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历经百战志弥坚 ——深切缅怀新四军第二师张则扬老前辈

 新四军第二师老战士、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二师分会老前辈张则扬同志,于202461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张则扬,江苏扬州人,1922年出生,193810 月在家乡参加新四军挺进纵队,19392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革命军人的戎马一生。张则扬在抗日 战争时期,参加了建立华中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和多次“反扫荡”“反摩擦”战斗,负过伤,曾获新四军六旅兼路西分区甲等工作模范奖章。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涟水、淮海和解放全中国的渡江战役等多次重要战役。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入朝作战,参加抗击美李伪军的夏季攻势、金城战役等重大战役。张则扬在我军部队先后担任指导员、教导员、宣传股长、科长、团政治处副主任、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委等职, 1983年从北京军区装甲兵副政委的岗位上离休。   

     采访这年已经93岁的张老,精神矍铄、思维清晰,除了有点耳背,身体没有其他大毛病。平时坚持读书看报,关心党和国家大事;闲暇时研习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展出。张老一口气谈了近三个小时,毫无倦意。

   (一)反击战中英勇冲锋 首长赠枪以示鼓励

     张则扬参加新四军后不久,正值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19404月,国民党军队以3个团兵力从石涧埠偷袭我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部。纵队政治部主任王集成挺身而出组织指挥反击,打退了顽军进攻。在作战中,王集成看到张则扬徒手带队冲锋呐喊追杀逃敌,表现勇敢,战后将随身的勃朗宁手枪和三发子弹送给他,以示鼓励。这次胜利反顽战斗受到毛主席电令嘉奖。后来张则扬还带着这只枪参加了古河阚集等战斗。   

     当年6月,新四军六旅18团三营在营长谢锐领导下,在寿县成功伏击日军,消灭日军一个小队,还生擒了4名日军俘虏。张则扬参加了这次战斗。战后首长命令张则扬把其中一名日军俘虏押送二师师部所在地来安大刘郢反战同盟。根据地老乡们听说抓了个日本鬼子,都要来看,张则扬生怕愤怒的群众可能伤害俘虏,便从翻译那里了解了这名俘虏的情况。他向老乡们解释说,俘虏叫清水,18岁,参军前是一名工人,参军也是被迫的。最后顺利把日俘押送到目的地。

     194010月,由王集成同志率工作队到皖中扩军筹款。张则扬作为工作队成员,渡江到达安徽无为。工作组只用了三个月就扩招新兵3千余人,募集的10万元巨款安全送达军部。19411月,张则扬所在部队在定远朱家湾被日寇包围,他和战友经血战奋力突出重围。此后,张则扬还多次参加对敌作战,逐渐成长为我军一名优秀的基层指挥员。

   (二)官兵军民同心协力 艰苦奋斗克敌制胜

     1940年淮南根据地遭受连年旱灾,部队只能餐餐吃豆饭,喝豆粥,普遍消化不良。那时常言:指导员把伙食搞好,就是做好了一半工作!张则扬当时任连指导员,逢部队休整时,他就组织做豆腐,发豆芽,到河沟捉鱼,捡拾地耳,改善官兵们的伙食。连队没营房,分驻在村里堂屋,甚至牛棚、破庙里。有一次张则扬和通讯员睡在老乡牛棚里,早晨起来自己的军帽不见了,找遍了角落,才看到帽子在一大滩新鲜牛粪下面。张则扬把帽子抽出来,抖掉牛粪,往头上一戴,笑称是捡到一顶“黄金帽”,就集合队伍去了。  

     每到一地,官兵帮助民兵训练,武装保卫庄稼。连队的俱乐部发扬三大民主,倾听战士对领导和伙食的意见,公布账目;作战行军的空隙带领大家搞歌咏、识字比赛等,提高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这些都是连队指导员的工作内容,张则扬每次都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把部队带好。

     周家岗东山头是“罗炳辉防线”主阵地之一,连队已经坚持防御作战50多天。时值雨季,官兵们站在雨水里,脚都泡烂了。连队一面作战,一面抢修工事。团政委王胜凯来电话询问:“能坚持住吗?”作为前线指挥员的张则扬问战士们该如何回答首长,战士们表示:“人在阵地在,请首长放心!”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后来,师部兵工厂吴运铎和战友研制的三门小炮送到了阵地,张则扬和连长王如敬对敌发射,两次百发百中,极大震慑了敌人。我军防御力量得到加强并最终取得胜利。

     1944年底至1945年春,新四军集中23师主力在安徽定远进行自卫反顽黄曈庙战役。由于伤员太多野战医院一时出现混乱场面,张则扬当时腿部负伤在医院治疗,奉命临时担任了指导员。伤员源源不断地送来,张则扬对伤员们说:“我是指导员,有事找我!”帮助医护人员抢救安抚伤员。战役尾声,大部队和伤员转移了,还有十几位烈士遗体需要安葬,但村里的一些老乡怕占自己的农田。张则扬流着眼泪给乡亲们做工作:“烈士们背井离乡流血牺牲,不能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一位老人站了出来说,“不是不让埋,种庄稼的地,请尽量深埋。”张则扬立即组织人员深挖深埋,既保留了老乡的耕地,也妥善安葬了烈士遗体。

   (三)坦克战车“打游击战” 朝鲜战场大显神威

     1950年国庆之后,张则扬所在南京军区独立二团(原新四军六旅十八团部队)奉命到哈尔滨接受前苏联援助的坦克和装甲战车,准备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斗。部队在哈尔滨接受了苏制T-34坦克和自行火炮等装备,并接受苏联教官培训。每车仅打了三发实弹,每人平均只开了3个摩托小时就开赴朝鲜战场。入朝后,战士们看到自己的坦克来了欣喜万分。   

     因为美军飞机狂轰滥炸,我军一般都是夜间活动。坦克部队利用夜色和风雨声或枪炮声掩护,秘密运动到距离敌军只有1000米的地方,进行严密伪装,白天躲过敌机的侦察和轰炸。到了第二天黄昏,突然猛烈开火,由于距离近,可以通过炮筒直接瞄准射击,几乎百发百中,给敌沉重打击。炮击之后迅速转移,避免了敌机的报复。当时参加志愿军24军和67军作战的三个坦克连,在夏季攻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张老骄傲地说,游击战就是在对我最有利的时间地点打击敌人,抗战时期我军运用游击战消灭日本鬼子,抗美援朝我军装甲部队采用游击战术打击美国鬼子,都取得优异战果。   

     张则扬回忆,他们还曾经从毁损的飞机上拆下机炮,安装在卡车上,移动抵近射击敌人。机炮火力猛、弹药充足,打毁了20 多辆美军汽车,俘获的敌军士兵爬在地上连连求饶。这种机炮称作“八一炮”。

    回国后张则扬一直在解放军装甲兵部队担任领导,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继续努力工作,作出贡献。   

                  

  二师分刘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