。部队经三官堂、径塘桥,在三环洞与欤城之间渡过了盐嘉塘大河。当天到达嘉兴新篁,与前一天到达此地的浙东纵队二旅张俊升旅长、王仲良政委会合。

时任五支队二大队副教导员的姜宿同志在回忆这场战斗时说:在突围后的几天里,何司令带电台一直跟我们二大队(前卫营)走在一起,一休息下来,何司令就叫架电台,和谭政委及友邻部队通报,及时而迅速地得到敌情变化的第一手资料。他那种废寝忘食的献身精神,很快感染了全体指战员。

何司令是军事指挥员,同时又非常注意做部队细致的思想工作。离开嘉兴新篁后,第二天,部队行军到平湖新埭进行休息。傍晚,在一大块空地上,何司令集合部队做了讲话,他针对积压在部队指战员心里的沉闷情绪,解释了我军这次北撤的任务和部队登陆以后遭遇到的危急情况,明白地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为什么打这次恶仗。他表扬部队面临强敌发扬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对牺牲的同志表示沉痛悼念!何司令的讲话使部队情绪很快稳定下来,使得抑郁已久的心情豁然开朗。

第三天,何司令针对敌军围追的形势,决定部队再次分成两路前进。张俊升旅长率领二旅转向东方,经金丝娘桥、奉城到达南汇泥城,然后登上苏北解放区派来的大船,由海路直至江苏如东掘港,再行军到苏北海安集结(张俊升的二旅主要是由起义过来的部队组成,何克希司令从该部队辎重多、携带行李家属多及部队集中安全管理方面考虑,安排二旅坐船由海路北上)。第五支队则在何克希司令员的率领下,避开国民党反动派设于铁路沿线的封锁线,经金山的亭林、奉贤的青村港,在闸港西渡黄浦江,然后在莘庄附近穿越沪杭铁路,于1014日深夜到达北撤行动中预定的中途集结点青浦观音堂(今重固镇)。此时,谭启龙政委率领的浙东纵队大部队早已等候在那里了。休息一天后,浙东纵队继续北撤。部队由陆家浜附近越过沪宁铁路,在浒浦渡过长江后直至苏北海安,与先期到达的张俊升二旅会师,随后一起到达了江苏涟水。至此,新四军浙东纵队胜利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北撤任务。

我母亲刘玉城是随谭启龙政委、连柏生、顾德欢等领导同志率领的纵队司政机关、警卫大队、军政干校这一东路部队,930日在浙东慈溪高背浦渡口登船北撤,于1010日到达上海青浦地区。

我感到澉浦战斗的胜利,就是依靠了顽强拼搏、依靠人民、坚定理想信念的新四军精神,这是一股十分巨大的力量。如果没有这种新四军的精神,在十倍于我的强敌面前、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绝地处境中,要想突出重围是绝不可能的。在我们建设强国的今天,同样要有这种坚忍不拔的新四军精神引领我们去争取新的胜利。唯有不忘初心,才能奋力前行

                              

                       瞿敏放

                   写于  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