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不尽的思念 无穷的力量

    (续)19351月,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红军部队被打散,父亲战斗到最后不幸被捕。他被辗转押送到南昌顾祝同行营看守所,遇到了关押在此的方志敏等领导。方志敏几次秘密指示他要坚持狱中斗争,和敌人战斗到底。父亲被判无期徒刑后,转押到南昌军人监狱。在狱中三年多,他始终遵照方志敏同志的指示,成立秘密党支部,组织难友与敌人展开坚决的斗争。直到1938年春天,在党组织尤其是徐特立同志全力营救下,他们才获释,走上抗日战场。

    因此,方志敏同志领导红10军发展壮大、带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浴血奋战、组织部队在怀玉山艰难突围、在敌人监狱中英勇斗争的英雄壮举,父亲是见证人。解放后,父亲感到有责任将这一段历史写出来,教育后人。他文化水平不高,拖着病体,边学习边写作。他写的《回忆方志敏同志》一文先后在《解放军文艺》、《星火燎原》、《方志敏的故事》等多家刊物上发表。今天我们所知道方志敏同志在敌人牢房里不仅写下光辉篇章,而且组织领导狱中斗争的可歌可泣、永垂青史的事迹,有许多是父亲和难友们回忆的。

    方志敏烈士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革命事业而奋斗。在我当学生时,就在笔记本里摘录下方志敏烈士就义前给全党同志留下的遗言:“同志们!十分亲爱的同志!永别了!请你们努力吧!我这次最感痛苦的,就是失去了为党努力的机会。你们要认识到,你们能够为党工作、为党斗争,那是十分宝贵的,我和刘、王……等同志都是敌人刀口下的人了,是再也得不到为党、为革命工作的机会了,这是无可奈何的。我能丢弃一切,唯革命事业,却耿耿在怀,不能丢却。”回顾自己成长经历,每当遇到比较大的困惑和困难时,想起方志敏同志的临终遗言,总会热泪盈眶,热血沸腾,增添无穷的力量。我们兄弟姐妹从小是听着方志敏的故事长大的,正是在革命先烈光辉形象的感召下,在父辈忘我工作精神的影响下,相继参加革命工作,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心尽责地努力工作。作为一个从战争中走过来的人,父亲历来具有坚定刚强、忠诚正直的品质,又始终保持着以诚待人、平易近人的作风。他自己身体不好,却总在关心周围的同志。记得那时机关住房紧张,有的干部没有房子住,父亲知道后,就主动腾出家里房间让他们住。父亲身为将军,从来不摆架子。他常说,我就是穷苦人出身,我们不能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要尊重每一个人。当他因病在家卧床休息时,有工人来维修房子,他都起床给他们端茶递烟,完工后时常把他们送到大门口。他把给他做过饭的炊事员当成朋友,有时还请到家中来吃饭。父亲平日坐车,见到有腿脚不便需要搭车的熟人,就会停下请他们上车同行。许多人为此感动不已,多少年过去了,还对我们讲起这些事情。

    父亲、母亲对子女要求比较严格,为的是使我们成为有用的人,为建设国家出力。他们教育我们生活要俭朴,不许和别人比吃比穿,我小时候的衣服就常有补丁。穿惯了旧衣服,刚到部队时穿新军衣还感到别扭,总喜欢洗旧了穿。他们注意培养我们爱劳动的习惯。院子里有块空地,就叫公务员带哥哥和我一起种菜。1962年,上级号召开荒种地,父亲带头响应,星期天常带着我们全家参加劳动。我和哥哥在家经常翻土、锄草、浇大粪,有时拖运肥料跑十多里地,什么活都干。他们对我们的言行举止、礼貌待人也有要求。一再告诉我们,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吃要有吃相。我们吃饭时要是经常站起身来去夹远处的菜,他们就会皱起眉头加以纠正。父亲、母亲就是这样点点滴滴地教育我们,使我们家形成了勤奋好学实干、热诚和睦俭朴的值得自豪的家风。几十年来,我们都十分珍视并保持着这种好家风。

    父亲从苦难生活中过来,在白色恐怖中参加革命,在枪林弹雨中锻炼成长,在狱中斗争中磨练意志,在伤病折磨中坚持工作,为革命和建设贡献了自己毕生心血。父亲的一生是一往无前、坚定革命的一生,是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一生。父亲的一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怀念。我1968年参军时就立下誓言,要继承父亲的优秀品质,接好革命的班,走好人生的路。入伍三十多年来,从陆军到空军,从部队到院校,从基层到机关,期间几次面临个人的进退走留,也遇到不少困难曲折,是各级党组织和领导教育了我,是父辈的思想品格影响了我,使我能顾全大局,自觉服从党的安排,恪尽职守,埋头苦干。回顾往事,不管走到哪里,不管环境怎样变化,也不管职务如何调整,我始终没有忘记父辈的教导,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普通战士一级一级走上军级领导岗位。从父亲的一生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个人为革命工作的机会是难得的,为人民服务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应备加珍惜这个机会和时间。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努力为党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多年来,虽然我经受过艰难困苦的锻炼,也经历过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验,但是每当接到重大任务,我总是满怀激情,履冰临渊,尽心尽力,争创一流。我常想,与父辈那时比,我们的生活环境好多了,工作条件也好多了,能够与战友们一起努力奋斗,为党工作,为部队建设做贡献,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父亲虽然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可他的精神永存。许多年来,为纪念敬爱的父亲,也为更多地了解父亲,我利用各种机会,有时还利用假期,带着妻女到父亲曾经生活、工作、战斗过的地方寻访学习,搜集父亲光辉一生的宝贵资料。我们先后到过父亲的出生地和早期革命活动地湖北大冶陈贵镇,到过井冈山、瑞金、长汀,到过父亲当年参加学习的中央红军学校,到过曾关押父亲的长沙军人监狱旧址,到过陈列徐特立老人全力营救乔信明等出狱事迹展览的湖南长沙清水塘革命纪念馆,到过新四军茅山纪念馆、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以及父亲建立卓著功绩的郭村、黄桥等地,还到过父亲曾任团长、以打硬仗著称的“老一团”部队,即现在的2058172团。在南京工作期间,每到清明节和父亲的忌日,我们都到南京市菊花台父亲墓地扫墓,怀念敬爱的父亲,寄托我们的哀思。20039月中旬,也就是在父亲逝世40周年之际,我出差来到江西南昌,在当地空军部队同志的帮助下,专门瞻仰了方志敏烈士纪念堂,拜谒了方志敏烈士的陵墓。那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我们手捧鲜花献到方志敏的墓前。那时,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激动地说,今天我代表全家来给敬爱的方志敏烈士扫墓,这既是我们全家多年的愿望,也是父亲生前的一个心愿。我们一定永远学习先烈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继承先烈的遗志,做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力量。

    光阴荏苒,转眼40年过去了。当年的天真少年如今已经成为一名成熟的军队干部,接过了父辈的枪,担负着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父亲在天有灵,请接受儿子庄严的军礼!

(本文作者乔泰阳为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写于2003年,作者最近整理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