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革命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忆李长如将军

   李长如将军是我的老首长。在抗日战争时期,我曾经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过。他的言行风范,在那时就给了我很深的教育,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我和李长如同志相识,始于1940年。当时他在新四军二师四旅十一团政治处任组织股长,我是二营的政治干事;后来他到一营任教导员,我这时也调到三连当指导员。由于有这样密切的上下级关系,在工作中接触较多,相互之间也逐渐加深了解。记得他曾给我讲过,他出身在贫苦农民的家庭,自小逃荒在外,靠乞讨为生。他十二岁时就参加了红军,是个名副其实的“红小鬼”。他参加过激烈残酷的苏区红军反“围剿”作战,又经历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在战火的考验中,李长如同志成长为一个坚定勇敢的共产主义战士。

     李长如同志是一位刻苦学习努力上进的人。记得1940年夏季,他随我们二营到敌我交界的边区活动。当时的任务是防止敌人骚扰我根据地的夏收,同时要在边区动员青年参军。那天部队已经行军四、五十里,到达目的地后,大家感到又饿又累,都抓紧时间赶快休息。可是,李长如同志刚一住下,就从挎包里掏出一本书,坐在床铺上聚精会神地读起来。我和他同住在一间屋子里,看到这情景,我就劝他说:“走了这么多路,还看什么书啊,快点休息吧?”他听了,笑着对我说:“腿子是有点累啊,可脑子还很轻松,抓紧时间看点书,这有多好啊!”他继续看他的书,直到部队开饭了,我叫他去吃饭,连着叫了几次,他才放下书本。

     当晚,我们俩睡在各自的门板上,聊天聊到了学习的事情。他告诉我说,因为家里太穷,他自小无钱读书,一字不识,参加红军后,才开始学着认字,除了行军打仗,每天都要认上几个,长年累月坚持下来,慢慢地就能看书读报了。接着又学着写信,写稿子。一开始团报不登,他也坚持写,一次再次地不断把自己写的稿子寄去,就这样变得学会写稿子了。后来,每次他写的稿子都会在团报上登出来。现在他能够读一些马列主义的书,那是经过了他十年努力才有的结果。听了这一席话,我不由得从内心里对他十分敬佩。

     李长如同志考虑问题细致周到,而且对群众的疾苦非常关心。有一次,我向他汇报,当地有一个年轻力壮的雇工想参加部队,但是他家里只有一个老母亲,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他担心的就是如果当兵走了的话,母亲的生活会有困难。我看他各方面条件不错,将来肯定是个好兵,打算明天再向他做做动员工作,争取他参军。李长如同志听了,立即对我说,你不要再去动员他参军了,你可以给他讲讲我们部队的性质,讲讲他贫穷受苦的原因,启发他的阶级觉悟,让他把这些道理去和关系要好的人们做做宣传;如果我们动员他现在参军,他的母亲就无依靠了,那怎么生活下去呢?我们是人民军队,做每件事情都要为人民考虑;我们在这里少收一个兵,没有什么大的关系,但要是为了招一个新兵,给基本群众带来了痛苦和困难,那就不好了。经他这样一说,我才醒悟到,自己的想法只是从任务观点出发,而没有从群众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真是肤浅片面了。

    李长如同志不仅擅长于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且在军事指挥上机智果敢,紧急情况下临危不乱。大桥战斗中的一段经历,使我对这方面感受很深。李长如同志当时在我们一营担任教导员。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副营长周其云同志负伤离开火线,营长黄国楠同志因为是战前几天才刚由参谋调任来的,对部队的情况不熟悉,又缺少实战指挥的经验,李长如同志在这次战斗指挥中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942年冬,李长如同志从华中抗日根据地调去延安学习,我们即中断了联系。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我在南京海军学院工作,他那时已经在海军东海舰队任政治部主任。有一次我因公到了上海,住在海军招待所,他得知后,特地赶到招待所来看我。分别十几年后,我们再次见面,心里都十分激动。他热情地握着我的手说:“我离开老部队后,一直想念着在一起战斗过的同志们呦!今天我们终于又见面了,真太高兴啦!”他那片深厚真挚的革命友情,让我感动得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我虽然在李长如同志直接领导下工作的时间不算长,但是他的思想品德和优秀作风,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既是我的老首长,又是我革命道路上一位难得的良师益友,值得我永远崇敬学习。

     (后记)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二师分会副会长李东海深情写道:父亲李长如将军远去已经十载有余,但我始终感到父亲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他的音容笑貌和正气精神一直在我的心中永存。每当我遇到困难时,一想到父亲就信心百倍,无比坚强!父亲光辉的一生激励我走进新时代,为不忘初心实现中国梦继续奋斗!

          新四军二师老战士 马贝禾

       (二师分会 叶梓、朱祖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