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疫情防控下寻找“皖南事变亲历者”资料不停歇

    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后,七师分会针对社会疫情防控形势平缓,计划在3月底召开202110位新四军老战士百年诞辰纪念会。精心制作的新四军老战士百年诞辰纪念册已经印刷完毕,因京城疫情反弹又一次后推。

    2022421日下午,七师分会通过腾讯视频会,进一步探讨分会计划,与北京联合智业有限集团公司合作,在其公司网站上,增加“中国红色网院”栏目,确定专人负责网站工作,为更好地宣传新四军,传播红色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预定好到集团公司现场观摩学习会,也因为422日北京市出现新一拨疫情而被迫中断。

    2022年通过发寄《浴血皖南——皖南事变亲历者简介》(第一部)书,收到皖南事变亲历者后代纷纷发来感言。感言1:你们经过五年多的辛勤付出和艰辛努力,编辑出版了《浴血皖南》这本书终于和大家见面了,你们做了一件很多人想做而干不成的大事情,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们所做的一切,向你们致敬!感言2:我看到了编辑大气的《浴血皖南》这本书,可以告慰浴血奋战的新四军皖南事变老前辈了!这是你们锲而不舍奉献精神的体现,这本书传承红色基因,是教育后代的最好教科书!感言3:看到《浴血皖南》这本书,简略翻看了一下,感到人物内容十分珍贵!你们收集资料不易呀!如安徽铜陵党史人物:李步新、刘奎、杨明、张世杰、陈爱曦等人,都是我见过的革命老前辈!看到这本书的人物介绍感到很亲切!同时对我正在编辑《铜陵历史人物》和《烈士名录》的工作,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你们收集了这么多的资料,编辑皖南事变亲历者简介,包括牺牲的新四军将士,实在是不容易。因为新四军的大人物还有资料可查阅,而那些小人物很难找到资料。你们能克服各种困难,出版了《浴血皖南》第一部书,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情!非常佩服你们的实干精神!感言4:收到这本历时五年编辑出版的《浴血皖南》一书,捧在胸前久久不能平静。回想刚开始筹备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经手修改过的文章,见过面的兄弟姐妹们,好像就在昨天。编辑一本书有多难,更何况是对每一个皖南事变亲历者后代提供父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有多难,你们夜以继日不放弃地编撰资料有多难,我是深有体会的!你们太了不起了,太伟大了!你们干了一件为新四军皖南事变亲历者留名史册的大好事!

    在一片赞扬声不断的情况下,《浴血皖南——皖南事变亲历者简介》编委会的李湘滨主编、陈南鸥和罗亚滨两位副主编自知肩负的重任,并没有停歇在全国各地寻找皖南事变亲历者后代,征集其父辈照片和资料的步伐。特别是李湘滨主编利用自己与各省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人脉关系,采取“广泛撒网,重点捞鱼”的办法,收集皖南事变亲历者的资料。他将所掌握的线索,分成各省市名单,通过当地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关系,千方百计地联系上皖南事变亲历者后代,提供其父辈的第一手宝贵资料。再按照新四军历史的沿革修改,纠正了一些老前辈记忆中的缺陷。在皖南事变发生后,党中央针锋相对国民党蒋介石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重建新四军军部,组成新四军七个师和一个旅,各师下属旅也是按照顺序编制。依据新四军部队使用番号的清晰脉络,参照编辑人物内容进行修改。

    由于历史久远,当年亲历皖南事变的老前辈大多数人已经离世。想要寻找到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亲历者的亲属,如同是“大海里捞针”那样的艰难。尽管是通过皖南事变亲历者后代提供其父辈的资料,同时介绍了与父辈熟悉战友姓名、曾经工作单位等有限的信息,成为获得一些皖南事变亲历者的线索。在安徽、江苏等省热心人士的帮助下,陆续收到了皖南事变亲历者的资料和照片。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安葬着国家局级以上干部的骨灰,李湘滨的父母也安葬在那里。于是他和罗亚滨带着介绍信去打听在北京去世的8个人后代信息,无奈革命公墓工作人员不向外人透露任何信息。后来李湘滨借去八宝山殡仪馆送别老前辈之际,在挑选骨灰盒时,打听到革命公墓管理处领导的手机号码,便联系上革命公墓管理处红色传承教育科,并亲自前往落实有关人墓碑情况,仅得到皖南事变亲历者苏辛涛墓碑号,而没提供其后人的联系方式。不甘心的李湘滨想出了将有关资料用塑料袋封好,粘贴在墓碑旁的办法,这样清明节扫墓的后人便会拿走资料。他在清明节为父母扫墓时,特意看了一下要找墓碑上的装资料的塑料袋没有了,却没人联系自己。有些失望的李湘滨继续托朋友关系寻找到苏辛涛原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提供了老人的资料,并获得后代的联系方式。李湘滨在与其子通话中,得知所留下的装资料的塑料袋被其继母的子女拿走,并没告知此事。对于其他没有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皖南事变亲历者,将继续寻找这些人的线索。

    联想到在上海福寿园内设置的新四军纪念广场有座“新四军将士名录”墙,李湘滨掌握新四军老战士中有皖南事变亲历者32人,便发函想获取这些人后代的信息。得到回复上墙的只有12人,仅提供有表格1人。这些新四军将士名单,是由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提供,没有后代的联系信息。他即与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刘苏闽会长和七师分会马元权会长联系此事,希望能够通过新四军老前辈子女得到这些皖南事变亲历者的照片和资料,联系工作又被无情的上海疫情阻断了。相比上海的情况,在辽宁省沈阳市寻找皖南事变亲历者5人,由编委范卫东负责联系沈阳市建设委员会领导,帮忙找到4位亲历者后代,获得了急需的皖南事变亲历者照片和资料。李湘滨除了联系官方寻找皖南事变亲历者后代外,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寻找线索。在其居住的小区,有位医院骨科主任的母亲是新四军老战士,李湘滨便主动联系。惊讶地发现想要寻找的皖南事变亲历者胡名若,居然是与这位新四军老战士当年同在安徽省休宁县万安小学任教语文课。这位90岁的老人答应李湘滨,在她曾经教过的学生群里,继续帮忙寻找亲历者胡名若的资料。利用官方和民间渠道,获得更多皖南事变亲历者信息。

    可是有些皖南事变亲历者后代并不配合工作,需要做说服工作的原江西省物资局局长张志辉之子,李湘滨多次与其通话,说明寻找到皖南事变亲历者不容易,准备将老前辈们的简介编辑出书,需要老人的照片和资料。而对方强调:人都死了,干这些事情很无用。面对这样不肯配合的困惑,李湘滨并没失去信心,而是采取“变换方式”,把“攻坚”的任务交给罗亚滨来完成。他在与其交流中,阐明我们所做的事情,没有任何报酬,只是出于我们的父辈都是皖南事变亲历者,就是想将他们的英名留下,做一件对得起国家,给父辈一个交待的工作,希望得到对方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得知张志辉是从江西省瑞金参加革命的老红军,罗亚滨便用父亲战友皖南事变亲历者第二纵队参谋长,原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谢忠良,以及在北京的江西省瑞金籍老红军温华桂都是皖南事变亲历者的事例,说明留下这些皖南事变亲历者的必要性。同时给他发送由新华网发表的“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出版《浴血皖南》”介绍篇。特别说明,大家都是皖南事变亲历者的后代,我们不为父辈留下英名,有谁能为这些经历九死一生的新四军前辈扬名。这就是我们想编辑出版《浴血皖南》这本书的初心。不忘父辈们听党指挥,在严峻的皖南事变对党忠诚不变的钢铁意志!在晓之以理的攻势下,不到半个月终于使对方改变了原有的心态,发送来其父亲张志辉的照片和资料。经过李湘滨主编的修改,再发送回去征求意见,并得到对方的点赞:你们辛苦了!老一辈的经历通过你们来传承,教育后人铭记历史。过了一段时间,罗亚滨再次联系他,恳请帮忙寻找皖南事变亲历者、原江西省物资局副局长童道元后代联系方式。很快得到其提供的童道元儿子手机号码,李湘滨主编已与其联系,等候提供资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由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七师分会帮助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陈问财老人找回了“新四军老战士”身份的义举,其女儿陈红梅为报答这份感情,积极协助在奉新县寻找到2位皖南事变亲历者的下落,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局面。但是目前存在掌握一些皖南事变亲历者信息而找不到人的现象,出现联系到原单位却提供不了个人资料的难题。最无奈的是经过艰辛的寻找,联系到皖南事变亲历者的后代,答应提供老人的照片和资料,就是迟迟不提供所需的亲历者资料,使得收集皖南事变亲历者资料工作困难加大。

    412日下午,李湘滨主编在获悉皖南事变亲历者、原国家物资局离休干部王征野家的住址,便与陈南鸥和罗亚滨一起来到位于三里河的物资大院,找到其儿子夫妇,提供了王老的资料。

    2022年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经过编委会主编和副主编的不懈努力,虽然经历了寻找皖南事变亲历者后代的曲折与艰辛,但获得宝贵的皖南事变亲历者资料是最大的收获。目前编委会已经完成对收集到皖南事变亲历者177人的资料整理工作,还有20余人的资料等待子女提交;已经掌握皖南事变牺牲者400余人,具备了编辑《浴血皖南——皖南事变亲历者简介》(第二部)书的前期基础条件。待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平稳后,即继续皖南事变亲历者资料的汇编工作。   


     七师分会 罗亚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