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 ——记新四军老战士盛林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们的回信中写道:“你们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为党和人民事业英勇奋斗,期颐之年仍心系党史宣传教育,深厚的爱党之情令人感佩。”北京新四军浙东分会的盛林同志就是这样一位永葆初心的新四军老战士。

盛林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父亲盛同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中共上海市邮政局党支部书记以及沪北区党委常委、区委书记。1930年被捕入狱,1935年经组织营救出狱后继续在上海组织民众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初带领部分上海青年到皖南参加新四军,先后担任新四军江南交通站和长江南岸申港兵站、靖江兵站站长、新四军政治部锄奸部科长、山东军区保卫科科长、华东军区社会部研究室副主任、华东邮政总局副局长、浙江省邮政局局长、国家邮电部人事司副司长等职务。大妹盛戟、弟弟盛若雄,也都是中共党员、新四军老战士。

1932年初,盛林进入上海南市私立商船小学读书,1939年考入上海培真中学,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秀。受父亲和班级老师的教育影响,她追求真理,向往革命。

1941年4月,在父亲帮助下,15岁的盛林就参加了新四军。参军仅4个月就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并于1942年2月提前批准转正。入伍不久,盛林被选送到新四军一旅卫训班接受战场抢救的训练,从此确立了盛林一生从事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人生事业。

1942年初,在对日寇的反“清乡”反“扫荡”斗争中,盛林奉命单独带领20多名重伤员到靖江地区农村“打掩护”,并负责伤员的医治工作。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盛林表现得机智勇敢、认真负责。在群众的帮助下,虽多次遭遇敌情却都化险为夷,坚持了一个多月后,奉命带领着全体伤员安全回到医院。4月,担任后方医院卫训队队长期间,在敌情严重、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盛林长时间带领14名青年学员独立开展游击运动,机动灵活,确保了全队同志的安全,情况好转之后,才带队回到医院正式上课培训。

9月,盛林奉命调到新四军军部门诊部任医务员,其间参加了军卫生部组织的医务培训班学习。12月,因日寇大“扫荡”,随军部从苏北盐阜区转移至安徽淮南地区。12月底,根据“精兵简政”政策要求,卫生部领导决定包括盛林在内的8名医务人员一同去新四军浙东部队工作。

1943年3月初,盛林与30多名同志分乘两艘海船,渡海前往浙东,在3月10日找到新四军地方办事处,最后抵达浙东纵队司令部,分配到纵队后方医院工作。4月下旬,浙东纵队组织实施攻打梁弄镇、开辟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战斗,后方医院收治了大批伤员。盛林与同志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夜以继日地投入到对伤员的医治和护理工作中,同时努力做好伤员的思想工作,使伤员们能够克服消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康复归队。9月,年仅17岁、党龄不满两年的盛林,在后方医院工作人员和休养员党员大会上被推选为“模范党员”,并得到中共浙东区党委正式批准,于10月出席了浙东纵队机关和直属单位第一届党代表大会。此次大会,全区一共批准了24名模范党员,整个后勤单位仅评选出一名模范党员,即盛林同志。

11月,浙东四明山根据地展开第二次反顽自卫战争,在敌重兵突袭围攻的紧急情况下,盛林奉命带领部分重伤员撤到深山打埋伏。不久,又临危受命担任纵队后方医院姚虞分院指导员,负责伤病员的医治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其间,带领几名年轻的医护人员冒着严寒,在深山里搭建简易窝棚安置伤员。在医药器械极度馈乏的情况下,他们因陋就简,想方设法自制和再生简易医用设备为伤员治疗。盛林还经常省出口粮、让出衣被给伤员,自己忍饥受冻,特别是几次在遭敌袭击的情况下,她带领着医护人员设法脱险,尽全力救护伤员,甚至在自己身患恶性疟疾和肺结核等重病的情况下,仍坚持带病为伤员疗伤,并耐心做伤员的思想工作,受到领导和伤病员的好评。

1944年2月,盛林奉命带领姚虞分院医护人员和伤病员从深山区安全转移到余姚地区,因自身病情恶化,被医院领导强令离岗住院治疗。病愈后,又奉命调到浙东纵队司令部门诊所任所长,并被选为司令部党支部委员。

1945 年1月,美军飞行员托勒特的飞机被日军击中,托勒特带伤跳伞降落在上海浦东,被群众救护后送到浙东纵队,纵队首长指定盛林为其医治。经过悉心治疗,精心照料,一个多月后托勒特完全康复。新四军医护人员对他的精心救护让其十分感动,临别时高呼“愿上帝保佑新四军”。

10月,抗战胜利之后,奉中央之命,浙东纵队紧急北撤苏北根据地。盛林跟随纵队来到苏北的涟水地区,后又北撤至山东泰安地区整训。盛林被调到教导团门诊所任主任。

1946年6月下旬,泰安战役结束后,盛林奉命调到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卫生部直属二所一室任室长,带领卫生室随同部队参加了围歼国民党军的宿北战役和鲁南战役。在几乎时时有战斗、天天在行军的情况下,盛林和同志们努力克服医疗条件简陋、医务人员力量有限、战场情况危急、需要经常携带手术伤员紧急转移等重重困难,尽全力开展战场救治,为挽救战友们的生命,稳定指战员的战斗情绪,最终取得战役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仅在宿北战役的6个昼夜中,就在战场上救护、后送伤员1000多人。

1947年盛林跟随一纵部队参加了莱芜战役,她带领医务室的同仁在前线设立战场伤员收治所。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他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抬着伤员和手术台及医疗器械边转移边治疗,不怕牺牲,连续工作,保证了战场救治伤员任务的圆满完成。战后,纵队领导为医务室荣记集体功,并宣布授予盛林同志为“爱伤模范”,成为全纵队卫生工作人员的学习榜样。

1947年5月,盛林又随部队参加穿插围歼敌整编七十四师的孟良崮战役。在战况空前紧张激烈、行军转移经常且危难重重、人员体力精力严重透支的情况下,她坚持在火线上昼夜不停地工作,迅速开展战场手术,全神贯注地抢救伤员,及时安排伤员后送,10天中救治、后送伤员达2000多人。在战役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刻,她却因劳累过度,突然晕倒在手术台边不省人事。

在参加莱芜、孟良崮战役的过程中,盛林曾被记功两次。

1947年七八月间,华野部队为策应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采取了分兵出击的战略行动,一纵因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鲁南突围。面对四周都是国民党优势兵力围攻,又逢连降大雨、河水暴涨、交通断绝的极其危急又极其艰险的情况,盛林他们一边随队坚持连续行军作战,一边设法救治、转移伤病员。此时盛林的疟疾再次复发,屡次遇险,但她都以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带领着全室同志,英勇顽强地战胜困难,度过艰险,最终突出重围,再次经受住了严酷的考验。

9月中旬,部队转移至定陶地区进行休整,盛林奉命调到纵队卫生部直属手术队任副队长,并参加了以“三查”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

                                               image.png

                盛林、唐炎伉俪摄于1948年

1948年5月,华野一纵在河南濮阳地区休整。此时,唐炎奉命调至华野第一纵队司令部作战科任科长。休整期间局势较为平和,经组织批准,盛林与唐炎进行了“闪电式结婚”,二人相聚仅一天,请作战科的同志们一同吃了个晚饭,就算完成了结婚仪式,第二天便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单位。

1948年6月,盛林调到华东军区总医院任卫生室室长。9月,济南解放,她奉命带领三人小组接管山东省立医院。接管之后,他们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团结、教育医院留守医务人员共同努力,迅速恢复医院的工作秩序,在济南解放后的第7天,医院便开院接诊,受到上级的表扬和社会的好评。

1949年7月,盛林为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主动申请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医学院(后改编为第二军医大学)干部轮训大队学习。1951年10月,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华东军区医院妇产科任副主任,负责行政和党支部工作。1953年初,奉命负责筹建华东军区妇幼保健院。3月,妇幼保健院(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二医院)正式成立,任医院副院长。1955年初,调往南京总高级步兵学校医院工作,她不计个人得失,一心扑在工作上,全心全意为病人做好医疗服务,受到好评。她所在科室被评为先进单位,个人也被评为二等先进工作者。

盛林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1956年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58年军队大整编,根据军委决定,总高步校医院集体转业。她带着新四军铸就的铁军精神和一身豪气,转而奔赴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战场。她跟着医院转业到湖北,医院也改建为“八一农场医院”。他们先是在湖北阳新县全力防治血吸虫病,并取得明显成效;后迁移到宜昌市,医院又改建成“宜昌专署人民医院”,其间盛林曾到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进修学习。1959年4月,唐炎调到北京国防科委工作,盛林也随同调到北京,分配到北京妇产医院任产科副主任。1965年5月,升任北京妇产医院业务副院长。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岁月里,盛林先后被评为“模范党员”“爱伤模范”,荣立过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和集体功多次。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模范干部”。

“文化大革命”初期,盛林受到造反派冲击批斗,但她坚持原则不低头。恢复工作后,她长期独自负责和支撑着整个医院的医务工作,特别是在其他院领导均被停职离岗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她几乎是以一已之力维持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她每年还要数次带队到京郊农村和山区进行巡回医疗。1975年根据北京市科协和医院党委的意见,她带头学习激光医疗先进技术,领导医院开展对妇科病症激光应用治疗的研究试验,并取得一定成果。在1976年国家科委召开的武昌全国激光医学学术交流大会上,她宣读了《激光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的学术论文,受到与会专家的重视和好评。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当晚,盛林正在医院值班,面对突发情况,她及时处置安排,指挥全院医护人员迅速抢救手术病人和产妇,照护和转移住院病人与初生婴儿;迅速组织搭建起临时医疗设施与防震病房,保证了全体病人和全院工作人员的安全。之后,又全力安排接收唐山灾区转送来的300多名伤病人员,并组织力量精心治疗,使之全部治愈出院。

1982年,盛林参加了“北京市激光—血卟淋协作组”的临床研究工作,并参与了国家“六五”攻关课题“激光光动力学医疗方法诊治恶性肿瘤”的研究工作。此项研究成果在1983年获得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她还先后参加了编著出版《激光血卟淋治疗宫颈癌》《激光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等 5部医学专著的工作。

1985年12月,盛林离职休养,但她坚持一个共产党员、革命老兵的本色,离休不退岗,为党的事业继续发挥着余热。她接受中国光学学会的邀请和委托,先后担任了中国光学学会第二、三、四届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医用专业委员会(后改为激光医学分科学会)第一、二、三届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咨询中心激光医疗技术专家组组长,光电医学专家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激光学会名誉顾问,北京光学学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光学学会第二、三届理事,北京光量子血疗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激光医学杂志社副社长,杂志社编委常委等职务,为创建和开展全国及北京市的激光医学工作付出了许多的心血,为推广普及激光医疗技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离休后的20多年中,她先后负责组织过10多次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激光医学学术交流大会,特别是1991年在北京友谊宾馆组织召开的“国际激光医学学术交流大会”,她亲自参与大会的筹备、组织和司库工作,费尽心思四处筹集经费,多方联络邀请各国专家,夜以继日地策划会议日程,组织会议材料,连布置会场、安排食宿等工作都亲历亲为,带头苦干,终于使大会如期顺利召开。这次大会共有20多个国家的78名外籍专家以及国内医学界2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会上发布和交流了多项现代激光医学的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为促进中国激光医学理论和专业技术的发展,提升中国在国际激光医学界的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十几年里,她作为连任三届的学会常务副主任,一直上的是没人发工资的班,干的是“自觉活”“良心活”。风里来,雨里去,默默无闻地为激光医学的普及推广增砖添瓦。中国光学学会的同志们说得好 :“老盛是局级老干部,却没有一点架子。开会晚了,她自带方便面便是正餐,胃病犯了,抓一把药塞到嘴里。上楼开会她得一边捶着腿,一边摇晃着走进会议室。这年头实行讲钱,可老盛在学会工作多年,连补助费也没领过几次。”她原来住的地方进一趟城要几个小时,倒几次公共汽车,不论刮风下雪、天寒地冻,有时甚至公共汽车都停开了,可她参加学会的活动从来没有耽误过一次。

1991年7月,《中国激光医学杂志》被批准出刊发行。作为杂志的主要负责人,她带领杂志社的工作人员白手起家,艰苦创刊,从筹措经费,征集稿件,到精心编辑,亲自撰写和校对稿件,呕心沥血,终于使这本专业杂志得以正式出版,并由全国邮局统一发行,得到了中国科协、中国光学学会和全国激光医疗界的好评。

虽然离休了,但盛林却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牢记共产党人的使命,长期负责指导和帮助全国各省市卫生系统组织举办激光医学培训班。她精心设计和安排专业课程,严格挑选审核培训教材,还经常亲自到各地培训班授课,并帮助一些地方医院组建起了激光医疗门诊。她身患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症、膝关节炎、胆道结石等多种疾病,且随着年事渐高,体力和耐受力大大下降,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但为了给缺医少药的农村和边远地区传授激光医疗技术,她不顾带病之躯在旅途上颠簸奔波,有时在拥挤的车厢里一蹲就是十几个小时。她曾多次深入到浙江、福建、贵州、宁夏、黑龙江、山西等老少边穷地区授课,并直接为当地的村民、渔民和少数民族的乡亲们看病治疗。即便经历了许多艰辛困苦和病痛的折磨,她仍然乐此不疲,坚持不懈,直到实在无法出门远行,也仍然坚持给许多基层医务人员回信答复他们的问题,指导开展激光医疗工作。她常常在夜晚伏案灯下,戴着老花镜,不厌其烦地一封一封地写着复信。 

image.png

                 唐炎、盛林夫妇在2018年春天

1992年,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北京市卫生局专门拍摄制作了一部电视专题片《春天过后不是秋》,介绍盛林不忘初心,离休不下岗,以满腔热忱投入中国激光医学事业,热心社会公益活动,赢得人生又一个美丽春天的事迹,并在北京电视台和北京市各大医院播放,影响广泛。曾有记者问她,离休了,功成名就,为什么还不享受清福?她深情地说:“总觉得心里搁着事儿,战争年代由于缺医少药而死去的战友老在眼前晃动”。战火中铸就的那一颗永不褪色的心,支撑着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医学的新世界中。她说,她的生命不仅仅是她个人的。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先后被评为中国光学学会1988年、1989 年“北京科协学会工作积极分子”、北京市“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北京市“老干部先进个人”、北京市局级“优秀党员”。1998年获得“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医学分科学会终身资深委员”的荣誉称号。

多年以来,作为新四军老战士的盛林和老伴唐炎,一直积极参加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的活动;她关注国家和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多年坚持为“希望小学”捐资助学,直接出资帮助了16名贫困地区的儿童上学读书;凡是各地发生地震、水灾、干旱、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时,她都会积极响应各级组织的号召捐钱捐物;还曾多次到革命老区看望、慰问当地老同志和贫困村民;多次在抗日战争纪念日等重大活动中结合自身的革命经历,讲述中国革命的斗争历史和光荣传统,宣传新四军的故事,在社会上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作为一名老党员,从入党的那一天起,盛林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做到了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唐勇 余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