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寻找皖南事变亲历者后代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扫墓,也是缅怀革命先烈的日子。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安葬着对中国革命有贡献,且按照规定够一定级别的人。这里是国家级公墓,也就成为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寻找皖南事变亲历者后代的最后希望之地。

    2024322日,《浴血皖南——皖南事变亲历者简介》编委会主编李湘滨按照掌握的信息,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西八室,将一张字条放在进门后的桌子上玻璃板下面,并向工作人员说明来意:我是来寻找父亲老战友的后代,请务必保留到清明节过后让亲属看到此留言字条。字条内容如下:

    袁路阳、路晴、路平、路明,你们好!袁牧华268号。我们是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浴血皖南——皖南事变亲历者简介》第二部编委会,专门收集皖南事变亲历者简介,编辑成书,把老前辈的英名留下,不忘历史。你们的父亲袁牧华老前辈,是皖南事变亲历者。我们从地质部、山东地震局,到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这些单位都联系过,始终没有老人家的消息。我们只有出此下策,这也是最后的一次机会了。希望你们见到字条后,请与我们及时联系,我们决不是骗子。请你们审阅我们掌握袁老的简介,是否有不当不妥之处,望能得到你们亲属的修改、补充、完善,把一位新四军前辈的一生再现在世人面前。李湘滨 手机号13611016077

     由于担心那张“寻人”字条会被工作人员清理掉,李湘滨委托326日参加北京新四军研究会联合公祭活动的罗亚滨,再次前往西八室看情况。

    326日上午,参加“永远的丰碑”——2024年清明节爱国主义教育联合祭扫活动结束后,罗亚滨又联系上在现场参加活动的八宝山革命公墓工作人员田勇。由他带着走进西八室,看到桌子上玻璃板下面的“寻人”字条还在,心里踏实了。罗亚滨感谢室内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将这张字条交到袁牧华亲属的手中。田勇对于我们执着地寻找皖南事变亲历者后代的行为所感动,表示一定完成此事。

    328日晚上,李湘滨就接到袁牧华亲属的电话,被他这种寻找皖南事变亲历者弃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愿意提供老人的照片和资料。李湘滨通过微信,将自己掌握的袁牧华的资料传送给对方审核完善。同时得知袁牧华的夫人易惠群,也是皖南事变亲历者,请亲属准备其照片和资料,收录进《浴血皖南》第二部书。

    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以“守株待兔”的方式,来寻找皖南事变亲历者后代,看似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其实并不简单。首先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对于安葬在此的逝者及亲属的信息完全保密。因为这里是革命前辈存放骨灰之地,必然有其后代的联系方式。李湘滨和罗亚滨曾在20225月试图到八宝山革命公墓接待处,以“替父亲祭拜老战友”为由,拿着名单想获得实在找不到逝者单位而在这里登记的信息。结果被拒绝透露逝者的信息,只能到骨灰墙上去找线索。

    虽然是在骨灰墙上找到皖南事变亲历者、北京理工大学的程钊生,用手机翻拍下墓碑上的照片。可是联系不上逝者的亲属,就无法获得亲历者第一手资料。同时看到皖南事变亲历者苏辛涛的墓碑,苦于八宝山没留子女的联系方式。只能等到2023年清明节前,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在骨灰墙上采用塑料袋放字条的方式,子女看到字条后联系上李湘滨。而在八宝山托人将李湘滨的手机号,转告给皖南事变亲历者方诗坤的后代,子女打电话联系上我们,并提供老人的资料。

    我们费尽周折,先后联系上三位皖南事变亲历者后代,他们对我们这样方式来寻找皖南事变亲历者表示感谢,愿意提供老人的照片和资料。在他们后代的配合,我们如愿地收录编辑到《浴血皖南——皖南事变亲历者简介》第二部书里。

    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浴血皖南》编委会李湘滨主编和罗亚滨副主编,不辞辛苦地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寻找到几位皖南事变亲历者。这样的机会,对于皖南事变亲历者后代是最后的一次机会了。同样对于《浴血皖南》编委会,也是最后一次机会。

    对于寻找皖南事变亲历者袁牧华,因工作单位的调换,始终联系不到袁老前辈的单位。也没有其子女的联系方式,反复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几个室查找无下落。在获知袁牧华骨灰盒存放的具体室与号码后,才有了前面出现的放字条的一幕。

    可能有人会问“寻找皖南事变亲历者就这么难吗?”事实可以告诉一切答案。在八年的寻找皖南事变亲历者路上,我们经历了太多的艰辛。可喜的是在202110月《浴血皖南——皖南事变亲历者简介》第一部书,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我们再接再厉继续寻找皖南事变亲历者,重点放在其亲属的身上。

    我们自身是皖南事变亲历者的后代,有责任和担当来寻找更多的皖南事变亲历者,并自筹资金实现我们的初衷,想留下这些亲历皖南事变的新四军将士的英名。毕竟这些新四军将士面对众多国民党军,在叶挺军长的指挥下,激战七昼夜的英勇反击。最终因敌众我寡,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结束了这场悲壮的抗争。

    在我们有生之年,做一件对历史负责任的大事情,只为了留下一个个平凡而又崇高的名字,一行行简单而厚重的简介。因为新四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坚持在江南敌后顽强抗战。他们舍生忘死、英勇抗战的历史,就是一部部凝固的中国革命史,也是一面面激励后人为着崇高理想而奋斗的旗帜。

    历史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我们更不会忘记,让我一起牢记历史、继承传统,缅怀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英雄。

      

    《浴血皖南》编委会 罗亚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