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7
感恩!高天后土的百姓
2018年的晚秋,六师分会寻访团到南方,踏着父辈抗战的足迹,走过8个新四军抗日战争纪念馆。我们每到一处参观学习,都被新四军与日寇伪军浴血拼搏,艰难发展所震动;为英雄、烈士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所震撼;被老百姓倾其所有,想尽办法掩护、支援新四军的故事所感动,泪水盈眶!
新四军挺进苏南打击日伪军,时常在转战途中深夜才到达休息地。此时,老百姓早已进入梦乡,为不给群众添麻烦,部队首长规定:不准进村;不准敲老乡门;不准住民宅,露营在外。老乡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拉夫、不派款、不扰民、严守纪律”被老百姓誉为“铁军”,受到深深的爱戴与支持。
汤大娘是太华镇襄阳村一位普通农家妇女,新四军到达太华山后,汤大娘和丈夫汤祖裕积极支持新四军,把自己的大儿子汤松林送到新四军的队伍抗日打鬼子。她的小儿子汤松年,小小年纪就积极帮助新四军为抗日做工作,送信、办事、购物。尤其在新四军留守斗争时期,帮助新四军的哥哥冒着危险往山上运送物品。汤大娘的亲戚也都力所能及为新四军送草鞋送食物。她家成为地下党联络站,鬼子汉奸发现来搜查,子弹把老屋的房顶打穿了,至今还能看到子弹洞眼。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汤大娘的大儿子汤松林英勇牺牲。得知噩耗,汤大娘泪如雨下,强忍丧子之痛,在战场上,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配合新四军打退日伪军的进攻。
解放后,毛主席签名为汤松林烈士颁发了“永垂不朽”英雄证书!
新四军十六旅旅长江渭清的后代,江旅安携家人多次到这里看望、感恩乡亲们。
天目山连年受旱,粮食缺乏。但是为了支援天目山前线反顽战役,苏皖地区党委和苏南行政公署发动总动员,组织民工6200余人随军,付出55万多工,动员骡驴上千匹,将数十万斤粮食物资和武器弹药送上前线,回程时,抬着担架,将伤员运回太华山。当时,太华镇村里几乎户户动员送粮,家家护理伤员,为新四军做出巨大贡献!
一位新四军女干部躲避敌人搜捕,在汤大娘家刚刚生下孩子,为不给老乡带来麻烦,第二天就冲到前线杀敌抗日。临走前,她只能恋恋不舍,把才出生的孩子托付给汤大娘。为了防止日寇汉奸搜查盘问,为了保护新四军的后代,汤大娘含着泪,毅然把自己嗷嗷待哺的亲生女儿送人了。她用自己甘甜的的乳汁精心喂养大新四军的后代,那乳汁里饱含她多少情和泪啊!
汤大娘家前后养育大了两名新四军后代。那时天目山大旱,在粮食极其短缺的日子里,有多少人讨饭,又有多少人饿死在路边。汤大娘家没有粮食吃,全家吃野菜、树叶,甚至吃观音土,把家里的东西卖掉,换来仅有的一点宝贵的粮食留给新四军的孩子吃。汤大娘多次饿昏在地,也绝不吃一口救命的粮食。她说,宁可自己饿死,也要保住新四军的孩子。孩子们新四军的父母,为了咱们老百姓与鬼子拼命,流血牺牲了那么多人。他们把孩子托付给我,再难也一定要养活这两个孩子。在战火纷飞、艰苦卓绝的年代,在千难万险的环境,贫苦的农家养育两名新四军后代是多么不容易!抗战胜利后,汤大娘将含辛茹苦养大的两个孩子,亲手送还给了他们的新四军父母。
“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老棉袄盖在了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养育之恩不能忘,高天后土永不忘!”老百姓是新四军的恩人,新四军是老百姓的子弟兵。汤大娘是人民的缩影,军民同心,生死与共的鱼水情深,是革命成功最重要的保证!
六师分会寻访团员,走进太华山高耸入云的翠竹绿海,这里曾是我们的父辈战斗过,流过血的地方,这里掩埋着他们牺牲的亲密战友。来到这里,我们仿佛获得一种力量,那力量使热血沸腾!面对高山竹林,面对父老乡亲,我们大声呼唤:“我们是新四军的后代,我们看你们来了!我们感恩来了!”呼唤声在翠竹林的上空不断回响。一曲神圣、庄严、热血喷发的《国际歌》,“......英特纳雄奈尔就一定要实现!”在高耸云端的竹林激荡、盘旋、久久不忍离去。
六师分会寻访团
2018年12月20日
前一章: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泗洪行
后一章: 一师分会老战士欢度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