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新四军三师后代东北战地寻访团活动纪实

 今年是四平解放70周年,辽沈战役胜利70周年。619日至22日,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组织在京的部分当年参战将士的后代14人,代表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进行追寻父辈的足迹,缅怀牺牲的先烈,发扬红色传统的活动,踏上了东北战场寻访之路。

在长春烈士陵园我们进行了瞻仰祭拜。三师子弟,著名画家吴向明在纪念馆烈士名单中找到了亲叔叔的信息,心绪难平,现场题字。

四平是我们这次寻访的重点。我们特意赶到四平的沈阳、长春等多地三师后代在四平烈士陵园祭拜烈士。民政局长郑旭武和英雄后代一起走向烈士墓在纪念碑前祭奠先烈。原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女儿黄楠在纪念碑前讲话。

黄楠深情地说:到四平我非常激动,我们对四平有太多的思念。46_48年,两年多四打四平,1万多三师将士的热血洒在了四平大地,牺牲的,负伤的,他们中有长征老战士,也有入伍不久的苏北、山东新兵,我们永远纪念他们。四打四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求独立求解放艰难曲折历程的缩影,每一步前进都是烈士鲜血换来的,我们会继承烈士的精神,实现他们的遗愿,不怕困难,不怕失败,不怕牺牲,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国家保卫好。

晁振广代表三师后代致辞。

今年是四平战役胜利70周年,我们这些参加过四平战役将士的后代代表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秉承“勿忘历史,铭记英雄,发扬红色传统”的活动来到四平,缅怀为解放四平牺牲的烈士们。

新四军三师是一支英雄的部队是一支敢打硬仗的部队,她来自南昌起义,她来自秋收起义,她来自井冈山,她来自湘闽赣,她来自鄂豫皖,她来自陕北高原,她来自苏北大地。1945年,面对中国的复杂局势,黄克诚师长审时度势914日向中央建言:应派5万到10万兵力进占东北建立总根据地。925日接中央命令进军东北。黄克诚率三师三万五千将士徒步3000里,风餐露宿挺进东北大地,是一支进入东北的强大劲旅。

四打四平之战是悲壮的,惨烈的,三师上万名将士血染疆场。烈士长眠在松江大地,烈士英名永誌不忘!为国捐躯的先辈们我们看你们来了!我们寻访团队员王大齐的父亲王凤余时任三师29团团长也在四平战场身负重伤。

四平之战改变了东北战场的态势,四平战役的胜利为进行辽沈决战打下了基础,四平是座英雄之城,光辉之城,胜利之城。

四平之战遐名高,

三师将士热血抛。

七十年前英雄业,

后人依旧涌心潮。

四平战役的烈士们安息吧!

你们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创下的丰功伟业将永远流传!

为人民解放而献身的英烈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祭奠活动在雄壮激昂的“我是一个兵”歌声中结束。

来自各地的三师子弟共同祭奠在四平战役牺牲的烈士。烈士长眠在四平,烈士英名永不忘。

黄楠、黄晴代表姐弟四人向四平战役纪念馆捐赠黄克诚女婿傑兵书写的毛主席诗词名句。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赠给四平纪念馆的“精忠铸国”字幅,由会员顾新宇书写。

市委书记韩福春到寻访团下榻的四平宾馆看望寻访团成员。四平宾馆门头显示屏亮了两昼夜,在四平宾馆国际厅举行的捐赠仪式使活动又一次进入高潮:四平政协主席杨枫、民政局长郑旭武出席了捐赠会。黄克诚四子女署名的字幅“为有牺牲多壮志”。

寻访团团员高辛茂展示自创画作“群英图”捐献给烈士陵园。毛丽华带来了外孙女、红军四代8岁的张曦文画作“缴枪不杀”。作者虽年仅8岁,但画作中却向人们诠释了红军精神,深刻体会到“不忘初心”对于当前社会的意义。

张旭东姐弟3人赠送其父张竭诚将军四平保卫战回忆录“峥嵘岁月”(时任独立旅三团团长)。

吴向明所书“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写给烈士陵园的小诗”。张道明题写“三师英烈血染四平大地,四野忠魂逐鹿九州疆场”的诗句。

捐赠品由市政协主席杨枫、民政局长郑旭武接收,烈士陵园管理处开具了收藏证书。吴向明讲述为寻访团书写字画时忆起父辈当年激战惨烈不禁热泪纵横,全场动容。王大齐讲述四平外围战重创敌新一军,歼灭八十七师顶住了新六军两个师的轮番进攻,其父王凤余时任三师29团团长,在四平战场身负重伤。王大齐讲述四平外围战战事。王克西宣读了其父王志臻(时任东北民主联军野战政治部保卫部干部)的战地日记,46516日:“我到保一团三连去检查、了解工作。这个连伤亡很大四五十人,干部大都伤亡,现在的指导员连排干部都是新提拔的。他们的战斗士气很高。”517日:“早饭后到21团去了解同样的工作,又是到三连,伤亡更大,全连集中只剩一个步兵班了,还积极要求参战。但敌人在这两天进攻也很紧,碰壁,伤亡数百。”

从日记可以真实看到,我们的干部是身先士卒的,我们的战士是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四平战役牺牲了数万指战员,团以上干部就有60多名。在沈阳志愿军烈士陵园,我们向志愿军烈士献花。

我们遇上了小军校生在陵园活动。小学生身穿迷彩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王文京、郭馆长交接新四军研究会出版的画册“背负着民族的希望”“铁流”书籍。

何志齐代表寻访团给纪念馆题词留言:

白山黑水两茫茫,

逐鹿群雄争短长。

铁军驰骋三千里,

血战东北铸忠魂。

辽沈决战炮声响,

蒋家王朝加速亡。

三大战役千秋史,

首战锦州第一功。

 

寻访团成员重走父辈路,亲历战场,重温父辈们的浴血经历,弘扬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彰显了社会正能量,意义重大而深远。团友们表示,要把这红色的历史传承下去,让革命先辈的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