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中,华中敌后战场是我党领导的新四军活动的主要地区。新四军驰骋华中,英勇作战,抗击16万日军、21万伪军,对敌作战2.46万次,创建了横跨7省的8块抗日根据地。新四军也由1万余人发展至21.5余人,这当中,从华中各所抗大毕业的就达到2万多人,平均每10位新四军中就有1位是抗大的学生。这些由华中各所抗大分校培养的德才兼备的干部成为新四军部队的骨干与中坚,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华中成立总分校,统一领导华中各抗大分校的工作,建立华中统一的军事学校教育制度
抗战时期的华中地区,东临大海,西迄汉水,南起长江三角洲,北至陇海铁路,包括江苏安徽两省大部、浙江北部、河南东南部、湖北中部和东北部,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这里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四军开展敌后抗日斗争的一个主要地区 。新四军从1940年3月到1945年4月,在华中地区先后创办6所抗大分校。其中抗大五分校的前身,是由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创办的抗日军政学校和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创办的江北军政干部学校为基础组建的。 1940年11月,新四军的两所抗日军政学校与南下的八路军5纵队的教导队合并,正式成立抗大五分校。校址在盐城孔庙附近的原盐城中学旧址。陈毅任校长兼政委,副校长赖传珠(负责组织和管理工作,1941年2月起不再兼任),副校长冯定(负责教育和训练工作),第二副校长洪学智,政治部主任谢云晖(后余立金)、副主任刘毓标(后 吴胜坤),教育长谢祥军、副教育长贺敏学,训练部长薛暮桥。1941年1月新四军重建军部后,抗大五分校由军部直接领导。 1942年1月,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以抗大五分校为基础,成立了抗大华中总分校(简称总分校)。陈毅任校长,韩振纪任副校长,谢祥军任教育长,薛暮桥任代理政治部主任。总分校的任务是:统一领导华中各抗大分校的工作,建立华中统一的军事学校教育制度。总分校接受抗大总校的领导,成为总校的组成部分;各旅、团教导队受抗大各分校的领导,成为各分校的组成部分。总分校专门培养营以上指挥员及特种人才,各师的抗大分校及教导队以训练连、排干部为基本工作。华中总分校于1942年6月1日在阜宁县空寺阴举行了开学典礼,招收学员296名,编为5个队。总分校仅办一期。1942年底开始准备反“扫荡”,由于形势紧张,精兵简政,总分校停办。一部分干部调延安,—部分干部下到部队。
在军部创建抗大五分校和华中总分校期间,各师也相继开办了抗大分校。其中有:第4师抗大四分校于1940年3月18日,在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的基础上扩编,于河南永城县麻冢集成立。第4师师长彭雪枫任校长兼政委,副校长吴芝圃,教育长刘作孚(后为方中锋),政治部主任肖望东。6月,抗大总校华中第一派遣大队200余人,在大队长刘清明、政委李干辉率领下,与抗大四分校合并。刘清明任教育长,李干辉任政治部主任。皖南事变后,邱一涵(长征女干部,袁国平的夫人)调学校,先后任组织科长,政治部(政治处)副主任、主任。校址先后在涡阳、泗洪、淮宝等地。学制半年到一年,共办7期,培养干部4500余名。
第2师的抗大八分校于1941年5月4日,以第2师军政干部学校为基础,在天长县张公铺成立,后迁至龙冈、葛家巷。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张云逸任校长(后罗炳辉),副校长罗炳辉,教育长冯文华,政治部主任高志荣(后何泽洲)。共办4期,培训干部2667名。
第3师抗大五分校是军部直属抗大五分校改为华中总分校时,将学员留下4个男生排、2个女生排,其中还有一个班是马来西亚归国华侨青年,组成地干队,—同划归3师的五分校。1941年10月,在阜宁县郭墅张庄正式成立抗大五分校。第3师师长黄克诚兼任校长,吴胜坤任政委,副校长张兴发,庄林为教育长,于辉为政治部主任。先后办两期,培训干部1600余人。其中有一队是外籍人员队,主要是朝鲜人,后来的教育长王信虎就是朝鲜劳动党派来领导这个队的。
第5师抗大十分校是1941年10月,由第5师随营学校扩编而成。第5师师长李先念任校长,黄春庭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徐付祥任副校长兼教育长,张水泉任训练部长,冷新华任政治部副主任。1942年2月15日,在鄂中白兆山根据地举行开学典礼。12月,肖远久任校长,杨焕民为副校长,1943年1月,郑绍文任政委。先后办5期,每期学员千人左右,共毕业5000余人。
第1师抗大九分校,1942年5月,在苏中海门县海复镇成立。第1师师长粟裕任校长,副校长刘季平,教育长张日清(后为杜屏),政治部主任先后为谢云晖、符确坚、张崇文。当时学校在日、伪军进行大规模“扫荡”情况下,白天上课,夜晚转移,有时分散到黄海的渔船上教学。共办五期,毕业学员3300余人。
二、华中抗大继承了抗大总校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结合自身实际,坚持贯彻执行抗大的办学教育方针,成为新四军培养干部人才的摇篮
华中各所抗大始终注意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心环节,开设中国革命运动史、政治经济学等马列主义基础理论课,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着力培养学员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使他们成为军政兼优的抗日骨干。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在华中抗大工作会议上所作的《对抗大工作的建议》的讲话中指出:“抗大性质从政治上说是党领导的学校,锻炼党性整顿党风为其基本任务。”在华中抗大分校,政治教育包括锻炼党性、整顿三风的思想教育;国内形势外和任务的时事教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根据地建设的政策教育;马列主义基础知识和政治常识的理论教育以及党的建设、政治工作、群众工作等党的工作教育几个方面。政治课的教材,一部分是中央领导同志的著作和抗大总分校传来的讲义,有《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问题》、《党的建设》、《政治工作》、《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国际问题》、《民运工作》、《敌工工作》等,还有的是自编的教材,薛暮桥编写的《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不仅被新四军抗大分校采用,而且还在香港等地出版,其中《政治经济学》在新中国成立前,经刘少奇同志审阅决定,一度成为高中的教科书,影响很大。这些课程帮助学员们了解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而树立或巩固了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帮助学员们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认清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对象和特点等各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和历史经验,抗日战争时期的任务和统一战线等等;帮助学员们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与本质,认清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正确贯彻抗大的教育方针的关键,在于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l942年,陈毅在华中抗大工作会议会上的《对抗大工作的建议》报告中指出:“理论与实际一致,所学与所用一致(做什么学什么),教育与作战联系,这是我们军队教育上学习上应该采用的三大原则。”战争中办学,部队迫切需要,加之华中战事频繁,情况错综复杂,这就决定了华中抗大各所分校学制很短、学员面广而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条件只能因陋就简,教学内容需要军政并举,注重应用;教育方法上采取多种形式,强调因材施教等等。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总的要求是贯彻教育方针,有重点,少而精,根据各队不同的对象分别确定不同的具体要求。比如新四军教导总队和五分校以及后来的总分校,都是以军事队和政治队居多,其他各队大致可以归入这两种性质的队。军事队以军事教育课程为主,军事教育和政治教育的比重一般为7:3。政治队以政治教育课程为主,军事教育和政治教育一般为3:7。上干队的情况不同一些,除了总分校的上干队分别变成军事队和政治队外,教导总队和抗大五分校的上干队大体是军政并重。
毛泽东曾说过:一个军事学校,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校长教员和规定教育方针。新四军各抗大分校及教导总队的师资力量极为雄厚。教员不少是在抗日战争中成长起来的,还有一些文化界的有名的知识分子,他们当中有冯定、薛暮桥、夏征农、陶白、罗琼、钱俊瑞等等,他们为新四军带来了当时中国最为先进的理论知识。在新四军中,无论是军首长还是学员,对他们极为尊重,不仅在生活待遇上关心,在政治上也充分信任,工作中大胆使用,关心并迅速解决入党问题,而且在上下级间、同志间树立了相互尊重、团结融洽的气氛,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新四军许多军首长和军政治部的领导也多次亲自给学员们授课。在盐城时期,陈毅到抗大五分校作时事报告,回答干部、学员们提出的问题;赖传珠讲述《游击战术》等。华中抗大正如陈毅形容的,成为“春风满园的苗圃”,人才的摇篮。
三、华中各抗大分校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抗日军政干部。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华中抗大各所分校经常组织学员结合反“扫荡”进行实战演习和训练,还同日本侵略军进行了多次战斗,获得了实战经验。在苏北盐城的抗大五分校第一期学员经受了1941年2、3月春季反“扫荡”的考验,一大队调到盐城北配合3师作战,参加收复上岗的战斗。二大队也担负战斗警戒任务,校部和其他队撒到盐城以西,并抽调一部分干部和学员支援盐城地方工作。在上岗战斗中,一队队长程贤义等四位同志壮烈牺牲。在春季反“扫荡”作战中,全校伤亡失踪及其他减员共216人。1941年7月,日伪军分四路进攻盐城,军部转移到阜宁。抗大五分校奉命在盐城以东地区进行反“扫荡”。副校长洪学智兼任盐城卫戍司令,率一个大队配合3师抗击日军。在沿海地区两个多月反扫荡战斗中,伤亡失踪或其他减员267人。
抗大不仅军事课重视实践,政治课和文化课同样如此。无论是长途行军或驻下来办学,全体人员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随时随地向人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教育群众积极参加和支援抗战。还有计划地进行社会调查,帮助地方加强党的建设、训练民兵;帮助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开展工作;办夜校、教识字、教唱抗战歌曲。每次反扫荡时,都要帮助人民群众‘“坚壁清野”与转移,协助民兵开展游击战,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抗大的这些工作,既加强了地方工作,提高了人民的政治觉悟,加强了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又锻炼了学员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认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抗大的师生们多年来始终坚持自己建设校舍、开荒种地、背粮打柴、轮班做饭,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这不仅克服了敌人的经济封锁所造成的困难,也使学员们从亲身实践中体验到劳动人民的辛苦,认识“劳动改造世界”的真理,对于转变思想、改造世界观,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抗大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是非常紧张而艰苦的,但抗大的全体人员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政治热情和无坚不克的毅力。这个热情和力量,来自于依靠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来自于抗战必胜的信念,来自于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团结了全体人员,形成了坚强的团结战斗集体,从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作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而在华中地区先后创办的6所抗大分校,为新四军和华中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培养训练2.8万革命干部,提高了干部素质,增强了部队的战斗能力,保障了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为赢得战争胜利和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今天我们的干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新四军纪念馆 周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