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3日至9月14日,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五师中原分会25人在赵晓泮会长的带领下,进行了《追寻359旅足迹,缅怀两弹一星功臣》的南疆红色旅游。
9月4日,我们乘坐大巴车沿着蜿蜒的公路进入天山山脉,来到了马兰红山军博园参观。大家纷纷在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前合影,还参观了原子弹爆炸时工作人员躲避的防空洞。还记得这首当年小朋友跳皮筋时经常唱的童谣吗:“小皮球,架脚踢(梯),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有人说,《马兰花开》童谣的来历,是为了纪念原子弹研发的无名英雄。
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核试验基地所有人都在高呼“马兰花开了,马兰花开了”!大家为核弹试验付出了太多太多,而成功后,却不能被外人所知晓。为了纪念原子弹研发的无名英雄,于是有了这首童谣。
这首童谣居然隐藏着这些“秘密”:“小皮球”(是指原子弹的外形似球形,故称为小皮球,这也是一种保密方式,当年参与研制原子弹的工作人员在彼此联系时,就称这颗原子弹为“老邱”);“架脚踢”指的是罗布泊试验场上102米高的铁塔(当时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并非是采用空投方式引爆,而是放置在铁塔上进行地爆试验);“马兰开花二十一”则是指在1962年建设完成的21所(核武器研究所);而“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则是当时21所与外界 “公开”联系的唯一方式——28信箱256分箱和28信箱257分箱。
当年,无名英雄们来到“死亡之海”罗布泊荒漠之中,发现这里寸草不生,唯一在这里倔强绽放的,便是蓝紫色的马兰花,马兰花不仅是荒漠中少有的靓丽色彩,那“唯绝处不生”的性格,更像这些不远千里来此处隐姓埋名干大事的核试验基地的工作人员。于是,我国第一任“核司令”张蕴钰将军提议,将核试验基地称作“马兰基地”。
新四军五师老战士栗在山、彭国纲安息在马兰烈士陵园。
让我们铭记马兰精神:“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2023年9月7日,来到了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参观学习。
赵晓泮会长带领大家认真观看展出内容,并向大家进行讲解。
三五九旅和新四军五师有着深厚的战斗友谊。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蒋介石调集30万重兵对中原解放区进行大规模进攻,企图消灭中原解放区部队。在国民党军进攻迫在眉睫之时,中共中央于6月23日明确指示:立即突围,生存第一,胜利第一。1946年6月26日,三五九旅和五师作为中原军区主力从北路开始了著名的中原突围。
中原军区部队突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和堵截,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保存了力量,牵制了国民党军大量兵力,从战略上有力地策应了其他解放区部队的作战。
1953年6月,奉毛泽东主席令,在塔里木盆地集体整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1954年,归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
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设置八个主题展区,再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兵团军垦战士在塔里木屯垦戍边的艰苦历史。
展馆里不仅有丰富的文物、图片,还充分采用雕塑、油画、三维立体虚拟和声、光、电现代化技术,使展览内容给人们带来多方面体验。这里的每一件文物、每一份档案、每一幅照片、每一段视频、每一处复原景观,都向受众诉说着广大军垦战士艰苦创业的感人故事和丰功伟绩。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当年那令人难以忘怀的激情岁月。
如今, 三五九旅和新四军五师的后代继承了父辈的革命友谊,部分三五九旅的后代加入了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成为了五师中原分会会员。
2023年9月9日,我们来到叶城烈士陵园。广场耸立着一座雄伟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正面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为“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
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中印边境有争议的南线、东线和西线,印方不断升级边境冲突,坚持侵略扩张政策,蓄意制造边界紧张局势,大肆蚕食侵占中国领土,中国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于1962年10月20日被迫进行自卫反击。这次中印自卫反击战,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发生的第一个反侵略战争。
叶城是当时西线战场的后勤保障基地,西线指挥部设在219国道的康西瓦,在前线部队的英勇善战和后勤军民的团结支援下,西线战斗于当年11月就取得了胜利。
为了永久纪念1962年10月在中印边境西段自卫反击作战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于1965年10月,由叶城县和南疆军区协同修建叶城烈士陵园
叶城烈士陵园是新疆唯一具有国防性自卫反击战的烈士陵园。2009年3月2日,国务院批准烈士陵园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及民族团结教育基地。
这次南疆之行,我们不仅参观了红色景点,接受了红色传统教育,也领略了祖国南疆的辽阔与壮美。顺路参观了库尔勒巴州博物馆,库车王府,进入了天山大峡谷,参观了克孜尔千佛洞,穿越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游览了泽普胡杨林,参观了叶尔羌汗王宫,来到了帕米尔景区慕士塔格冰川公园,参加了喀什古城的开城仪式,并购买了不少新疆特产。
五师分会根据吕卫真美篇整理