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下午,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七师分会组织会员完成在安徽省旌德县的寻访,又驱车赶到黄山市黄山区的新明乡。新四军第七师后代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用革命前辈李步新和胡明的名字各取一字命名的“新明乡”寻访。
大客车行驶在群山连绵、道路蜿蜒、地势险峻的山区公路,人们的思绪联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樵山村是泾旌太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更是中共皖南山地中心县委和中共皖南地委机关常驻地。皖南地委机关报《黄山报》报社在这里,曾发生过著名的“樵山保卫战”,为皖南游击战争史增添了辉煌的一页。
当来到“樵山保卫战纪念塔”前停车后,新明乡党委书记宣鸿飞便迎上来,欢迎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七师分会的新四军后代。特别是对李步新之女李晓帆,胡明之女胡晓红再次来到用父辈的名字所命名的“新明乡”寻访,感到非常高兴。樵山村原党支部书记余孝洪,在此迎候新四军后代,并宣讲发展红色文化的规划。
大家徒步走到村庄深处的荷花坑汪家祠堂,乡亲们热情地为新四军后代泡上一杯当地盛产的“太平猴魁茶”,并准备了香蕉、冬枣、柑橘和黄龙绿豆糕,让大家品尝。人们落座后,余孝洪老书记开始介绍发生在这里的革命事迹。1938年11月,皖南特委派干部田寿庭建立樵山党支部,成为皖南地区的红色堡垒。1939年2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为传达党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新四军军长叶挺的陪同下,两次途经樵山脚下的三门滩,下榻在太平名绅刘敬之宅,并为刘敬之父子题写了“绥靖地方,保卫皖南,为全联导,为群众倡。”
大家环顾祠堂墙上悬挂介绍樵山革命斗争和英烈事迹的展板,展柜里陈列着新四军游击队使用的短刀、短枪等红色文物,墙壁上挂着竹编帽和棕皮蓑衣。几张年久泛黄的《黄山报》格外引人注目,《黄山报》在遇有重大事件,如《我军打下济南歼敌十余万》、《百万雄师三路渡江》、《解放南京》等等,均及时出版号外进行宣传。人民解放军在1949年4月21日渡江,22日号外便四处散发。
在此,原皖南特委书记李步新同志之女李晓帆,原皖南地委书记胡明同志之女胡晓红,共同回忆在2011年7月11日,两家共9人来到樵山荷花坑村民组,与村民们亲切交谈,知晓了父辈们在这里经历的艰难岁月。寻访了91岁高龄的当年游击队老战士汪应寿,并和他一起合影留念。我们还参加了修缮《黄山报》旧址的开工仪式,参观了纪念馆,瞻仰了樵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为了报答新明乡老乡们的深厚情谊,我们两家人向当地小学校捐赠了12000元的助学款。应《黄山报》之邀,李步新、马惠芳夫妇的子女写下:“不忘新明乡人民鱼水深情 传承父辈的革命品质 弘扬新四军的铁军精神 誓做合格的红军传人”的题词。胡明、洪琪夫妇的子女写下:“让父辈的精神与老区的青山绿水永存!”的题词。
七师分会寻访团全体新四军后代与新明乡党委书记宣鸿飞、樵山村原党支部书记余孝洪等人合影,大家恋恋不舍地离开汪家祠堂这块热土。七师分会领导张卫民、李湘滨、王伯俭等人,又来到樵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将带来的由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编辑的《铁流》丛书多卷,送给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并加强联系沟通。
随后黄山区新明乡党委书记宣鸿飞开车带路,送七师分会寻访团大客车到通往泾县的岔路口。他下车与新四军后代告别,希望大家再来新明乡寻访父辈征战地。至此,七师分会寻访团结束了连续两天在皖南山地根据地的寻访任务。
七师分会 罗亚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