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陈毅与新四军江南指挥部

  • 时间:   2018-05-18      
  • 作者:   邵 雍      
  • 来源: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 浏览人数:  4382

内容提要:19398月新四军军部决定设立江南指挥部,117在江苏溧阳县水西村正式对外公布。江南指挥部对外公开后,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司令部依然存在,番号并未取消,但力量得到了有力的整合,开始了中国革命军事史上有名的陈(毅)粟(裕)合作。陈毅在领导江南指挥部期间,坚决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具体体现在歼灭敌伪、联合二李(李明扬、李长江)、孤立省韩(韩德勤)的方针上,对国民党第三战区第二游击区副总指挥冷欣也进行了成功的周旋。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内江南指挥部抓住一切机遇,出色完成了新四军在大江南北的战略展开。19407月郭村战斗后,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改名为苏北指挥部,决定进取黄桥。黄桥决战的胜利后苏北指挥部才对外公开。

 

关键词:陈毅  新四军  江南指挥部  统战  国民党

 

具有野战司令部性质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是新四军军史上的重要一页,在陈毅的领导下江南指挥部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出色完成了新四军在大江南北的战略展开。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对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的研究不尽如人意,鲜见专论,直到201411月才有了一次相关的学术讨论会,其中张衡的《关于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时间及组建情况的探讨》对笔者启发很大。本文在此基础上,再做研讨,以期将此专题的研究推向深入。

 

19395月,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作为中共七大代表将赴延安,新四军军部为了加强统一领导,集中力量打破敌顽夹击,坚持江南敌后抗战,决定第一、第二支队由陈毅统一指挥。8月军部决定增设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建制。8月底,粟裕从宣城狸头桥来到第一支队司令部,与陈毅一起组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粟裕带去了二支队的教导队,并将其与一支队的教导队合并,成立江南指挥部教导队,下设3个中队。原二支队教导队学员于11月初按原计划学成毕业。

9月初,江南指挥部及一支队司令部部署在长荡湖以西之黄金山山地。 117,江南指挥部在溧阳县水西村举行十月革命节纪念大会,正式对外宣布江南指挥部成立。陈、粟裕分任正副指挥,罗忠毅任参谋长,刘炎任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任政治部副主任,指挥部辖第2团、第4团、新6团、挺进纵队和地方武装,共1. 4万余人。会上,陈、粟以江南指挥部正、副指挥名义发表讲话。

江南指挥部对外公开后,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司令部依然存在,番号并未取消。华东曾流行过这样的话:陈不离粟,粟不离陈;一正一副:相得益彰。他们的密切配合,就是从水西村的江南指挥部开始的。

几乎与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对外公开的同时,国民党鲁苏战区苏鲁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的同乡、时任国民党第三战区副总司令兼第二十五军军长的王敬久送李10万发子弹,但要李自己派部队到苏浙皖第三战区的仓库去取,其间须通过日军严密控制的封锁线。李派认定与新四军有瓜葛的三纵队八支队的陈玉生带上他的亲笔信与新四军联系,希望沿途协助。信中称陈毅为老友,愿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共同原则下结成友军,一致抗日,并要陈玉生代表二李慰问新四军伤病员。陈玉生随即携带李明扬的信,率八支队(相当于一个团)经大桥过江到达扬中,同新四军挺纵取得联系。挺纵负责人管文蔚将情况电告陈毅。陈毅复电建议陈玉生只带一个连,由新四军调派一个熟悉地形的连护送。

1111陈毅、粟裕致电管文蔚,命四团团长陶勇、政委卢胜率团部及第二营协助护送二李的弹药经扬中去江北,然后转至六合、仪征地区,相机开辟苏皖边地区根据地,要挺进纵队给予配合。14日陶勇、卢胜率部渡江,护送(一说挺进纵队派一个加强连护送)陈玉生的少数部队,偷越几道封锁线,经丹北到了宜兴,领到了弹药。他们将10万发子弹全数转交后,即以苏皖支队的名义,进入扬州、仪征、天长、六合地区。11月叶飞奉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之命,率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二路(原新四军第六团)由东路撤回扬中,根据江南指挥部命令与管文蔚率领的丹阳挺进纵队一部合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管任司令员,叶任副司令员,下辖4个团:由江抗二路改编为一团,江抗三路改编为二团,原挺进纵队第一、第四支队合编为三团(该团于19402月与陶勇的苏皖支队合编,仍称苏皖支队),第二、第三支队合编为四团。19401月,江南指挥部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派挺进纵队第一团、第四团渡江北上,向江都吴家桥地区发展,同月,以管文蔚为司令员的挺进纵队(原丹北游击纵队)攻占扬中之后到达江北,开展游击战争,为以后的东进、北上创造了有利的条件。5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重新组建第4团、第3团。

193912月上旬陈毅在管文蔚、惠浴宇陪同下,乘帮助李明扬运送子弹之机,第二次到泰州拜访李明扬与国民党鲁苏战区苏鲁皖边区游击副总指挥李长江。两李待陈以上宾之礼,李明扬私下将蒋介石、韩德勤等的反共密件告诉陈毅,再三表白决不跟着反共。陈毅也再次向二李解释我党我军的抗日方针和统一战线的方针,希望继续和他们合作,共同抗战。同时,还向二李讲述新四军在江南深受第三战区顾祝同、冷欣压迫与歧视的事实,为了避免与他们冲突,想移到江北抗击敌寇。二李对此表示同情,说:如果贵军北移,要去启东、海门、如皋、东台一线,我们一定大力协助。次日二李召集教导队,请陈毅讲话。陈毅在讲话中强调了团结抗日的重要性,指出:只要能加强团结,国家就有希望;如果不团结,搞分裂,闹摩擦,国家就会灭亡。陈毅等回到吴家桥驻地之后,李明扬还曾专程回拜一次,检阅了挺纵部队,并送1万元法币慰劳部队。陈毅等也待以上宾礼。

19391210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负责人项英致电中共中央,报告最近陈毅到泰州与李明扬、李长江等会晤,所谈甚好。李同意陈支队东进到启东、海门、如皋、东台一线,他可接济经济。陈拟以第四团张道庸(即陶勇)部北进,与罗炳辉支队取得联络;叶飞部与管部第三团在大桥、吴家桥一线待命,与两李部配合,向启东、海门、如皋、东台挺进。

 

项英对新四军的发展有贡献,但在执行抗日统一战线的问题上偏于保守。当时皖南新四军军部处在国民党第三战区部队的三面包围之中,前景堪忧。项英当然知道这一点,19401月他提出由江南指挥部加强皖南军部的力量,在国民党军大举进攻军部时,南下浙、闽。421新四军指挥部在直接发给中央的第一份电报中不同意项英的主张,明确建议应先放弃皖南,集中全力发展苏南,直到海边52陈毅、粟裕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电,认为,目前新四军的弱点是不集中,没有主力,因此也不能在自卫原则上争取主动……皖南部队企图在友方进攻时长征闽浙,这个企图是不可轻试的

54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的指示中严肃批评项英的严重右倾错误,强调不受国民党的限制,超越国民党所能允许的范围,不要别人委任,不靠上级发饷,独立自主地放手地扩大军队,坚决地建立根据地,在这种根据地上独立自主地发动群众,建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权,向一切敌人占领区域发展。”55中共中央又电示项英、陈毅:一、同意军部、后方机关及皖南主力移至苏南,但请注意皖南阵地仍需坚持并发展。二、新四军一、二、三支队主力的主要发展方向也不是在溧阳、溧水、郎溪、广德等靠近中央军之地区,而是在苏南、苏北广大敌人后方直至海边之数十个县,尤其是长江以北地区

陈毅接到中共中央指示后,即于5月中旬召开团、县以上负责人会议,传达中共中央指示,研究拟订了贯彻实施的具体计划,作出向东发展的部署。51719日和27日,由陈毅以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副书记的身份三次致电中共中央和项英,促请军部及皖南主力速移苏南。519的电报说:我们指挥部在溧阳县仅直属队千余,对于局部事变不能应付;若调集两团以上兵力在手中,则第一线又不能散开大量争取。因此,我们一面缩小后方,加强苏南游击战争,一面以游击方式应付顽方。目前,在战略上亦不宜轻易北撤让出溧阳北部致失掉联络。请中央即电项英东移,宜饬大行李及重要资材东进,不要再迟缓,要根本放弃挺进皖东南的下策。

512项英在东南局、新四军军分会常委联席会议传达中央五四指示后复电中共中央,要求辞职。陈毅闻讯后起草致项英的绝密电。大意是:中央政策是完全正确的,理应在部队传达贯彻。你身系东南半壁安危,任重道远,望仍统率我们共同为实现中央方针奋斗。你如辞职则群龙无首,国民党反共派必将乘隙蹈进,后果堪虞。望以大局为重重新考虑。

    为了给军部东移选择一条合适的路线,粟裕派作战科长吴肃率领侦察组,配合军部作战科长李志高率领的侦察组,由江南和皖南分头对进侦察。根据吴肃回来的汇报,粟裕拟定了派三个团接应军部东移的计划,从江南指挥部控制的水阳、狸头桥及江南指挥部驻地到军部驻地皖南泾县云岭,仅80150公里路程,互相对进,一昼夜便可接应上。考虑到电报不能详细地、原原本本地反映他们的意图,6月上旬因未见军部有象苏南移动的迹象,陈毅又派江南指挥部政治部民运科长曾如清专程赴皖南汇报,建议军部尽快行动。

610陈毅、粟裕电告中共中央,决定率领江南指挥部及所属部队向苏北转移北转移。当天即将这一行动计划。615,在率部北移途中再次电告中共中央:决心布置移往苏北,并建议皖南军部方面速宜部署

需要说明的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是同意陈毅建议的,多次指示只是项英率军部东进向陈毅在苏南的江南指挥部靠拢。为了及时、全面掌握新四军的情况,19404月应陈毅的要求,中共中央还同意陈毅通过电台直接与延安通讯,从而使陈毅等人摆脱了项英的限制。然而,由于项英以种种借口再三拒绝,皖南新四军东移之事最终没有实现。

陈、粟向中央报告移往苏北的决定后,即将江南指挥部及所属北上部队离开水西村移到茅山。628日夜陈毅由扬中过江,赶往郭村处理江北事端;粟裕组织机关、部队随后跟进。78,粟裕率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暨第2团、新6团等部近2000人,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突破日伪军的几道封锁线,胜利北渡长江,到达苏北吴家桥、郭村地区,与挺进纵队、苏皖支队会合。当天陈毅在苏北给中共中央中原局发报,称目前,江南一支队已渡江会合,江南指挥部已陆续渡江,造成我军争取苏北发展的良好环境。

 

日伪军是新四军的劲敌。1939118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宣布成立的第二天,日军就前来扫荡。王必成率二团配合段焕竟任团长的新六团在延陵贺甲村与日军激战,全歼武村大尉以下168人,俘虏日军3人,缴获轻机枪4挺、步枪28支。是役即延陵大捷。战斗结束后,陈毅赶到贺甲村,亲自拍摄许多照片,向王必成、段焕竞等表示祝贺;到烈女庙慰问负伤的干部战士,指示王必成:赶快召集干部会议,总结战斗经验,过去我们打的是游击战,这次是运动战,整整激战了20多个小时,这都是我军成长壮大的标志。

1940年初夏,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为了打破敌伪顽的夹击,当即部署江南主力做好渡江北上准备,同时指示留在江南敌后坚持抗战的新二支队,相机转移到赤山地区,在南京近郊开展抗日游击战争,配合江南我军主力北渡长江。513,新二支队直属队和四团三营在副司令员廖海涛的率领下由句容县的葛村转移到赤山脚下的窦家边。次日上午,伏击从湖熟据点出发的日军,消灭日军一百多名,活捉两名;缴获步枪六十余支、掷弹筒两个、九二式步兵炮一门。从日军手里缴获大炮,这在新四军作战中还是首次。陈毅得悉后,当即来电祝贺,希望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胜利。

日伪军不甘失败,寻机进攻新四军,欲置新四军于死地。517,日伪军500余人扫荡吴家桥,叶飞率领挺进纵队与之激战,经一昼夜抗击,给敌重大杀伤后,转移到通扬河以北、宜陵东北的郭村地区休整待机。6月下旬江南指挥部一部渡江赴管文蔚处暂驻,部队在通过运河、铁道时连日与日伪军接触,大小十余战,新四军损失百余人,陈毅自己的私人行李完全丢光,两名军服务团女同志被击毙,其他损失也不小。

 

                         

在苏南要把陈毅主力掐死的不止是日伪军,时任国民党第三战区第二游击区副总指挥冷欣也有此意图。19393月国民党江苏省政府江南行署移驻溧阳山丫桥,又成立第二游击区指挥部,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兼总指挥,江南行署主任、六十三师长冷欣兼副总指挥。冷欣在茅山腹地拥有十一个正规团,处心积虑要在其苏南辖区消灭江南新四军。

其实陈毅在与冷欣的初期交往中,曾经应冷的要求,在一个月之内将滞留在江南的五十多名西安军官学校毕业的江苏籍学生全部安全护送过江去苏北韩德勤处工作,帮了冷欣一个大忙。然而受新四军的影响后的这些学生一过江就宣扬江南新四军怎样团结群众,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使敌伪不敢走出城门一步,并对陈、粟两司令的言行十分敬佩。顾祝同获悉后在电报中大骂冷欣无知、无识、无能、糊涂把这批纯正的青年送到共产党去训练,一个个成了拥共的分子。冷欣读后,火冒三丈。

19404月中旬,冷欣指派国民党江苏省政府江南行署秘书主任巫兰溪前往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指导工作。巫在次日深夜与陈毅的长谈中转述了冷欣的话,称陈毅可算一个当代的英雄。他的历史,他的才智,他的战功,都不在叶、项之下。只要他的态度再表示积极一些,担任一个军长是容易的。为了抗日胜利,中央也要破格用人云云。陈毅听后笑着对巫说:我在赣南三年中,早把生死置于度外。……我连家室还没有。有生之年,只想为祖国为人民,贡献一份力量,还谈什么升官发财。他请巫转告冷副总指挥,谢谢他的好意。十天之后,冷欣带着参谋长和一营多警卫也来到江南指挥部水西村驻地,只呆了几个小时就匆匆由原路返回。

6月上旬冷欣指挥国民党第六十三师、第四十师将形成对新四军苏南部队的包围,并公开进行反新四军宣传。611陈毅致信巫兰溪,指出:近者大军云集,驻地侧近左右几无隙地,扣留敝军人员加以辱骂毒打,日必数起,其他举奔相骇告。弟坚持合作,不变初衷,已令各部转入敌后活动,避生事端,水西一带仅留医院及少数后方人员,弟亦躬亲北移,使两军相距稍远,不目睹一切,则意气宁帖,可从容筹商,谅于国家、地方、人民更有裨益也。并指出近期顽军有意制造摩擦事件殊背中山先生集中力量从事革命之宏旨。希望上中级干部双方能以大局为重615,江南指挥部北移的全部工作已经准备就绪。为了放松冷欣的警惕,缓和紧张局势,以便各部能尽量在没有顽固派的纠缠下及时开动,陈毅专门派粟裕率战地服务团演剧队前去冷欣的第二游击区副总指挥部作了一次慰问演出,同时还派作战科长吴肃前往联络。但冷欣发现江南新四军主力有渡江北上意图,连夜调集第四十师朱团配合挺进军五团赶来堵截。18日,陈毅命粟裕指挥新四军新四团、新六团(一说四个团)在茅山脚下的西塔山附近发起反击战,击溃尾追堵截的国民党军冷欣部两个团,接着又巧施金蝉脱壳之计,引诱前来扫荡的日军和顽军打了几个小时,为江南指挥部及所属部队渡江北上赢得了准备时间。619陈毅致信冷欣总指挥部的参谋长雨笙和巫兰溪,提及冷欣部两个团对从溧阳水西北移的新四军无情追击之事,指出:窃挺五团北开未及旬日,弟部工作人员受其迫害,民众团体受其捣毁,地方部队被其围缴,来往公文任意检查抄毁。新四军作战境地屡经改变,敌扫荡日益严重,而回旋地区日益缩小。今则限于镇、句一部及江宁、当、芜狭窄范围,内有铁道公路横截,长江大湖限阻,又在京、镇敌战略重点之间。然而,韩德勤等还要求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司令部全部插入。陈毅请他们代为陈词,说明新四军不能这样做的理由。

                               

韩德勤时任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鲁苏战区副总司令、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人称省韩,下辖八十九军和独立六旅,还有十个保安旅,约七、八万人。韩德勤是苏北泗阳人,是苏北涟水人顾祝同的亲信,他们主张江苏人治江苏,包办一切,排斥异己,不愿外省人在江苏立足。以贵州人陈泰运为首的税警总团是外省人,受到了顾、韩联合压迫,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就更不用说了。

1940130国民政府军令部制定《防制异党部队越轨行动方案》,确定对鲁苏异党部队应严密制裁,相机铲除其根据地。接着蒋介石亲自批定国民政府军令部剿办异党指导方案,明确规定:将异党压迫于大江以南,或相机剿灭,并要求第八十九军以一部及李明扬之一部,驱逐大桥、仙女庙(江都县属)附近地区之异党。”321拂晓,国民党顽军韩德勤趁新四军淮南路东主力赴路西作战未归之际,调集第八十九军两个团、独立六旅大部和地方常备十旅等约1万兵力,分3路向新四军路东根据地中心、第五支队后方机关所在地——天长县半塔集发起进攻。322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陈毅获悉后立即电令叶飞率新四军挺进纵队主力五个营由吴家桥地区西开增援。26日挺进纵队日夜兼程,赶到半塔集外围即投入战斗,配合各部战至29日,解了半塔之围。半塔集保卫战歼灭顽军3000余人,打开了皖东抗日根据地的局面。不久,建立天长、盱眙、来安、嘉山、六合、高邮、仪征、甘泉等8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路西也发展很快,路东、路西都建立了联防司令部,淮南抗日根据地形成。

同年春,国民党安徽省第六区专员(兼该区第一支队司令)兼泗县县长盛子瑾率部投奔李明扬,途径新四军防区时,在半塔集地区与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所部发生误会,被全部缴械。在韩德勤挑拨与引诱下,李明扬、李长江企图武力反共。3月上中旬陈毅在江南闻讯后,即派代表过江给二李一密函,承认解决盛子瑾的做法不当,表示愿意担保释放盛,发还枪支(以后拖延未施行);同时解释挺纵的事,仅系共同合作,图谋东进,共谋发展,……绝不是分化其部队,并劝告其勿受韩挑拨。并说蒋、顾、韩过去剿共时代是拿杂色部队作牺牲,抗战时代亦复如此,现在发动反共战争亦如此,不要中其传统政策的毒计。

58陈毅向中共中央提出:解决苏北问题,应先向省韩下手。”28日陈毅在致中共中央,叶挺、项英,中原局并管文蔚、叶飞的电文中认为,苏北形势的特点是,我在敌顽伪两李三方面包围形势下,同时我之力量较弱,尚未准备完成,如采取三面进攻则必然失败。目前应积极与两李亲善并秘密进行其上中下层的争取工作。要求管文蔚、叶飞坚忍镇静,积蓄力量,以期配合应付事变

627深夜得知李长江即将对位于郭村地区的新四军挺进纵队发起攻击后,陈毅、粟裕立即命令陶勇率苏皖支队火速增援。28日陈毅换便衣隐蔽渡江北上,亲临决策。当天李长江出动13个团大举进攻郭村。30日,挺进纵队与苏皖支队发起反击,击溃李明扬、李长江部3个团,迫使两李部全线溃退。71共产党员陈玉生率领一个团(该团是中共地方党领导的部队,为适应斗争环境,当时公开用李明扬的第三纵队第八支队番号)、共产党员王澄率领一个营(该营是李明扬的第二纵队第五支队第四大队,为中共地方党所控制),在挺进纵队第四团接应下起义成功,进一步改变了战场形势。72挺进纵队和苏皖支队乘势发起反击,歼李部3个团,迫使李部全线溃退。

73陈毅抵达郭村,对叶飞说:战役和战术上的胜利,不等于战略上的胜利。我们要打开苏北局面,非把韩德勤打败不可;要打败韩德勤就必须争取二李中立,不使他们投奔韩德勤。这一打,究竟是把二李打到韩德勤一边去,还是打到我们这边来,这就要看我们政策和策略的威力了。在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部召开的作战会议上,陈毅同意发起全面反攻以扩大战果,但严格规定打了塘头就收兵,不准打进泰州。因为这样做造成苏北反共大团结,……正中韩奸计,且于全国影响不好(两李与桂系有关系)”。陈毅转告两李,陈、粟司令大兵过江,不打泰州,是尊重友军及老前辈,但应扶助新四军。并云,如两李答复让我们东进攻黄桥,我们即将江都三十里防地让他(月收五万元)”。郭村战斗,新四军获得军政全胜。

75,陈毅就江南指挥部及六团、二团即日渡江致电军部专报中央说,粟裕即率部渡江北上只留二支队、苏皖区党委坚持。”78前,陈毅在苏北给中共中央中原局发报,汇报郭村战斗简况及部队动向,称苏北叶管部击破两李,战斗八天,共歼灭三个整团,其余十团均被击退,共缴获步枪六百余支,轻重机枪十余挺,手枪三十四,手榴弹七百八十三,步弹三万发,俘虏七百余,内团长两名。两李部下反正者计千余,现编为五、八两团。两李已无进攻能力。此次战斗证明,历来对两李上层争取,积极组织其中、下层的路线是正确的,而且将大桥巩固南北,以便向天长、扬中、仪征地区发展,打通西路,转而东进的路线亦是对的。

 

19407月郭村战斗后,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将在苏北的所属部队7000余人分编为3个纵队,改名为苏北指挥部,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当月中旬他们召开军事会议,讨论以何处为中心建设根据地问题,在扼守扬州泰州地区、北进兴化、进取黄桥三种方案中选定第三方案,在敌占区建立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727新四军东进黄桥,先克营溪,29日进取黄桥。820,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军分委发出了《对于创造黄桥大根据地的指示》。

96韩德勤进攻营溪,受挫后秘密撤退。新四军虽保住了营溪,但地区太小,无法立足。于是决心打姜堰。914再取距泰州六十里的姜堰,消灭了韩德勤直系军两个旅,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物资,解决了经济、粮食等问题。但是韩德勤不肯妥协,准备大举反攻,又因为该地与两李及陈泰运的税警团防地相接。他们感觉新四军日益发展威胁甚大,于是站在韩德勤一边要求新四军让出姜堰。当9月陈毅在复张公任的信中表示了新四军的原则立场:弟部既为国军之一部,且苦战敌后,为人民所共见。若必用各种办法,如限制、围攻、中伤、残害等,则弟部不自卫势必全部歼灭不止。毁灭新四军其事甚小,损害国力正中敌寇下怀,则其事甚大,弟虽死亦必有所不甘也。

另一方面,陈毅认为两李是苏北地区最有影响的地方实力派,是我方与国民党顽固派的中间力量,争取他们的中立,是解决苏北问题的关键。在当时情况下让出姜堰一举三得:对韩则称让步,以求抗战和平;对人民则称让步以利团结;对两李则让姜堰,减少其威胁,换其守中立。于是他在927姜堰军民代表会议上宣布同意撤出姜堰。930日深夜新四军将姜堰让给李明扬和陈泰运,韩德勤一无所获,加深了苏北国民党军的内部矛盾。后来姜堰被李独占,兵力小的陈泰运就派代表来新四军要了一百多支枪支,以求补偿。陈毅慷慨答应,但约定如果韩德勤叫他打新四军,他枪向天开,而新四军可不必还枪。在194010月上旬黄桥决战这一新四军华中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反顽战役中,两李与陈泰运均保持中立,从而使实力远逊于韩德勤的新四军敢于全力反攻,大获全胜。陈毅后来回顾说:在华中先有半塔,后有郭村,有了半塔,就有了黄桥。”11月,在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初见成效的情况下,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首次以新四军苏北政治部名义编印、发行了《苏北摩擦真相》一书。

 

以陈毅为首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短短一年不到时间内,坚持执行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率领广大军民淋血奋战,粉碎了日、伪、顽的一次又一次夹击,不仅巩固了茅山根据地,而且逐步形成了丹北、江句、横山、苏常昆太、宣武锡、宣当芜等游击区,并发展到苏北的仪征、六合、泰兴、江都、扬州地区。

在敌、伪、顽环伺的不利环境中,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坚决执行中共中央的指示,成功抵制了项英来自军部的错误主张,从而避免了在后来的皖南事变中遭受更大的损失。江南指挥部脚踏实地,抓住一切机遇,果断拓展根据地。派兵驰援半塔集保卫战,打开了皖东抗日根据地的局面,最终形成了淮南抗日根据地。西塔山反击战,为江南指挥部及所属部队渡江北上赢得了准备时间。郭村自卫战,将郭村与吴家桥两个地区联成一片,是新四军立足苏北、进取苏北的奠基礼。后来进行的黄桥决战,几乎全歼韩德勤的第八十九军及独立六旅,为与南下的八路军会师,开创苏中抗战的新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共中央书记处高度评价黄桥决战的胜利,认为苏北大部为我占领并联成一片,此为华中最大一块根据地,对全国有绝大意义。国民党方面也承认,黄桥战后,苏北民众誉新四军为救民军,冀早日到达,而苏民困

陈毅在领导江南指挥部期间,坚决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并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有所创造,具体体现在灭敌、联李、孤韩的方针上。他在19401028总结苏北统战工作经验时说:首先,始终遵照中央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原则。其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击破了党内凡国党、国军、黄埔生皆顽固派的过左估计,同时纠正战斗开始即统战终结的观念。坚持政治前行,军事后盾的原则。对顽固派,应一面拉,一面打,先拉后打,先打后拉,均应活泼运用,反对一味蛮干或一味退让。第三,予中间派以实利,…… ‘大斗进小斗出’……蚕食跃进,反对鲸吞冒进。第四,充分调查对方情况,每集团他都有一个基本利益和中心要求,不要轻易去违犯他。”1118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向全党全军推荐陈毅同志《苏北统战方针与经验》,指出中央及军委完全同意陈毅的统战方针及统战工作,为使各部队团以上干部深切研究统一战线的策略,破除其狭隘而不开展,顾小利而忘大利,称英雄而少办法的观点,特将陈毅的报告转发全军学习。这既是对陈毅个人的肯定,也是对以陈毅为首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的肯定。

 

  作者 邵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