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缅怀新四军将士 汲取奋进力量 ——记2023寻访皖南事变新四军战地行

                         

缅怀新四军将士  汲取奋进力量

——记2023寻访皖南事变新四军战地行

 

寻访皖南云岭篇

    202357日,阴雨绵绵,从北京出发的新四军军部分会和七师分会战地寻访团顺利到达皖南军部故地安徽泾县。在泾县汇合的还有泾县新四军后代和来自上海、南京、广东的新四军后代。全体寻访团成员按预定计划先后前往云岭军部机关旧址、军部大礼堂、中共中央东南局旧址中村教导队、章家渡口等地走访。大家心情凝重,静心聆听讲解员讲述新四军军部在皖南发展壮大的艰苦历程和新四军指战员在云岭战斗生活所经历的峥嵘岁月。参访团员亲临父辈工作和战斗过的故地,感慨万分,时而和讲解员交流一些历史细节,时而和队友畅谈一些内心感悟。参访者像家人一样畅所欲言,侃侃而谈,气氛清新爽朗。作为新四军传人,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深深感受到老一辈革命者在战争年代的艰辛付出和无畏的奉献精神,这是铁军的宝贵遗产,她将激励着我们保持铁军的红色基因,历久弥新,永续延传!

寻访茂林篇

     58日、9日,皖南新四军后代战地行寻访团继续在安徽境内延伸,主要是在泾县茂林古镇进行。

茂林不但翠竹连绵,青山高耸,还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承载着我人民解放军发展史上的重要章节。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茂林作为主要激战地,经历了敌顽炮火的洗礼,见证了枪林弹雨的硝烟。我们沿着父辈战斗过的足迹缓步前行,寻访当初突围过程中的几个重要节点。

  敌顽预谋。1940年秋冬的皖南,雨雪特别多,气候也特别寒冷,老天似乎预示着不吉的大事要发生。1210日,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接到蒋介石的特级密电。电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至限期(19401231),该军仍不遵命北渡,“应立即将其解决,勿再宽容。”

     “勿再宽容”,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已经启动!皖南山区,阴霾密布,阴风瑟瑟,寒气逼人,原本应该指向日寇的枪口,已经悄悄掉过来瞄准了一心抗日的新四军将士。形势紧急,新四军军部首长作出于194114日经苏南向长江以北转移的行动决定。这时新四军皖南部队共有九千余人。

      15日晚,军部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吴氏大祠堂向茂林百姓做告别讲话,皖南新四军部队告别了朝夕相处三年的父老乡亲,散发了《告皖南同胞书》,皖南新四军部队在蒙蒙细雨中开始向北行动。就在14日新四军军部北移的当天晚上,顾祝同和上官云相下达命令,部署了7个师8万重兵开始对新四军合围绞杀。

     丕岭是一座上下七八里的大山,海拔八百米,山间有一条狭窄的小道,16日拂晓,国民党敌顽已经沿山脚布置重兵,在遭遇到我突围先头部队时突然开始攻击,打响了皖南事变的第一枪。

     1941110日,新四军行动至泾县茂林镇的石井坑进行守备。这是一场直接由军长叶挺指挥的围绕保卫军部而展开的固守待援的战斗。新四军中路纵队在叶挺军长率领下,从高坦出发到达此地。当日国民党集结五个师的兵力,向我石井坑阵地发动猖狂进攻,战斗空前激烈,我军伤亡很大。112日,我部分阵地被敌突破,至13日黄昏,叶挺军长亲临石井坑前线指挥,召开最后一次军部作战会议,决定分散突围。

     12日下午4点钟,中共中央电复叶挺的电报传到石井坑。看到中央回复的电报,叶挺决定按照党中央分批突围的指示,把这支仍保持着原来建制的部队加以解散,让他们各自为战,自寻出路,转移到江北去。深夜,敌军停止射击,石井坑恢复了沉静。骤然,嘹亮的冲锋号在各个山头吹响,新四军突围大血战开始了。

     东流山位于泾县茂林镇,是军部在石井坑集结地的天然屏障,1111213日,国民党顽军更加猛烈的炮火集中轰击着东流山阵地,新四军指战员血战东流山,坚持了三天三夜。防守部队伤亡惨重,九千健儿除约两千人分散突出重围外,余部被打散,大部分壮烈牺牲和被俘。我千余指战员在敌顽多路机关枪封锁下,奋勇冲杀,血染东流山,悲壮万分。

     这次寻访行程,特意安排了到东流山主阵地实地走访。这是首次正式凭吊新四军最后一战的阵地现场,我们有幸遇到了当年给新四军送弹药和给养的老乡后代徐大叔,他带我们查看了他家墙壁上的累累弹孔。这些密集射击来自敌顽的机关枪,用于封锁我军突围。

     徐大叔很详实地转述了他老父亲经历的战场惨烈场景,在大叔的带领下,参访团队员沿着落叶铺满的山间小路,查看了激战的几个阵地和烈士掩埋地。据大叔讲,至少数百人在此地阻击敌顽而牺牲,为军部主力分散突围赢得了宝贵时间。大家心情沉重,瞩目沉思,希望湛蓝的天空和高耸的竹林将我们的哀思传达给牺牲烈士的英灵英烈们永远安息!

     蜜蜂洞位于泾县茂林镇廉长村赤坑山上腰部。1941314日凌晨,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和副参谋长周子昆在军部少数参谋人员的护卫下,辗转行至此地,已经脱离敌顽包围的项英、周子昆和随行副官刘厚总四人被安置在蜜蜂洞,令人震惊的是刘于凌晨将项、周杀害。住在下方几十米外的随行人员及警卫发现后,叛徒已下山。

    4117广场位于泾县茂林镇,是皖南事变主战场激战的标记物。一组用巨石砌成的“41.1.7”塑像,寓意194117日当日新四军指战员被迫反击,开始了七天七夜的浴血奋战。在塑像身后是用大理石砌成的由左向右逐渐增高的红色背墙,象征着一面红旗,墙体详细记载了事件的经过。广场上的标志物,沉重、粗犷,瞩目,昭示着激战英烈们顽强不屈,向死而行!

    59日下午,寻访团全体列队于此,队旗迎风招展,仿佛等待着呼唤着激战于此的将士们与我们相见。

    同日,寻访团还一同前往皖南事变纪念馆,向英烈献花篮,缅怀英勇的新四军壮士,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所付出的重大牺牲。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战争虽已远去,记忆却不会模糊。我们来到当年皖南事变主战场,全场景、多点位回顾新四军成长壮大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再一次加深我们记忆中的父辈革命历程,这是我们的第二家乡,也是我们魂牵梦绕的铁军缘!

      祭拜烈士结束后,全体战地行成员出席了在皖南事变纪念馆举行的捐赠仪式。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军部分会和七师分会分别向皖南事变纪念馆赠送书籍和特制礼品,大家聚集一堂,掌声不断,泾县县委副书记亲临会场和大家握手交谈,希望新四军后代常来泾县看看,共同将铁军精神永续发扬。

      寻访上饶、上清、弋阳、石塘、赤石、 黄花塘篇

    514日,战地行寻访团来到江西上饶市区。祭奠和凭吊当年在上饶市南郊茅家岭上饶集中营牺牲和被关押的皖南事变的英烈们。

    上午9时许,全体人员来到这里参观了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在展馆的序厅正面是一座名为“丰碑”的大型雕塑,左右两边墙壁上各有一幅浮雕,主体是“狱中斗争”和“冲出牢笼”。还有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

    上饶集中营烈士陵园坐落在上饶市南郊茅家岭,团员依次参访了五大纪念地:革命烈士陵园、茅家岭监狱旧址、周田监狱旧址、李村监狱旧址、七峰岩监狱旧址。

    周田监狱旧址是国民党19411月初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闻名于世的上饶集中营的一部分,位于信州区茅家岭乡周村境内,19413月设立,专门囚禁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和从东南各省地方上搜捕来的共产党员、爱国进步人士,共700余人。

    在结束参访活动准备离开周田村返回时,遇到几个附近玩耍的四年级小学生,他们好奇的看着写满名字的红旗,走上前来向旗手高声询问说:叔叔,叔叔,你们是新四军吗?你们是几支队的?你们有没有人关在这里?当得知我们是新四军的后代来此纪念缅怀父辈们忘我牺牲精神的时候,他们立即说,新四军很伟大,老师讲过上饶集中营英烈们的故事,村里的老人,在年轻的时候还给新四军送过粮食和弹药,他们长大也要参军,也要打败那些关押新四军的国民党和日本鬼子。看着稚气未消的小学生有如此觉悟,我们深感欣慰,少年强则中国强,孩童们的心声激励着我们为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前行。

     516日上午,参访团来到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南郊16公里处的龙虎山附近的千年古镇上清,寻访当年红军在此集结的旧址。19331,方志敏、邵式平等在赣东北建立起来的著名的红十军,奉命开赴中央苏区后,在这里和中央红军会师。

    江西弋阳是革命先烈方志敏的故乡,首先我们参观了方志敏纪念馆。

    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时期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我们学生时代语文课本中的《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不朽篇章就是我党早期革命家方志敏在狱中所作,新四军将领粟裕、刘英等曾是他的部下。他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516 下午,寻访铅山县石塘镇。追忆和了解新四军在铅山石塘集中营的斗争。

     1941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反动派将新四军被俘的4000余人编成4个大队,其中第二大队驻在铅山县石塘镇。石塘镇书记向寻访团介绍石塘古镇与新四军的渊源。

   寻访团全体成员在武夷山虎山庙大屠杀地址石碑前,向被屠杀的58名关押在此的新四军烈士默哀并依次敬献鲜花以致哀思。大屠杀唯一幸存者秦烽之子秦庆曾冒雨在纪念碑旁,给大家讲述父亲死里逃生经过。

     517日,小转中雨,寻访团参观新四军赤石暴动纪念馆及暴动发生地。

    1942617日,国民党将上饶集中营的新四军将士向闽北转移,集中营第六中队的近百名新四军干部和抗日志士在中共秘密党支部的领导下,在转移途中的崇安县崇溪河畔的赤石镇渡口发动暴动,80多名干部和志士成功突围。赤石暴动粉碎了国民党称新四军屈服的谣言,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争。赤石暴动是皖南事变斗争和上饶集中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共党史和军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参观了赤石暴动烈士陵园,这是为纪念赤石暴动成功越狱和因国民党报复暴动被枪杀的73名新四军英烈而建的。

     军部分会会员秦庆曾和家人在展板中发现了他父亲的历史记录。

     2023年是新四军赤石暴动胜利81周年。赤石暴动是中国共产党监狱斗争史上的伟大壮举,在中国革命史和新四军战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作为铁军的传人,这次战地行意义深远,回顾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对于弘扬铁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25日下午,寻访团继续在苏北的淮安市盱眙县黄花塘镇参访。黄花塘原来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但它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19431月初到19452月底,在全国抗日战争由战略相持阶段转入战略反攻关键阶段,新四军军部一直驻黄花塘。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共有四个展馆,向参观者展示新四军组建和发展的历史,重点陈列了军部移驻黄花塘期间的组织框架、军事、政治、供应、卫生、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情况,使大家了解这支红色“铁军”的历史,是一部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抗日斗争史和民族解放史,作为新四军的后代,军部分会黄小宁副会长,在观看展览时感言“正是因为先辈们的浴血奋战,无数人的牺牲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次战地行一路探寻胜利密码、缅怀革命先烈,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继续前行!

   (军部分会、七师分会新四军战地行文宣组供稿)

    编后记:军部分会和七师分会联合组成寻访团,于20235月成功进行了“2023寻访皖南事变新四军后代战地行”活动,历时23天,遍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江苏五省多地。此次寻访时间之长,人数之多,遍及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收获之大,影响之深,均创下北京新四军研究会近年来寻访新四军战地和革命历史旧址活动的空前记录,意义非同寻常。研究会内外、社会各界均给予高度评价。寻访团成员、七师分会副会长罗亚滨不辞辛苦,整理了十多篇寻访活动的纪实报道。

    为使读者进一步了解皖南事变、上饶集中营、茅家岭暴动、赤石暴动、新四军军部重建等著名历史事件,缅怀新四军英烈,继承弘扬新四军精神,《铁流简讯》编辑部确定,将视版面情况予以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